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高科: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2015).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哈高科: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20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高科: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201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报告 证券代码:600057 证券简称:哈高科 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 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一五年十一月 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00,000 万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具体使用计划如下:1、现代农业建设。本公司募集资金到位后,将 50,000万元资金投入用于农田经营权使用权购买以及整改建设,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的业务;2、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及产品的研
2、发和生产,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咨询和投资建设。将 50,000 万元资金投入用于光伏产业,拓展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业务。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 (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万元) 1 现代农业建设 60,800.00 50,000.00 2 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咨询和投资建设 60,000.00 50,000.00 合计 120,800.00 100,000.00 如果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能满足公司项目的资金需要,公司将利用自筹资金解决不足部分。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按上述项目顺序投入,在不改变本次募投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
3、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银行贷款、自有资金等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一)现代农业建设 1.项目概况 公司拟将募集资金中50,000万元购买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的农田经营权使用权,用于发展建设公司现代农业。近两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最
4、北部,地域辽阔,是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辽阔,土地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总人口3,833万人,人口密度低。此外,黑龙江是国内黑土地中最大的平原地区,同时也是全球三大黑土地区域平原之一。在温带气候中黑土地清凉湿润,土结构深,土质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含有的氮磷钾量很高,普遍高于华北、长江中下游位置的平原土质所含有的肥力。尽管黑龙江省处在北温带,严寒季节时间长,不过炎热季节温度高,降水足,高温天气和降水足的时间在一个阶段,阳光普照、热量以及水分十分有助于一年成熟一次的作物成长。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黑龙江省的地质、气候等条件适合农业的投资与发展。
5、伴随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用地流转明显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经营。 2.项目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 (1)土地流转的意义 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及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是由农村土地承包开启的。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流转为农业现代化开辟道路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或现代农业是以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中,规模化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改革开
6、放30多年来,尽管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十分缓慢,农业危机日渐显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立集约化、专3 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报告 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土地流转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期。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实际上是“半城镇化”。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但户籍城镇化率只有
7、35.5%,2.6亿农民工真正进城落户安居的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安排的缺失外,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是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进行第三次土地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土地流转为资本下乡提供通道 据央行统计,4月末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0.59万亿元,贷款余额66.55 万亿元,存贷差达34万亿元。从表象上看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不足,银行为规避风险惜贷所致,而实质是城市资本过剩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农村资本却几近枯竭。农户由于经营规模过小,
8、加之土地不能抵押,很难得到银行信贷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质上就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最关键的是要促进资本下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离开了资本,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失去了血液。推进土地流转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这为资本下乡提供了广阔天地。 (2) 土地流转与城镇化的关系 国内外实践表明,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新增用地需求大量增加,迫使周边农区重新配置农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土地流转提供变革空间及需求市场,推动土地生产要素结构上的重组和功能上的转换,实现了土地流转。 城镇化与土
9、地流转既互为推进又相互制约,是一种双向、复杂、动态的关系。在城镇化与土地流转互动机制的逻辑模型中,二者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土地流转为城镇化创造良好的空间支撑和人力资源,城镇化为土地流转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撑。由于城镇化的实质是生产力变革引起产业结构的演化,导致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所以,产业结构演化是推进和深化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3) 政策背景 近两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有关文件,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扶持农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这为农业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4) 有利于完成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高科 公开 发行 股股 募集 资金运用 可行性 分析 报告 20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