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护9-耳鼻咽喉科应用解剖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护9-耳鼻咽喉科应用解剖1.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官科护理学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五官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学习目标1、掌握鼻腔及鼻窦的应用解剖结构。、掌握鼻腔及鼻窦的应用解剖结构。2、掌握中耳的解剖结构及成人与小儿咽、掌握中耳的解剖结构及成人与小儿咽鼓管的解剖区别。鼓管的解剖区别。3、了解耳、鼻的生理功能。、了解耳、鼻的生理功能。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一节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一、耳的应用解剖一、耳的应用解剖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一)外耳(一)外耳 耳廓:主由软骨构成支架,外覆软骨耳廓:主由软骨构成支架,外覆软骨外耳外耳 膜及皮肤。膜及皮肤。外耳
2、道:长约外耳道:长约2.53.5cm,外,外1/3为为 软骨部,内软骨部,内2/3为骨部。成人呈为骨部。成人呈S形弯形弯 曲,小儿狭小塌陷。曲,小儿狭小塌陷。右耳外、中、内耳解剖关系图(二)中耳(二)中耳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四部分构成。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四部分构成。1、鼓室:为一含气空腔。内有三块听小骨,、鼓室:为一含气空腔。内有三块听小骨,其由六个壁构成。其由六个壁构成。(1)上壁: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上壁: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2)下壁:为薄骨板,与颈静脉球相隔。)下壁:为薄骨板,与颈静脉球相隔。(3)前壁:上方有二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前壁:上方有二口,上为鼓
3、膜张肌半管开口,下为咽鼓管的鼓室口。开口,下为咽鼓管的鼓室口。(4)后壁:即乳突壁,有面神经垂直段通过)后壁:即乳突壁,有面神经垂直段通过,上有鼓窦入口,借此与鼓窦相通。,上有鼓窦入口,借此与鼓窦相通。(5)内壁:即内耳外壁,主要有鼓岬,前庭窗及)内壁:即内耳外壁,主要有鼓岬,前庭窗及蜗窗。蜗窗。(6)外壁:主要由鼓膜构成。鼓膜为一椭圆形、半鼓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分隔于外耳道斗状,分隔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与中耳鼓室之间。右侧为正常鼓膜结构右侧为正常鼓膜结构及象限划分图。及象限划分图。2、鼓窦:为中耳鼓室后上方的含气空腔,前、鼓窦:为中耳鼓室后上方的含气
4、空腔,前与上鼓室、后与乳突气房相连,上方通过鼓与上鼓室、后与乳突气房相连,上方通过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室盖与颅中窝相隔。3、乳突: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乳突: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含气蜂房,据气房的发育程度不同,连通的含气蜂房,据气房的发育程度不同,将其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将其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4、咽鼓管:为连接鼓室与鼻咽侧壁的管道,、咽鼓管:为连接鼓室与鼻咽侧壁的管道,起自鼓室前壁,向前、下、内斜行到咽鼓管起自鼓室前壁,向前、下、内斜行到咽鼓管咽口,成人全长约为咽口,成人全长约为3.5cm,外,外1/3为骨部,为骨部,内内2/3为软骨
5、部,其作用为调节中耳气压平衡为软骨部,其作用为调节中耳气压平衡,以维持中耳正常的气导功能。,以维持中耳正常的气导功能。咽鼓管示意图:成人:咽鼓管细长,成人:咽鼓管细长,向前、下、内斜行,向前、下、内斜行,鼓室开口高于鼻咽侧鼓室开口高于鼻咽侧壁开口。壁开口。婴幼儿:咽鼓管宽、婴幼儿:咽鼓管宽、短、平、直,鼓室开短、平、直,鼓室开口平行于鼻咽侧壁开口平行于鼻咽侧壁开口,故婴幼儿较成人口,故婴幼儿较成人易患中耳炎。易患中耳炎。(三)内耳(三)内耳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分为外侧的骨迷路和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分为外侧的骨迷路和内部的膜迷路。内部的膜迷路。1、骨迷路: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骨迷路:包
6、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2、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分为、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分为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和膜半规管三部分,各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和膜半规管三部分,各部相互通连。膜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部相互通连。膜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椭圆囊、球囊内的椭圆囊、器)是听觉感受器。椭圆囊、球囊内的椭圆囊、球囊斑是直线加、减速运动的平衡感受器;膜球囊斑是直线加、减速运动的平衡感受器;膜半规管内的壶腹嵴是角加、减速运动的平衡感半规管内的壶腹嵴是角加、减速运动的平衡感受器。受器。内耳骨迷路图二、耳的生理:(一)听觉功能:(一)听觉功能:声音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7、传入内耳,在正声音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传入内耳,在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气骨导之比为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气骨导之比为2:1。(二)平衡觉功能:(二)平衡觉功能:人体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人体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3个系统个系统的协调作用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其中以前庭的协调作用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其中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前庭主感知头部及其变化。系统最为重要,前庭主感知头部及其变化。第二节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一、鼻的应用解剖一、鼻的应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窦三部分组成。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窦三部分组成。(一)外鼻(一)外鼻外鼻突出于面部正中,呈三棱锥体形,由骨外鼻突出于面部正中,呈
8、三棱锥体形,由骨和软骨构成支架,其中鼻骨上窄下宽,易受和软骨构成支架,其中鼻骨上窄下宽,易受外伤骨折。外鼻的静脉经面静脉、内眦静脉外伤骨折。外鼻的静脉经面静脉、内眦静脉及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且面静脉无瓣及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且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反流,故挤压危险三角区的疖肿膜,血液可反流,故挤压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可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而引起猝死。可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而引起猝死。外鼻结构(二)鼻腔(二)鼻腔左右各一,起自于前鼻孔,后经后鼻孔与鼻咽左右各一,起自于前鼻孔,后经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由鼻前庭和固有鼻腔构成。部相通,由鼻前庭和固有鼻腔构成。1、鼻前庭:起自于前鼻孔、鼻前庭:起自于
9、前鼻孔 鼻阈,由皮肤覆盖鼻阈,由皮肤覆盖,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易发生疖肿。,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易发生疖肿。2、固有鼻腔:起自于鼻阈、固有鼻腔:起自于鼻阈 后鼻孔,由粘膜覆后鼻孔,由粘膜覆盖,分顶、底、内、外四壁。盖,分顶、底、内、外四壁。(1)顶壁:借筛骨水平板与颅前窝相隔,手)顶壁:借筛骨水平板与颅前窝相隔,手术或外伤时可致脑脊液鼻漏或颅内感染。术或外伤时可致脑脊液鼻漏或颅内感染。(2)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3)内侧壁:即鼻中隔,由软骨和骨构成,在其)内侧壁:即鼻中隔,由软骨和骨构成,在其前下方粘膜下有一丰富的动脉血管丛,称利特尔前下方粘膜下有一丰富的动脉血管
10、丛,称利特尔区,是青少年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区,是青少年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4)外侧壁:从上向下有依次递增)外侧壁:从上向下有依次递增1/3的阶梯状的阶梯状长条突起,分别是上、中、下鼻甲。其中下甲最长条突起,分别是上、中、下鼻甲。其中下甲最大,其后端距咽鼓管咽口仅大,其后端距咽鼓管咽口仅1.01.5cm。各鼻甲。各鼻甲下方均有一间隙,分别称为上、中、下鼻道。下下方均有一间隙,分别称为上、中、下鼻道。下鼻道顶端有鼻泪管开口,前中鼻道顶端有鼻泪管开口,前中1/3下鼻甲附着处,下鼻甲附着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进针部位。下鼻道后端近鼻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进针部位。下鼻道后端近鼻
11、咽处有鼻咽处有鼻-鼻咽静脉丛,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鼻咽静脉丛,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中鼻道内有前组鼻窦开口。上鼻道内有后组部位。中鼻道内有前组鼻窦开口。上鼻道内有后组筛窦开口。筛窦开口。鼻中隔动脉分布鼻腔矢状切面图鼻腔外侧壁窦口鼻道复合体(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中鼻甲及中鼻道附):中鼻甲及中鼻道附近的区域。近的区域。嗅裂:以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嗅裂:以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嗅区)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嗅区)总鼻道:以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下方鼻总鼻道:以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下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呼吸区)甲与鼻中隔之间的
12、不规则腔隙。(呼吸区)(三)鼻窦(三)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内面的含气空腔,共为鼻腔周围颅骨内面的含气空腔,共4对,分别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依其在颅骨的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依其在颅骨的位置和窦口所在部位,分为前后两组,其分组位置和窦口所在部位,分为前后两组,其分组及开口位置如下:及开口位置如下:鼻窦分组及开口:鼻窦分组及开口:额窦额窦前组鼻窦前组鼻窦 前组筛窦前组筛窦 开口于中鼻道开口于中鼻道 上颌窦上颌窦 后组筛窦后组筛窦 开口于上鼻道开口于上鼻道后组鼻窦后组鼻窦 蝶窦蝶窦 开口于蝶筛隐窝开口于蝶筛隐窝因此,在所有鼻窦当中,上颌窦开口位置最因此,在所有鼻窦当中,上颌窦开口
13、位置最低;蝶窦开口位置最高,且位置深在。低;蝶窦开口位置最高,且位置深在。鼻窦位置示意图二、鼻的生理功能二、鼻的生理功能(一)鼻腔的生理功能(一)鼻腔的生理功能1、呼吸功能、呼吸功能(1)清洁和过滤作用()清洁和过滤作用(2)温度调节作用)温度调节作用(3)湿度调节作用)湿度调节作用2、嗅觉功能、嗅觉功能3、共鸣功能、共鸣功能4、反射性保护功能、反射性保护功能(二)鼻窦的生理功能(二)鼻窦的生理功能对鼻腔的呼吸、共鸣有辅助作用,可减轻头对鼻腔的呼吸、共鸣有辅助作用,可减轻头颅重量和缓冲外来冲击,保护颅脑免受外伤。颅重量和缓冲外来冲击,保护颅脑免受外伤。目标测评:目标测评: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易出血区、易出血区2、嗅裂、嗅裂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描述鼻窦的分组及开口位置。、描述鼻窦的分组及开口位置。2、简述成人与小儿咽鼓管的解剖区别(为什、简述成人与小儿咽鼓管的解剖区别(为什么小儿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么小儿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