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知识点讲解复习课件8.ppt





《2013届高考历史知识点讲解复习课件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知识点讲解复习课件8.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届高考届高考历史知史知识点点讲解复解复习课件件8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呼声。2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从而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2021/5/2223思想基础:伴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潮。
2、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一思潮为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2021/5/223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1康有为的变法思想:(1)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2)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他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2021/5/2242梁启超的变法主张:1896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思想核心是“倡民权”。3谭嗣同的主张:1897年初,谭
3、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4严复的主张: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了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2021/5/225三、维新运动的兴起1公车上书: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历史上把这次活动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2021/5/2262.强学会与时务报:(1)强学会: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2)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1896年,在上海创办强
4、学报和时务报。2021/5/2273维新变法形势的高涨:(1)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危急,请求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2021/5/228四、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1内容:(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5、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2021/5/229(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2021/5/22102措施特点:(1)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2)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基础。(3)没有涉及开国会、定宪法、建立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一方面表明光绪帝的变法初衷不
6、是为了实践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2021/5/2211(4)只局限在社会上层,只得到少数官员的支持,没有深入广大民众。(5)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021/5/2212五、百日维新的失败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听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
7、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021/5/2213六、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如: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021/5/2214六、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如: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高考 历史 知识点 讲解 复习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