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技术教学讲义-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5页课件.ppt
《1、隧道施工技术教学讲义-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5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隧道施工技术教学讲义-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5页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隧道施工技术模块模块1 1 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1.1 围 岩 分 级1.2围 岩 压 力1.1 1.1 围 岩 分 级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1.1.1 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新分布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或土体。洞身周围的地层,不管是岩体还是土体统称为隧道围岩。这里的土体是指广义的土,可以理解为是从岩体上剥离的风化物质,包括各种土(黄土、软土等)、卵砾石土等。1.1 1.1 围 岩 分 级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为了满足隧道设计、施工等的需要,针对各种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如施工开挖、支护、支承与衬砌,以及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
2、计等,把围岩按这些不同要求进行相应的地质条件归类,这就是围岩分级。正确的、符合工程实际的围岩分级对于隧道设计计算及支护设计的准确性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要讨论以解决隧道支护问题为目的的围岩分级,以便确定衬砌结构类型,计算作用于支护、支承及衬砌结构的围岩压力。1.1 1.1 围 岩 分 级 (1)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宜采用两步,并按以下顺序进行分级: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与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
3、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1.1 1.1 围 岩 分 级 (2)围岩分级中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岩石坚硬程度可按表1-1定性划分。表表1-11-1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1.1 1.1 围 岩 分 级 岩石坚硬程度定量指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单位为MPa)表达。一般采用实测值,若无实测值时,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换算值,即按式(1-1)计算。Rc=2282I0.75s(50)(1-1)1.1 1.1 围 岩 分 级 Rc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可按表1-2确定。表表
4、1-21-2R Rc c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1.1 1.1 围 岩 分 级 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1-3定性划分。表表1-31-3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1.1 1.1 围 岩 分 级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v表达。Kv一般用弹性波探测值,若无探测值时,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v,按表1-4确定对应的Kv值。表表1-41-4v v与与K Kv v对照表对照表1.1 1.1 围 岩 分 级 K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1-5确定。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Kv、v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应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TG D70200
5、4)的规定。表表1-51-5K Kv 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1.1 1.1 围 岩 分 级 (3)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c值和Kv值按式(1-2)计算。BQ=90+3Rc+250Kv (1-2)式中,BQ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Rc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Kv为岩体完整性系数。使用式(1-2)时应遵守以下限制条件: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值代入计算BQ值。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值代入计算BQ值。1.1 1.1 围 岩 分 级 (4)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
6、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有地下水。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存在高初始应力。(5)根据调查、勘探、试验等资料,岩石隧道的围岩定性特征、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或修正的围岩质量指标BQ值,土体隧道中的土体类型、密实状态等定性特征,详见表1-10确定围岩级别。1.1 1.1 围 岩 分 级1.1 1.1 围 岩 分 级 (6)各级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和抗剪强度。各级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应通过室内或现场试验获得,如无试验数据时,可按表1-11的规定选用;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按表1-12选用。1.1 1.1 围 岩 分 级表表1-111-11各级围
7、岩的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各级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1.1 1.1 围 岩 分 级表表1-121-12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1.1 1.1 围 岩 分 级 (7)隧道各级围岩的自稳能力宜根据围岩变形量测和理论计算分析来评定,隧道各级围岩自稳能力也可按表1-13做出判断。表表1-131-13隧道各级围岩自稳能力判断隧道各级围岩自稳能力判断1.1 1.1 围 岩 分 级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1.1.2 在我国现行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中明确规定了围岩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决定因素确定,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
8、种方法综合确定。铁路隧道的围岩级别的确定应符合规范规定。依其稳定性由好到差把围岩分为6级,即、级。围岩分级围岩分级1.1.1 1.1 围 岩 分 级1 1)岩石坚硬程度)岩石坚硬程度 围岩岩石强度是围岩体抵抗外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相同的情况下,围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围岩岩石的强度。一般来说,无裂隙或少裂隙的围岩具有整体结构,其强度可用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或抗剪强度来表示,对于多裂隙的围岩体,其强度可用工程类比法判断。1.1 1.1 围 岩 分 级2 2)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完整程度 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如表1-16所示。表表1-161-16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1.1
9、 1.1 围 岩 分 级 按照以上两个因素,把围岩分为六级,依其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由好到差依次为、级,如极硬岩,岩体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破碎;详表1-17所示。3 3)围岩基本分级)围岩基本分级1.1 1.1 围 岩 分 级围岩分级修正围岩分级修正2.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围岩级别在基本分级的基础上应进行修正。1.1 1.1 围 岩 分 级1 1)地下水状态分级)地下水状态分级 地下水状态的分级如表1-18所示。表表1-181-18地下水状态的分级地下水状态的分级1.1 1.1 围 岩 分 级2
10、 2)地下水影响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地下水影响对围岩级别的修正表表1-191-19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地下水影响的修正 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如表1-19所示。1.1 1.1 围 岩 分 级3 3)初始地应力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 当无实测资料时,围岩的初始地应力状态可根据隧道工程埋深、地貌、地形、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表1-20评估。表表1-201-20初始地应力场评估基准初始地应力场评估基准1.1 1.1 围 岩 分 级4 4)初始地应力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初始地应力对围岩级别的修正表表1-211-21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 初始地
11、应力影响的修正如表1-21所示。1.1 1.1 围 岩 分 级 当隧道洞身埋藏较浅时,应根据围岩受地表影响的情况进行围岩级别的修正。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当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12级。1.2 1.2 围 岩 压 力 围岩压力的基础知识1.2.1 围岩压力是周围岩体作用于隧道和地下硐室衬砌或支护上的荷载,也称地层压力。从广义上讲,围岩压力是开挖隧道后围岩变形和应力重新分布的一种物理现象。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松动等原因,作用于硐室周边岩体或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即围岩压力。作用于结构物而使结构产生应力的力量称为荷载。围岩分级围岩分级1.2 1.2 围 岩 压
12、 力围岩压力的类型围岩压力的类型1.1 1)松动压力)松动压力 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松动压力按作用在支护上力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竖向压力、侧向压力和底压力。松动压力常发生在下列三种情况中:(1)在整体稳定的岩体中,可能出现个别松动掉块的岩石。(2)在松散软弱的岩体中,坑道顶部和两侧片帮冒落。(3)在节理发育的裂隙岩体中,围岩某些部位沿软弱面发生剪切破坏或拉坏等局部塌落。1.2 1.2 围 岩 压 力2 2)形变压力)形变压力 形变压力是由于围岩变形而受到与之密贴的支护(如锚喷支护等)的抑制,而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变形的过程中,围岩对支护结构
13、施加的接触压力。所以形变压力除与围岩应力状态有关外,还与支护时间和支护刚度有关。1.2 1.2 围 岩 压 力3 3)膨胀压力)膨胀压力当岩体具有吸水膨胀崩解的特征时,围岩由于吸水而膨胀崩解所引起的压力称为膨胀压力。它与形变压力的基本区别在于它是由吸水膨胀引起的。1.2 1.2 围 岩 压 力4 4)冲击压力)冲击压力 冲击压力是在围岩中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变形能之后,由于隧道的开挖,围岩的约束被解除,能量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压力。1.2 1.2 围 岩 压 力坑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应力状态坑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应力状态2.1 1)坑道开挖前围岩的应力状态)坑道开挖前围岩的应力状态 坑道在开挖前,地层是处于相
14、对静止的状态。地层中任何一处的土石都受到上、下、左、右、前、后土石的挤压,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它是由上覆地层自重、地壳运动的残余应力及地下水活动等因素所决定的。1.2 1.2 围 岩 压 力 为了研究方便,仅考虑由上覆地层自重所形成的原始应力,并取深度上的一个单元体来做应力分析,如图1-1所示。该单元体受到三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压力的作用,因此该单元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和变形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图图1-11-1隧道开挖前任一处围岩的受力状态隧道开挖前任一处围岩的受力状态1.2 1.2 围 岩 压 力2 2)坑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坑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 坑道开挖之后,围岩原来保持的平衡状态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技术 教学 讲义 围岩 分级 压力 65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