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 (2)精选课件.ppt
《解表药 (2)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药 (2)精选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解表药(2)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一概一概 述述 解除解除解除解除 表邪表邪表邪表邪 解解解解 发散发散发散发散 表表表表 疏散疏散疏散疏散 表证表证表证表证 解表药解表药解表药解表药 凡以凡以凡以凡以发散表邪发散表邪发散表邪发散表邪,治疗,治疗,治疗,治疗表证表证表证表证 为为为为主要功用主要功用主要功用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的药物,称为的药物,称为的药物,称为 解表药。又称解表药。又称解表药。又称解表药。又称发表药发表药发表药发表药。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二药二药 性性 1.1.1.1.味多味多味多味多辛辛辛辛(桑、蝉除外),能(桑、蝉除外),能(桑、蝉除外),能(桑、蝉除外
2、),能发散发散发散发散 2.2.2.2.多归多归多归多归肺肺肺肺(主皮毛)、(主皮毛)、(主皮毛)、(主皮毛)、膀胱经膀胱经膀胱经膀胱经(主表)(主表)(主表)(主表)3.3.3.3.质轻善走表质轻善走表质轻善走表质轻善走表 4.4.4.4.升浮升浮升浮升浮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05页三三.分类与功用分类与功用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发散风寒 治风寒表证治风寒表证治风寒表证治风寒表证 部分兼治痹证、喘咳、部分兼治痹证、喘咳、部分兼治痹证、喘咳、部分兼治痹证、喘咳、发散表邪发散表邪发散表邪发散表邪 水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水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水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水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
3、发散风热发散风热发散风热发散风热 治风热表证治风热表证治风热表证治风热表证 治疗表证治疗表证治疗表证治疗表证 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部分还可治风热所致目赤 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 风热咳嗽风热咳嗽风热咳嗽风热咳嗽(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四配伍原则四配伍原则 1 1 1 1 1 1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进行选药配伍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进行选
4、药配伍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进行选药配伍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进行选药配伍 春春春春季季季季:风风风风热热热热、风风风风温温温温发发发发散散散散风风风风热热热热药药药药 +清热泻火、解毒药清热泻火、解毒药清热泻火、解毒药清热泻火、解毒药 阳暑,发散风热药阳暑,发散风热药阳暑,发散风热药阳暑,发散风热药+解暑药解暑药解暑药解暑药 夏季夏季夏季夏季 阴暑,发散风寒药阴暑,发散风寒药阴暑,发散风寒药阴暑,发散风寒药+化湿药化湿药化湿药化湿药 秋季秋季秋季秋季 凉燥,发散风寒药凉燥,发散风寒药凉燥,发散风寒药凉燥,发散风寒药+润燥药润燥药润燥药润燥药 温燥,发散风热药温燥,发散风热药温燥,发散风热药温燥,
5、发散风热药+润燥药润燥药润燥药润燥药 冬季:冬季:冬季:冬季:风寒,发散风寒药风寒,发散风寒药风寒,发散风寒药风寒,发散风寒药+温里药温里药温里药温里药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2 2 2 2体虚外感,扶正祛邪,解表药配体虚外感,扶正祛邪,解表药配体虚外感,扶正祛邪,解表药配体虚外感,扶正祛邪,解表药配 气虚气虚气虚气虚补补补补气气气气药药药药 血虚血虚血虚血虚补补补补血血血血药药药药 阴虚阴虚阴虚阴虚养养养养阴阴阴阴药药药药 阳虚阳虚阳虚阳虚 补补补补阳阳阳阳药药药药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五使用注意五使用注意 1 1 1 1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
6、,不宜使用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 2 2 2 2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取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以免伤阴 亡阳。亡阳。亡阳。亡阳。3 3 3 3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4 4 4 4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5 5 5 5味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煮沸味辛散轻
7、扬之品,不宜久煎(煮沸味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煮沸味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煮沸 10 10 10 10 15151515 为宜),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而为宜),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而为宜),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而为宜),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而 降低疗效。降低疗效。降低疗效。降低疗效。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05页六六汗法的作用机理汗法的作用机理 1 1 1 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 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病邪,其中可能包
8、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抑制细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抑制细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抑制细菌和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 能力等。能力等。能力等。能力等。2 2 2 2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通过发汗和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 退热作用。退热作用。退热作用。退热作用。3 3 3 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 谢
9、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4 4 4 4通通通通过过过过发发发发汗汗汗汗和和和和全全全全身身身身循循循循环环环环的的的的加加加加强强强强,增增增增加加加加肾肾肾肾小小小小球球球球过过过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七适应范围七适应范围七适应范围七适应范围 感感感感冒冒冒冒、流流流流感感感感、麻麻麻麻疹疹疹疹、腮腮腮腮腺腺腺腺炎炎炎炎、流流流流脑脑脑脑等等等等感感感感染染
10、染染性性性性疾疾疾疾病病病病的的的的早早早早期期期期;以以以以及及及及急急急急性性性性肾肾肾肾炎炎炎炎、急急急急性性性性风风风风湿湿湿湿热热热热、急急急急性性性性结结结结膜膜膜膜炎炎炎炎、急急急急性性性性充充充充血血血血性性性性青青青青光光光光眼眼眼眼、产褥热等临床各科的疾患。产褥热等临床各科的疾患。产褥热等临床各科的疾患。产褥热等临床各科的疾患。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05页第一节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一性能特点一性能特点一性能特点一性能特点 1 1 1 1性味:性味:性味:性味:兼兼兼兼苦苦苦苦味味味味麻黄、羌活、苍耳子麻黄、羌活、苍耳子麻黄、羌活、苍耳子麻黄
11、、羌活、苍耳子 多多多多辛温辛温辛温辛温 兼兼兼兼甘甘甘甘味味味味桂枝、防风桂枝、防风桂枝、防风桂枝、防风 (柽柳性平)(柽柳性平)(柽柳性平)(柽柳性平)2 2 2 2归经:归经:归经:归经:多入多入多入多入肺、膀胱经肺、膀胱经肺、膀胱经肺、膀胱经 3 3 3 3毒性:毒性:毒性:毒性:细辛、苍耳子有小毒细辛、苍耳子有小毒细辛、苍耳子有小毒细辛、苍耳子有小毒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05页二二二二功用:功用:功用:功用: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主治风寒表证主治风寒表证主治风寒表证(1)(1)(1)(1)作用和缓者,称为作用和缓者,称为作用和缓者,称为作用和缓者,称为疏表疏表疏表
12、疏表或或或或疏散表邪疏散表邪疏散表邪疏散表邪;善祛除肌表风邪以治疗表证恶风、鼻塞善祛除肌表风邪以治疗表证恶风、鼻塞善祛除肌表风邪以治疗表证恶风、鼻塞善祛除肌表风邪以治疗表证恶风、鼻塞 流涕或风疹、皮肤瘙痒等外风证者称为流涕或风疹、皮肤瘙痒等外风证者称为流涕或风疹、皮肤瘙痒等外风证者称为流涕或风疹、皮肤瘙痒等外风证者称为 祛风解表祛风解表祛风解表祛风解表或或或或疏风解表疏风解表疏风解表疏风解表(2)(2)(2)(2)发汗作用明显,可使邪随汗解,又称为发汗作用明显,可使邪随汗解,又称为发汗作用明显,可使邪随汗解,又称为发汗作用明显,可使邪随汗解,又称为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3)(3
13、)(3)(3)少数药物称少数药物称少数药物称少数药物称解肌解肌解肌解肌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麻黄麻黄麻黄麻黄为麻黄科亚灌木为麻黄科亚灌木为麻黄科亚灌木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草麻黄草麻黄草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及及及及中中中中麻黄麻黄麻黄麻黄的干燥的干燥的干燥的干燥草质茎草质茎草质茎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生用、蜜炙或捣绒用。生用、蜜炙或捣绒用。生用、蜜炙或捣绒用。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麻麻 黄黄 性味:性味:性味:性味:辛、微苦,温辛、微苦,温辛、微苦,温辛、微苦,温。功用:功用:功用:功用:1 1 1 1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表实
14、证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感冒。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脉浮紧脉浮紧脉浮紧)。每与。每与。每与。每与桂枝桂枝桂枝桂枝相须相须相须相须 为用,如为用,如为用,如为用,如麻黄汤麻黄汤麻黄汤麻黄汤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拒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拒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拒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拒闭,营卫气血不利,故谓之实。闭,营卫气血不利,故谓之实。闭,营卫气血不利,故谓之实。闭,营卫气血不利,故谓之实。”“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
15、也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自本草经集注起即称誉为“伤寒发表之第伤寒发表之第伤寒发表之第伤寒发表之第一药一药一药一药”“夏月不用麻黄夏月不用麻黄夏月不用麻黄夏月不用麻黄”、明李士材、明李士材、明李士材、明李士材“麻黄,夏秋麻黄,夏秋麻黄,夏秋麻黄,夏秋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2 2 2 2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治
16、肺气壅遏之治肺气壅遏之治肺气壅遏之喘咳证喘咳证喘咳证喘咳证 (1)(1)(1)(1)风寒实喘风寒实喘风寒实喘风寒实喘 三拗汤三拗汤三拗汤三拗汤 (2)(2)(2)(2)外寒内饮者外寒内饮者外寒内饮者外寒内饮者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 (3)(3)(3)(3)邪热郁肺者邪热郁肺者邪热郁肺者邪热郁肺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每与(每与(每与(每与杏仁杏仁杏仁杏仁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配伍,宣降结合以顺肺气)前人素有前人素有前人素有前人素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麻黄以杏仁为臂助麻黄以杏仁为臂
17、助麻黄以杏仁为臂助”之说之说之说之说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3 3 3 3利水消肿:利水消肿:利水消肿:利水消肿:治治治治水肿初起有表证者水肿初起有表证者水肿初起有表证者水肿初起有表证者 (风水证)(风水证)(风水证)(风水证)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 用用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是取其,是取其,是取其,是取其散寒通滞散寒通滞散寒通滞散寒通滞之功。之功。之功。之功。“若寒邪深入少阴、若寒邪深入少阴、若寒邪深入少阴、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厥阴筋骨之间厥阴筋骨之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非用麻非用麻非用
18、麻黄、官桂不能逐也。黄、官桂不能逐也。黄、官桂不能逐也。黄、官桂不能逐也。”本草正本草正本草正本草正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05页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3 3 3 310101010g g g g。生用生用生用生用发汗力强发汗力强发汗力强发汗力强 炙用炙用炙用炙用润肺止咳润肺止咳润肺止咳润肺止咳 平喘力佳。平喘力佳。平喘力佳。平喘力佳。使用注意使用注意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发散力强,虚汗、虚喘者均当慎用。发散力强,虚汗、虚喘者均当慎用。发散力强,虚汗、虚喘者均当慎用。发散力强,虚汗、虚喘者均当慎用。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105页桂枝桂枝桂枝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为樟科常绿乔木为樟科常绿乔
19、木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肉桂肉桂肉桂的干的干的干的干燥燥燥燥嫩枝嫩枝嫩枝嫩枝。切片生用。切片生用。切片生用。切片生用。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105页桂桂 枝枝 性味:性味:性味:性味:辛、甘,温辛、甘,温辛、甘,温辛、甘,温。功用:功用:功用:功用:1.1.1.1.发汗解肌,治发汗解肌,治发汗解肌,治发汗解肌,治:表实证表实证表实证表实证 助助助助麻黄麻黄麻黄麻黄以发汗以发汗以发汗以发汗 风寒表证风寒表证风寒表证风寒表证 表虚证表虚证表虚证表虚证 与与与与白芍白芍白芍白芍 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发汗解肌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105页2 2 2 2温通经脉温通经
20、脉温通经脉温通经脉 散寒止痛散寒止痛散寒止痛散寒止痛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胸痹心痛胸痹心痛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寒凝血滞寒凝血滞寒凝血滞寒凝血滞 中寒腹痛中寒腹痛中寒腹痛中寒腹痛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小建中汤 诸痛证诸痛证诸痛证诸痛证 闭经、痛经闭经、痛经闭经、痛经闭经、痛经 温经汤温经汤温经汤温经汤 风湿痹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 风寒湿痹风寒湿痹风寒湿痹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风湿热痹风湿热痹风湿热痹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白虎加桂枝汤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白虎加桂枝
21、汤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痰饮证痰饮证痰饮证痰饮证 温阳化气以温阳化气以温阳化气以温阳化气以行水行水行水行水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小便不利、3 3 3 3助阳助阳助阳助阳 水肿水肿水肿水肿 化气化气化气化气 温阳通脉以温阳通脉以温阳通脉以温阳通脉以复脉复脉复脉复脉心悸、脉结代心悸、脉结代心悸、脉结代心悸、脉结代 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之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之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之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之奔豚气奔豚气奔豚气奔豚气 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 用
22、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用量:3 3 3 310101010g g g 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辛温助阳,伤阴动血,故热证、辛温助阳,伤阴动血,故热证、辛温助阳,伤阴动血,故热证、辛温助阳,伤阴动血,故热证、阴虚、血证忌用;月经过多、孕妇慎用。阴虚、血证忌用;月经过多、孕妇慎用。阴虚、血证忌用;月经过多、孕妇慎用。阴虚、血证忌用;月经过多、孕妇慎用。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发汗力强发汗力强发汗力强发汗力强表实证表实证表实证表实证 辛温辛温辛温辛温 麻黄麻黄麻黄麻黄辛散辛散辛散辛散苦苦苦苦泄泄泄泄,平喘平喘平喘平喘肺气壅遏之肺气壅遏之肺气壅遏之肺气壅遏之 善宣
23、散肺郁善宣散肺郁善宣散肺郁善宣散肺郁 咳喘咳喘咳喘咳喘 发汗发汗发汗发汗 利水利水利水利水风水证风水证风水证风水证 解表解表解表解表 (通调水道通调水道通调水道通调水道)味味味味甘甘甘甘,发汗力不及麻黄,发汗力不及麻黄,发汗力不及麻黄,发汗力不及麻黄,风寒风寒风寒风寒 表实、表虚均宜表实、表虚均宜表实、表虚均宜表实、表虚均宜 表证表证表证表证 桂枝桂枝桂枝桂枝 善善善善温通经脉温通经脉温通经脉温通经脉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善善善善温阳化气温阳化气温阳化气温阳化气 痰饮痰饮痰饮痰饮 以行水湿而治以行水湿而治以行水湿而治以行水湿而治 水肿水肿水肿
24、水肿 奔豚气奔豚气奔豚气奔豚气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紫苏紫苏紫苏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紫苏紫苏紫苏紫苏的干燥的干燥的干燥的干燥茎、叶茎、叶茎、叶茎、叶。其其其其叶叶叶叶称称称称紫苏叶紫苏叶紫苏叶紫苏叶,其,其,其,其茎茎茎茎称称称称紫苏梗紫苏梗紫苏梗紫苏梗。切段。生用。切段。生用。切段。生用。切段。生用。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生姜生姜 姜科植物姜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的新鲜根茎。生用。生用。质嫩者为佳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以块大、以块大、丰满、质丰满、质嫩者为佳。嫩者为佳。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05页紫紫 苏
25、苏 生生 姜姜共性共性共性共性 性味:性味:性味:性味:辛,温辛,温辛,温辛,温。功用:功用:功用:功用:1.1.1.1.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治风寒表证轻证。治风寒表证轻证。治风寒表证轻证。治风寒表证轻证。2.2.2.2.止止止止 咳咳咳咳治风寒咳嗽痰多证。治风寒咳嗽痰多证。治风寒咳嗽痰多证。治风寒咳嗽痰多证。相相相相 3.3.3.3.止止止止 呕呕呕呕治呕吐证。治呕吐证。治呕吐证。治呕吐证。须须须须 4.4.4.4.解鱼蟹毒解鱼蟹毒解鱼蟹毒解鱼蟹毒治食鱼蟹中毒、治食鱼蟹中毒、治食鱼蟹中毒、治食鱼蟹中毒、为为为为 腹痛吐泻。腹痛吐泻。腹痛吐泻。腹痛吐泻。用用用用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表药 2精选课件 解表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