《安全管理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学考试重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论安全的定义:1.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2.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伤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的危害的条件。3. 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安全的重要性:1. 经济损失大,2.社会影响大,3.影响周期长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或者说是不发生事故的能力。安全是系统的状态或条件,安全性是系统的一种性能。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
2、而言的,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而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的,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系统安全的定义: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安全管理的定义: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安全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专业安全工作者的工作分为:1分析2决策3信息管理4测定。四个部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1.如果我们改进安全管理,就可以有效的控制85%左右的事故的原因。2.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良好的工
3、作效率,只有减少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保证经济效益。3.安全管理举足轻重,一方面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是由管理部门决定的,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及有限的技术水平下,通过管理的手段控制事故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2. 我们只感受到正面形态的正效果积累,容易忽视负效应的现象和过程。3. 提高正效应容易,减少负效应难。事故的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未遂事件是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4、但由于其偶然因素,事实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海因里希法则: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没有伤害=1::29:300.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之间的一般规律,且说明事故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或者说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机会因素。启示:未遂事故虽然没有照成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极有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或重大事故,因而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起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原因或斩断事故发展过程,达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二次事故是指由
5、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非工作事故,即员工在非工作环境中,如旅游、娱乐、体育活动及家庭生活等诸方面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事故的基本特点: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7危害性8可预防性。伤害的分类:1.暂时性失能伤害2.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3.永久性全失能伤害4.死亡事故的分类:按后果分:1伤害事故2损坏事故3环境污染事故4未遂事故按类别分有20大类:按伤害程度分类:1轻伤2重伤3死亡按事故严重程度分:1轻伤事故2重伤事故3死亡事故4重大死亡事故5特重大死亡事故6特别重大死亡事故按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类:1一般损失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事故
6、的原因:直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伍德不安全状态事故的间接原因: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1.技术上的设计有缺陷啊 2.教育培训不够 3.身体的原因 4.精神的原因 5.管理上的缺陷 6.学校教育的原因 7.社会历史的原因几个有代表性德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时间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模型的5块骨牌: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瑟利模型该模型吧事故的发生分为:危险的出现和危险地释放两个阶段。6个问题:(1)危险的出现(释放)有警告吗? (2)感觉到这个警告吗? (3)认识到这个警告吗? (4)
7、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5)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6)能够避免危险吗?瑟利模型不仅分析了危险地出现、释放直至导致事故的原因,而且还为事故预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即要想预防和控制事故,首先应采用技术的手段使危险状态充分的显现出来,使操作者能够有更好地机会感觉到危险地出现或释放,这样才有预防或控制事故的条件和可能;其次应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手段,提高人感觉危险信号的敏感性,包括抗干扰能力等,同时也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帮助操作者正确的感觉危险状态信息,第三应该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手段使操作者在感觉到警告之后,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并知道应采取何种措施避免危险发生或控制其后果。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做
8、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应通过系统及其辅助设施的设计使人在做出正确的决策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做出行为响应,并通过培训的手段使人能够迅速、敏捷、正确的做出行为响应。这样,事故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第三章 事故的调查及处理所谓事故调查,定义为:在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事故调查的重要性:(1) 是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2) 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3) 揭示新的或未被人注意的危险(4) 可以确认管理系统的缺陷(5) 是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实施事故调查过程是事故调查工作的
9、重要内容。一般的事故调查基本步骤包括(1)现场处理(2)现场勘查(3)证物收集(4)认证问询。事故现场处理:(1) 安全抵达现场(2) 现场危险分析(3) 现场营救(4) 防止进一步危害(5) 保护现场事故现场勘查: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4p技术:人,部件,位置,文件。事故现场照相是收集证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拍照的手段提供现场的画面,包括部件、环境及能帮助发现事故原因的物证等,证实和记录人员伤害的财产破坏的情况。第四节事故分析与验证现场分析的方法:1.比较 2.综合 3.假设 4.推理第六节 事故处理与调查报告伤亡事故发生后三部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群众
10、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调查报告的格式1.标题 2.正文(前言、主体、结尾)、3.附件第四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3E对策: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安全管理对策则是要求人必须怎么做。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1.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2. 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 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4.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5. 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 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包括3方面1. 生产设
11、备的事故防止对策2. 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3. 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原则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1.控制能量 2.危险最小化设计 通过设计消除危险或使危险最小化,是避免事故发生,确保系统的安全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本质安全技术则是其中最理想的方法。 所谓的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货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设计时应该:1.通过设计消除危险 2.降低危险地严重性 3.隔离 4.闭锁、锁定、连锁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 7.警告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 2.个体防护
12、3.能量缓冲装置 4.薄弱环节 5.逃逸、避难与营救。安全教育对策:内容:1安全态度教育2.安全知识教育3.安全技能教育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制度是厂矿企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安全教育制度和主要构成。它包括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灾难性事件的定义:灾难性事件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法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灾难性事件的特性有: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和危害性等。灾难性事件的分类:按原因分: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按种类分:1天文灾害
13、2.气象灾害3地质灾害4地貌灾害5水文灾害6生物灾害7环境灾害8火灾9交通灾害10爆炸灾害11建筑物事故12工伤事故13卫生灾害14矿山灾害15科技灾害。制定应急计划的基本步骤:1.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评估所涉及的危险3.任命应急计划实施负责人4.应急计划制定5.计划的批准5.人员培训6.应急演练7.计划的修改8.及时沟通应急计划的内容:1.指导方针2.目的3.人员安排4.控制中心5.消防设备、设施6.灾难性事件分类即秒速7.厂区分布图8.医疗设备、设施9.安全区分布10.疏散路线11通讯12.应急关闭13.外来人员控制14.安全保卫15.恢复与修理16运输17.培训18.应急设施19.个
14、体防护装备20.资料保护化学事故:有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爆炸通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火灾、爆炸的产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污染物经口、皮肤进入人体内导致集体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此类事故称之为化学事故。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方式有:1隔离贮存2隔开贮存3分离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1. 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相关证明,向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2. 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装卸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3. 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应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的物品的车(船)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4. 装运爆炸
15、、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5. 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6. 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7.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8. 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挂不少于2节的隔离车,并禁止溜放。9. 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的措施。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管理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危险源:导致约束、
16、限制能量的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考察,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系统运行的环境。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条件。重大危险源辨识:目的:为了预防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控制重大危险源。为了控制重大危险源,就必须辨识重大危险源,从而使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具有针对性。对照标准法:是指将危险源的危险物质及其数量有关危险物质临界量标准对照来辨识重大危险源。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位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
17、数量即为单位内的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 单位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照公式计算。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1. 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2.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3. 实行危险源登记制度4.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组织机构5. 严格控制各类危险源的临界量6. 设置监控预警系统7.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8. 建立完善的灾难性应急计划,一旦紧急事态出现,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第六章 安全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国家监察,安全监察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实行监察
18、,二是反馈信息。安全监察工作程序:一检查,二处理,三惩罚。惩罚的方式一般有四种:经济制裁、查封整顿、提请企业主管部门给当事者以纪律处分、对造成事故且后果严重的,提请司法部门依法起诉。企业的法人代表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是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要全面负责企业的事故预防工作。劳动者遵章守纪: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除了不断的改善生产条件,消除、控制生产过程中德各种物的不安全因素外,预防事故最有效措施是劳动者自觉地遵章守纪。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约束劳动者遵章守纪。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职工的安全生
19、产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遵章守纪是指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制度、规范、标准和纪律。安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又称为劳动保护法规。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五项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从这五个方面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又称“五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指各级领导应对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所负的总的领导责任,以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预防工作应负的责任。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企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第七章系统安全管理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则、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