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_趋同进化_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郭绍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微课_趋同进化_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郭绍青.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章编号 :1006 9860(2014)04 0098 06 高校微课 趋同进化 教学设计 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郭 绍 青 杨滨 1 2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2.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微课程的出现引发了世界范围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该研究 从剖析高等院校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微课设计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生物学 趋同进化 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 SMVP 微课趋同教学应用环境模型,创设微课趋同教学环境,并 基于该模型总结提出了有效微课趋同设计的方
2、法和实施策略,对于促进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具有借 鉴价值 关键词:微课程;趋同进化; SMVP 环境模型;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微课程与翻转课堂 微课 是 “Micro Courses 的英译,又被称 为 微课程 。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开发 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 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最早是 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 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 彭罗斯 (Davie丨 Penrose)于 2008年秋首创。后来,戴维 “ 彭罗斯被人们戏称 为 一 “ 分钟教技 ”( The One Mi
3、nute Professor)。 戴 维 “ 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 知识脉冲 ”( Knowledge BurSt)1,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名词的出 现,微课程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受到教师和学校管 理者的高度重视。公开的一些微课网站如:萨尔 曼 “ 可汗学院、 TED 教育演讲已经让微课成为人们 熟悉的一种非正式学习形式,与此同时,大专院校 也正在尝试将微课整合于他们的正式课程之中 9 2009 年,最早的例子出现在新墨西哥的法明顿 San Jmm 学院,该学院为一个新的在线学位项目下的职 业安全课程开发了一些简短的录制课程,每一节都 包括一个简介、一些关键点和一个总结。同时,微 课作为一个
4、工具,最早出现于在线学习,也被应用 于教室和实验室的动手活动中 2。 翻转课堂 ”( Flipped Classroom, Reverse Instruction, Inverse Teaching)也称作反转教学 (Flipped Instruction)、 视频点播教学 (Vodcasting Education)、教育视频点播教学 (Educational Vicleo- on-Demand)等,一般被称为 反转课堂式教学模 式 P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 式不同,在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下,学生在家 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
5、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 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 的运用等,课堂因此变为学生消化知识的场所,从 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 2000 年,美国 Maureen 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Regalia 在 u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一文中介绍了他们在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 经济学入门 时采用 翻转教 学 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但是并没有提出 翻 转课堂式 或 翻转教学 名词。2007 年,美国科 罗拉多州 W
6、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ims 在课堂中米用 翻转课堂式 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使 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 在美国流行起来 学者 Chrysanthemums Demetrius Cdemetry 在他的 文章 - “Work in Prog ress-An Innovation Merging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基于教师职业导向的师范生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 项目编号 : 09XJA880007)和 2013 年甘肃省 高等学校科研项
7、目 西部地区中小学课堂学习方式质性研究 ( 项目编号: 2013A-098)阶段性成果。 Classroom Flip and Team-Based Learning 中指 出了翻转课堂中的课程结构和活动序列,如图 1 所 示,体现出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课堂之外从事基 础知识的学习。 图 1 翻转课堂中的课程结构和活动序列 151 学习环节分为学生准备 (观看微课程、做笔 记、读课本以及学生预备知识评测 )和课堂内则进 行团体预备知识评测和反馈,及团体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和反馈,课内主要强调知识应用和反思。因 此,通过图 2,可以看出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二者存 在如下关系: 图 2 微课程与翻转课堂
8、关系图 (一 ) 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翻转课堂主要分为课外、课内两大学习环 节一一课外自学、课内消化,微课程正是课外自学 的核心,通过微课程将课堂知识点清晰明了地呈现 给学习者,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定步调展 开自学,只有在有效完成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翻 转课堂的教学才能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 (二 ) 翻转课堂成为微课程发展的胚体 教学设计时要依据翻转课堂的需要来设计 微课程,分化知识点,将学习目标分解为若干个 小目标,每一 个微课程就只针对一 个主题,解决 一个难题。翻转课堂式教学的开展成为微课程发 展的胚体,微课程只有根植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才能真正发挥微课程的力量,许多零散
9、的 微课 程才能成为一个体系,因此,基于翻转课堂教学 模式的微课程将具有系统化、专题化、可持续修 订、可分解等特性。 (三 ) 微课程质量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由于翻转课堂在课内解决对知识的理解、对 知识的反思等一系列有意义学习,而基础知识的掌 握完全依靠课外学习,课外学习的核心便是微课 程。所以,必须要精心设计微课程,从课程目标分 解、微课程教案设计、微课程教学分析 (包括学习 者、学习活动等要素 )、微课程摄像、微课程后期 制作、微课程生成等多个环节提升微课程的设计、 制作水平,以优良的微课程质量确保翻转课堂教学 效果的优化。 (四 ) 翻转课堂是微课程的评价实体 微课程质量的高低可以在
10、翻转课堂上得到验证 和评价,在团体预备知识评测和反馈的环节,可以 评价学生微课程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上教师通过 设计答疑解惑、反思知识点、问题大讨论等活动来 充分检验学生课外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反馈 信息,有助于微课程的不断改进。 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课外展开微课程学习, 可以自定步调、自主学习、积累知识。课堂上学生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整理和消化,通过提出问 题、反思问题、解答问题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者知 识的内化。 二、高校微课设计的误区一一以首届全国高校 微课教学比赛甘肃省参赛课例为例 正如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所说: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 学点展开,精彩的、
11、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 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 5 8 分钟,若时 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 学效果。 胡老师一语道破微课程的特点,不仅仅 是时间上的短暂,而且内容也短小精悍,当微课程 从中小学步人高等教育时,人们眼前一亮,甚至有 人怀疑: 这是一堂课吗? ,这种短而精的教学 形式引起了从事高等教育的广大教 师的关注,也引 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重视,因此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中心于 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8 月举行首届 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甘肃省共有来自16 所 高校的 62 名教师参加了比赛。通过对参赛课例的对 比分析,发现目前高等院校
12、的微课设计存在一些误 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微课 不微, 统计参赛课例发现,多个院校所报课程几乎都 在 20分钟以上,已经超出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范 围,80%的课例存在冗余教学,所谓的 微课 并 没有体现出微课的基本特征一一 微时间 。 (二 ;)传统教学新包装 参赛课 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课例达到 55 节,占总课例的 88.7%,本次微课程大赛整体反映 出一种传统教学课堂搬家的状况,或者是对一堂 课的部分截取,将微课程理解为小课程或不完全课 程,裹着 微课程 的新包装,但依然采用传统的 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当学习者看完这些视频课程 后并不能快速获得某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3、。这种 支离破碎的网络课程既不是网络精品课、共享课, 也不是我们期望的网络微课程,它只是一种网络课 程发展过程中的怪胎。 (二 )微课程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1. 教学目标分解不清晰 所谓教学目标分解不清晰,是指微课程设计中 没有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没有将目标分解并分散到 微课程的授课中,致使参赛课例呈现出多目标的情 况,企图通过一节微课程解决多个教学问题、实现 多个教学目标。其实,当目标过多时,学习者往往 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有目标都会落空,致使微课 程的教学流于形式。目标确定唯一、目标定位精确 是微课程的一大特点,便于学习者吸收和理解也是 微课程吸引学习者的优点之一,如果违背了这一特 点,微课程
14、将逐步汇人传统网络教学的大流,失去 其存在的价值。 2. 选题价值不高 如图 3所示的微课大赛评价指 标选题价值一项 中,优秀偏少,良好居多,因为部分参赛微课截取 于普通的一堂课中,所以选题并不突出。评审标准 中强调选题价值的目的是通过有价值的微课选题体 现微课程的短、频、快的教学特色,所谓微课程的 选题价值,可以理解为有关某一学科、某一课程中 的重点、难点或整门课程的核心关键问题的选题, 此类选题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解决问题越快速、讲解 问题越清晰,选题的价值也就越高。 参赛课例中仅有 1.6%的课程材料齐全, 46.8% 的课程材料只有一半,如图 3 所示,显示出高等院 校微课设计中对于课程资
15、源的积累不够,这与高等 院校授课中教学设计不足有直接关系。小小微课程 要做许多前期设计工作,课程材料是否充足可以间 接反映该门微课程的教学质量。 4. 学习者分析不足 课例中普遍存在对于学习者分析、设计不足的 问题,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微课,同时, 有仔细分析学习者的需求,这将直接影响微课具体 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统计分值可以得出,教学设计 优秀课例仅占 4.8%,而教学设计不足的课例占到 40.3%,反映出一些教师依然带着传统教学思想来 讲微课程,备课也以 教 为主,并没有转换到以 学 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上来,致使微课成为了 传统课堂的分解搬家。 5. 微课摄制技术不规范,微课程的摄像、制
16、作 存在问题 据统计参赛课例中有 23%的课例摄制存在问 题,如图 3 所示的技术规范中,优秀和中等偏少, 良好居多,集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为:视频不清 晰、视频画面拍摄不稳定、拍摄手法单一、单机位 拍摄、后期制作粗糙、字幕编辑缺乏艺术性等,很 大程度上影响了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 )评价指标容易误导教师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中的评 价指标为 6:作品规范 10 分 材料完整 (5 分 K 技术规 范 (5分 );教学安排 35分 选题价值 (5分 )+教学设计 与组织(15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5分 );教学效果 35分 目标达成 (10 分 )+教学特色 (15 分 )+
17、教师风采 (10 分 );网络评价 20 分。其中,教学设计与组织、教 学方法与手段又将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入到了备 教 的老路,加之所占分值较大,一些教师又会 按照以前准备公开课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无形中使 微课发展发生了偏差 s 教师风采 ( 10 分 ),虽然 重要但并不是微课程的重点,其实微课中甚至可以 不出现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核心。上述指标 会对教师的微课程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髙校 微课程发展的导航标,所以,务必仔细分析设置微 课程评价指标,以期促进微课教学的良性发展。 另外,此次参赛课例中本科院校 35 所 (文史类 22,理工 13),高职高专 27 所,按照学科大类统计
18、 (如图 4所示 ), 理学占 3.2%,工学占 17.7%,电子信 息大类占6.5%,制造大类占 4.8%,医药卫生类占 14.5%,文化教育大类占 38.7%。从上述数据可以 得出,目前高等院校的微课应用多集中在文化教育 3. 微课资源准备不充分 将生物学领域的趋同进化理论迁移至教育领 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该理论可以有效实现高等 院校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 习、自我发展的趋同学习环境,在以微课为核心的 翻转课堂中人为设计选择压,促使学习者在适应相 同学习环境的同时逐步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甚至是相似的学习习惯等一系列学习行为,逐 步趋同发展,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共
19、同发展,培 养 21 世纪技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促进教 学,使学习者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二 )构建微课趋同教学环境 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适合的问题支架来产 生 选择压 ,在同一选择压的作用下营造微课趋 同教学应用环境,如图 5 所示的 SMVP 环境模型,在 这个环境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得到同步发展,教 师提供多种分梯度的问题支架,制造 选择压 促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 均能上架,只是快慢不 同,但最终都能上升到同样的高度,看到同样美丽 的风景。需要强调的是教育中 选择压 的产生是 多样的,可以是问题支架,也可是任务目标,还可 以是思维框架,总之,为学生设计产生能
20、驱动、引 导学生思考并行动的一切支架均能称之为选择压。 微资源 (M)包括教案、课件、课后练习、教学反 思、及时点评等配套资源;微视频 (V)是针对某一教学 难点、重点设计制作的教学片;微资源、微视频均为 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内容;问题支架 (P)为学生课内思 考提供帮助 。 SMVP 环境模型为我们呈现了学生利用 微资源、微视频在各种问题支架的支撑下逐步发展的 学习过程,这种学习环境的优点是可以为每一位学习 者提供适合自己的趋同学习,即使水平相差甚远的学 习者之间也可以逐步上升到统一水平,只不过是快慢 不同而已。利用生物学原理,通过微课构建趋同教学 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差距难以缩小的问题。
21、精 心设计的微资源、微视频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有效 三、引入 趋同进化 理论构建微课趋同教学 应用环境 (一 )趋同进化理论 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 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 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 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此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 (Convergent Evolution)。 .:不同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 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表型上的相似性,也 指不同起源的蛋白质或核酸分子出现相似的结构和 功能 t71。 选择压(Selection Pressure)选择压 /物种 /性状 是指在两个相对性状之间 ,一 个性状被选择
22、而生存 下来的优势,或者说,在两个基因频率之间,一个 比另一个更能生存下来的优势。在自然界,当选择 压高的时候,在短时期中就可以形成新的品种 8。 大类中,理工类比例整体偏少,这从另一个侧面反 映出高校微课的研究并没有落地, g 卩:没有充分发 挥微课在理、工、制造类教学中的得天独厚的优 势,因为微课的特 点决定了它特别适合问题解决、 技能操作、观摩学习等小步子教学任务,特别适合 学生课外自学,课内实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 果缺少了理工类微课程教学研究,将是微课程与翻 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重大缺失。 目前,高等院校的微课改革实验开展得轰轰 烈烈,每个学校都鼓励教师设计微课程,但对质量 却
23、要求不严格,没有一套有效的微课开发方案和措 施,就如同站在哈哈镜前的小孩,镜子里高大魁 梧,实际却很弱小,例如:本次大赛甘肃省初赛推 荐获奖率最低为 %,最高为 50%, 些学校申报 3 6 门微课程,初赛推荐获奖率却均为 零,实践证 明哈哈镜前的改革要不得,教师只有多观摩、多学 习、勤思考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微课程教学研究, 切实发挥高校微课的作用。 支持,问题支架为学生课内反思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保证了翻转课堂的高效实施。 四、基于 SMVP 环境模型创设微课 趋同教 学 方法和策略 (一 ) 微课程 趋同教学 方法 在 SMVP 环境模型的支撑下,探索微课程 趋 同教学 方法,有利于提高翻
24、转课堂的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效果,使其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学 生共同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1. 先导式 趋同教学 先导式 趋同教学 方法,要求教师课前能 够提供设计好的问题支架,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微视 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课堂外基于问题支架的认 真准备,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 会,课堂成为学生知识消化、能力提升的主阵地, 课内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应用趋 同教学方法的翻转课堂实现了个性发展和协同发展 的完美结合,该方法适合于客观知识学习的微课程 趋同教学 设计。 2. 共建式 趋同教学 共建式 趋同教学 方法,要求教师除了课前 提供设计好问题支架以外,还需要在课内
25、设计学生参 与提问的环节,让学生部分参与问题支架的构建,老 师、学生共同建设 趋同教学 环境,学生在相同选 择压的影响下形成相似的认知结构,使进度不同的学 生实现趋 同的学习发展,共同进步,该方法适合于发 现、思考类知识的微课程 趋同教学 设计。 3. 混合式 趋同教学 混合式 趋同教学 方法,要求教师灵活设计 问题支架,具体教学中既可以提前提供也可以是课 堂共建,既可以是教师独立设计,也可以是师生协 作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适合的问题,以 问题支架产生选择压,促使学生在趋同发展中接受 知识、反思、理解知识,该方法灵活方便适合于各 种知识类型的微课程 趋同教学 设计。 (二 ) 微课趋同
26、设计策略促进高校翻转课堂 根据首届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甘肃省 参赛课例反映出的目前高等教育微课设计存在的误 区,探索有效微课趋同设计的策略,将极大地促 进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发展。翻转课堂 髙效实施的前提是丰富的微课资源、微视频、学生 自学和问题支架;翻转课堂的保障体系是趋同教学 环境;翻转课堂高效实施的策略是有效微课趋同设 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短小精确 微课程目标要短小精确,必须考虑每个学习者 都能达到,便于学生趋同发展。分解、制定目标要 充分考虑趋同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选择压的设计。 适当的选择压能够产生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目 标明确才能促使学生准确定位,快
27、速进入学习状 态,高效吸收知识。 2. 分解目标、有机组合、活化资源 要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类似斯金纳小步子 程序教学一般,每段微视频均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安 排,学习者不知不觉在一段段视频任务之后,自然 完成学习任务。其实就是将网络资源有机组合,学 习者直接接受微课设计者精心组织的内容,快速吸 收知识,防止学习者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能将许 多静态网络资源激活应用起来。 3. 微课与课程教学相联系促进 混合式学习 实践证明微课单兵作战,效果总是一般,只有 与高校具体专业相结合与课程教学相联系,辅以混 合式学习方法的应用,才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的真正作用,在混合式学习方法中加人教师设计的 各种学
28、习支架,构建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微课趋同环 境,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支架产生的选择压下趋同 发展,主动学习,快速吸收知识。 4. 应用微课知识包重构课堂教学设计机制 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若干个以知识点为核 心的知识包,学习时间以 10 分钟为宜,可将微课知 识包引人课堂,重构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实现 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在传统课堂教 学中可以加入翻转教与学的方式即一种新的课堂 教学手段,但不一定要在时空上翻转课堂,微 课 程也不一定要在课外看,短小精悍的能够及时解 决教学难点的微课程可随时通过网络随堂调看, 用以及时解决教学问题。这种加入微课知识包的 课堂教学设计将逐步取代冗长、学生缺乏整
29、体动 力的传统课堂教学。 5. 设计 (IRAT)即个人准备评估测验 9 通过该项测验可以考察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 知识,为有效的微课趋同设计提供依据,题目控制 在 3 6 道即可,主要考察学生的已有知识、发展水 平,评测分析结果可为教师设计支架提供依据。 6. 设计自我报告的任务 1 课堂上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自我报告环节,留出 展示和评价的时间,分阶段开展自我报告,给学生 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样课堂不仅是汇报者本人系统 梳理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驱 动,最终趋同发展的一个过程。 7. 制定趋同学习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微课趋同教学应用环境下的学习,教 师应该设计系统的评价计划,设计一套
30、评价量规, 统计诸如:跟踪统计在线学习课程数、在线讨论的 出勤统计、课程中评定等级和测试、课后对比已学 内容和相关学习目标,以及以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程 度来评估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完整的评价方法和评价 过程手段, 逐步形成趋同学习评价体系,为学生的 趋同发展提供评价和反思依据,进而保证高等院校 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8. 共享常态云服务,拓宽反馈渠道 所谓常态 云服务 ,是指对除协作平台等开 源软件以外的日常使用的 云服务 项目的总称, 例如,腾讯 QQ、 电子邮箱、博客、贴吧、移动服 务等等 11,这些 云服务 都是日常使用的项目, 很多常态 云服务 只是发挥了其最普通最基本 的功能,如 QQ 只
31、被许多同学和老师们用做聊天工 具,完全没有意识到提供 云服务 的其他强 大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常态云服务将 学生在使用微课和进行翻转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意见 和反响及时反馈,教师也可通过博客、微博等信息 技术手段来呈现教师反思,展开与同行间的经验交 流。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反馈渠道,使得以 微课为核心的翻转课堂能够及时获取各种意见和建 议,确保微课趋同设计的有效开展。 五、结束语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微课设计 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生物学 趋同进化 理 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构建微课趋同教学应用 环境模型即 SMVP 模型,最后基于 SMVP 模型探究有 效的微课趋同
32、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为促进高校翻 转课 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I 什么是微课程、微学习、微内容 DB/OL.http:/ shijian/microlec ture-microlearning-Microcontent.html ,2013-12-12. P青青河边草 .关于微课你必须知道的七件事情,来自 Educause译 DB/0L.http:/.en/s/blog_69717f0d01017o9c.html, 2013-12-12. 3 TheFlippedClassroomDefinedDB/OL.http:/blogs.kqed.org/ mindshif
33、t/2011/09/theflippedclassroomdefined/, 2013-12-12. 4 Lage, M. J.,Platt, G. J. & Treglia, M.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5 9 10 Chrysanthe Demetry.“Work in ProgressAn Innovation Merging4 Classroom Fl
34、ip5 and Team-Based LearningfR. Washington:40th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2010. 6 全 国 高 校 微 课 教 学 比 赛DB/OL.http:/ guize.html, 2013-12-12. 7 趋同进化 DB/OL.http:/baike.baidu.c m/view/520807.htm ,2013- 12-12. 8 选择压 DB/OL. http:/ 2013-12- 12. II 杨滨,王文霞 .论 云服务 在教育低碳化中的合理应用 J.现代教 育技术, 2010, (
35、6): 19-22. 作者简介: 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 育 ()。 杨滨: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 信息技术教育 ()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by Using Convergent Evolution Micro Courses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University Guo Shaoqing1, Yang Bin12 (1.Colleg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North West
36、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2. School Of Media,Lanzhou City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and micro courses lead to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refor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icro courses an
37、d flipped classroom and points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questions in micro courses design in university. Using the convergent evolution theory in biology, the paper builds the SMVP environmental model and establishes the micro courses convergent instructional environment. Some effective ways and strategies of micro courses convergent design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odel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reference in the build of micro courses instructional model. Keywords: Micro Courses; Convergent Evolution; SMVP Environmental Model; Flipped Classroom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