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生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情绪和个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同身体的生长发育一样,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基本规律,有一些共同的模式,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感知的发展v感知是学前儿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丰富的环境中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v视觉发展v听觉发展2.动作发展v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既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能促进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v动作发展规律自上而下由远及近先泛化后集中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v粗大动作发展v精细动作发展3
2、.语言的发展v学前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能力分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语言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v语言发展规律:先理解后表达,先发语音后应用词和句。v语言能力发展程序4.认知的发展v记忆和思维v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形象记忆效果好于语词记忆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加,两者都会得到提高;v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5.情绪情感的发展v情绪容易冲动,难以控制自己v情绪情感不稳定,外露v2岁以后社会性情感逐渐发展v长期的情绪压抑,会使学前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各种疾病。6.个性的发展v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已经初
3、步形成,初步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气质等方面已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初步形成了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征。v学前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将影响其今后个性的发展。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可能性因素、生物因素)遗传物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现实性因素)各种环境因素中,教育条件起着主导作用。3、社会因素(现实性因素)据研究,以下十个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缺乏父母之爱缺乏父母之爱 由于离婚或其它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欠缺母爱或由于离婚或其它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欠缺母爱
4、或父爱,或在托幼机构得不到关心和照顾。父爱,或在托幼机构得不到关心和照顾。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儿权至上儿权至上 独生子女被宠得飞上天,随心所欲,绝对自我中心。独生子女被宠得飞上天,随心所欲,绝对自我中心。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严重虐待。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严重虐待。过分苛求过分苛求 从大小便习惯训练到学习阅读等,对儿童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从大小便习惯训练到学习阅读等,对儿童提出
5、不现实的过高要求,比方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比方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不良诱惑不良诱惑 有意无意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习惯行为或心理。有意无意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习惯行为或心理。需求挫折需求挫折 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按,予以冷漠或排斥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按,予以冷漠或排斥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食。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食。角色紊乱角色紊乱 要求儿童扮演或担负与年龄、性别、能力不相称的角色,比方男扮要求儿童扮演或担负与年龄、性别、能力不相称的角色,比方男扮女装。女装。父母操纵父母操纵 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
6、,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好。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好。弄虚作假经常向儿童撒谎、不守诺言。对孩子的提问或回避、或说谎。弄虚作假经常向儿童撒谎、不守诺言。对孩子的提问或回避、或说谎。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一.心理卫生的概念v心理卫生等同于心理健康v1946年,第三次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v在我国,人们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高效而愉快的适应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7、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的状态。二.心理卫生的目标v总目标:心理卫生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疾病。v具体目标:1、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2、对于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要及早发现、早期治疗。3、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消弱或消除不利因素,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地将学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发育的
8、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特征。2、情绪健康稳定,反应适度。学前儿童的情绪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应该能够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消极的情绪,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儿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人缘儿”、会谦让、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分享玩具和快乐。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4、行为和谐统一。心理健康的儿童,思维有条理,注意时间延长,情绪表达合理。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和谐统一地,表现为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注意力集中并能控制自己的行动。5、性格特征良好。心理健
9、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6、没有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如遗尿、口吃、吮吸手指等。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出现的特点:v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焦虑、害怕、暴躁等倾向。v品行问题:说谎、偷窃、打架、攻击性行为等。v学业问题:学习困难、上课注意力异乎寻常的不集中、过度活动、不能控制以致影响他人。v顽固性不良习惯:如吮吸手指,咬指甲等。v睡眠问题:夜惊、梦游v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遗尿症,口吃,多动综合症v学前儿童神经症性障碍:儿童恐怖症、儿童焦虑症、儿童抑郁症等二、学前儿
10、童一般行为偏异的性质1、儿童的一般行为偏异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通常表现为情绪或行为方面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孤立的偏离常态,而不是一大堆的症状。2、这类问题和障碍,在儿童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可以看作是正常现象,只有当他们表现得过分突出,或者在不适宜出现得发展阶段出现时,才被认为是行为的偏异。3、这类问题和障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易变性和波动性,有的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有的经过矫治即可得到纠正;有的终身保留也不会引起其他方面的问题。4、有些儿童的行为偏异程度较为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属于持续性偏异行为。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一)儿童期恐惧 1、定义:是指儿童
11、对某些物体或者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害怕的事,仍然表现出惧怕。包括某些具体的人、事物或某些抽象的概念。2.症状若小儿恐怖表现达到了下列程度之一,可怀疑儿童恐怖症:所害怕的实际上并无危险,或者虽有危险,但他的恐惧程度超过了应有限度。对一种事物的特别恐惧感一直存在,不随年龄而消退,并由此引发退缩和逃避行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出现恐惧症状后虽经百般劝慰和解释,仍无法消除,并反复出现急于逃避的情绪。患儿通常有自知力和自制力。只有当对特定的对象产生恐怖后,才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逃避反应。3、特点:年龄越小,越容易对具体事物产生恐惧;年龄
12、稍大的儿童,会开始对想象的对象、虚构的情景以及抽象的概念产生恐惧;儿童期的恐惧十分普遍,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恐惧情绪在学前期表现较多,在其它发展阶段也存在;恐惧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要进行专门治疗。4、原因分析(1)罹患恐怖症的孩子多数敏感、胆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2)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主要是学习的结果。碰到意外的惊吓,如狗咬、猫抓、目睹车祸、被人耻笑或被人欺负等情况。(3)是以共鸣性的方式学习而得到的。(4)受恐吓的结果。大人为了镇住孩子而使用恐吓的方法;小孩年幼无知,分不清真假虚实,而相信大人编出的话。5、预防和治疗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模拟示范和系统脱敏,可以比较有效的消除和减
13、轻某些恐惧反应。关键在教育,鼓励儿童去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和道理。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孩子进行恐吓,不让幼儿看恐怖电影片。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坚强意志。(二)暴怒发作1.定义学前儿童个人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时,出现的大声哭闹、摔物、自残(如撞头、拽头发)等发泄怒火的过激行为。2.原因与气质类型有关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成人的让步行为对儿童有强化作用。3.处理方式冷处理,讲道理(三)攻击性行为1.定义一般将能引起别人的对立或争斗的行为成为攻击性行为。2.表现特点:(1)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较为常见。(2)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有着更多的攻击性。(3)儿
14、童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一般是同伴,家长,教师。3、原因(1)精神分析学派:攻击性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攻击他人的本能造成的。(2)社会学习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而得到的,或因为这类行为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3)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对男孩勇猛顽强的性别期待等原因。(4)有先天生理原因,气质类型。4、预防及治疗(1)首先要认识到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重要性。(2)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3)坚持正面引导、商量、说理,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思想。(4)不可采取体罚的办法。(5)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提供谦让、互助、合作的榜样,对合作式行为进行奖励,有利
15、于减少攻击性行为。(6)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采取暂时的隔离法,能有效消除攻击性行为。(四)拒绝上幼儿园1.表现大多数幼儿初上幼儿园时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就是情绪不佳,但随着在园时间的延长,能很快地度过适应期。少数幼儿不仅情绪波动时间较长,还常常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2.原因成人对儿童的过分娇惯和保护而形成的过于强烈的亲子关系儿童缺乏与外界的交往3.预防:(1)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使其逐步熟悉新环境,激发学前儿童入园的愿望。(2)家长对孩子要掌握爱与严的分寸,既不迁就,也不严厉,不威胁孩子。(3)教师要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儿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4
16、)家长要多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多参加一些适宜的社交活动,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5)家园配合,减轻他们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的心理,想办法使他适应集体生活。(四)拒绝上幼儿园1、表现:(1)开始与父母分离,情绪波动很大,时间可能很长,以致于不愿或害怕。(2)1/4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害怕或拒绝上幼儿园。2、原因:(1)成人的娇惯和溺爱,形成了强烈的亲子依恋关系。(2)教师言行过于严厉。(3)用幼儿园威吓孩子。(五)儿童遗尿症1、定义儿童在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在5岁后仍经常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主排尿,称为遗尿症。2、鉴定依据:(1)年龄在5岁或5岁以上(或者智力年龄在4岁以上)。(2)5
17、岁儿童每月有两次遗尿,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一次遗尿。(3)排除有明确原因引起的遗尿,及能够自己控制的遗尿。(五)儿童遗尿症3、临床分类:(1)原发性遗尿:从小到大一直遗尿,从没有建立过排尿机制的排尿。继发性遗尿:患儿有一段时期(至少半年)的好转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遗尿。(2)器质性遗尿: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10是由肾炎或膀胱炎引起的。功能性遗尿:90是由于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的。4、特点:白天与晚上的区别。(五)儿童遗尿症5、原因:(1)与家族的遗传有密切关系。(2)疾病的因素。泌尿系统感染或先天泌尿道畸形,肠寄生虫、儿童糖尿病(3)功能性遗尿症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致。
18、诱因多为精神方面的障碍,受到重大精神刺激,精神压抑,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等。睡前过分焦虑、过度兴奋、睡觉换了新环境、看了太刺激的电视等。(4)训练的问题:训练过早、训练不当或不训练。(5)过度疲劳,睡眠过深,大脑皮层反应迟钝。6、预防治疗(1)唤醒排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12岁为宜。(2)晚上适当控制儿童的流质的摄入量。晚饭宜清淡,少吃稀的。饭后不再喝水。(3)不让孩子过度疲劳和兴奋。(4)及时治疗各种疾病,减少诱因。(5)绝不可耻笑、责骂有遗尿症的儿童。(6)消除可致幼儿精神不安的因素,包括心理压力。(二)夜惊或梦游症1、表现:(1)熟睡中突然起床,在床上或床下走动、做机械动作等。游荡时
19、,表情茫然,步态不稳,动作刻板,有时喃喃自语,有的能避开障碍,有的能撞墙摔倒,有的还能穿上衣服出走,但是意识并不清醒。(2)发作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一般10分钟左右,然后上床继续入睡,醒后有片刻记忆或完全遗忘。2、原因:(1)精神因素:睡前受到惊吓,听了紧张刺激的故事,不良情绪得不到缓解;或过度兴奋。(2)睡眠环境改变导致的不适应。(3)家族遗传。(4)患某些传染病或脑外伤后,大脑皮质内抑制功能减退。3、预防与治疗:v大脑皮层抑制功能增强,梦游症可自行消失;v消除心理因素,如避免白天游戏过度兴奋,睡前不看兴奋或恐怖的电视电影;v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v避免渲染孩子发作时的表现,
20、或取笑他。(七)口吃1、定义:又称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律性障碍。口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有缺陷,而是与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2、表现:语言节律受阻,无法控制地重复某些字音或词句,发音延长或停顿。常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口吃儿童多数性格内向、不开朗、自卑、羞怯、退缩,情绪急躁、冲动。对于口吃的恐惧心理和高度注意,越怕口吃越口吃。3类型:v连发性:如:我我想吃吃吃巧克力。v难发性:如:阿阿阿姨好。v中阻性:如:我想吃吃葡萄。4、原因分析发育性口齿不流利。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长期的或突然的精神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模仿造成的口吃。患某些疾病(如百日咳、
21、猩红热、流感、麻疹)后,出现大脑功能暂时性衰弱,也可能造成口吃。5、预防及治疗利用各种途径增加、丰富儿童的词汇以及语言表达的方法。从各方面解除造成幼儿口吃的一些“刺激”因素,缓解其心理压力。A不应对口吃儿童流露出你的同情,应使他心理放松。B不强迫幼儿当众说话。C不要对他说话的方式感兴趣,要对他的说话内容感兴趣。D家长平时以轻松、缓和的态度和简洁明了的语言与孩子说话。及时治疗各种原发病,注意发病期及病后恢复期的营养,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对由模仿造成的口吃,教师不可表现出“欣赏”和“赞许”,要耐心引导,尤其应积极鼓励幼儿正常、正确的言语表达,来及时纠正口吃。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要有耐心,循序渐多让儿
22、童练习朗诵、唱歌。(八)缄默症1、定义:儿童在无任何言语障碍情况下的缄默不语。2、表现:(1)在同伴和他人面前不说话,仅与家人有不多的言语来往。(2)多见于胆小,怕羞,体弱的孩子。3、原因:(1)心理因素:由于受惊、生气、恐惧等刺激下的保护性反应;(2)疾病因素:是伤寒病、舞蹈病,精神分裂症等的伴随症状。4、预防与治疗:(1)找出原因,消除精神紧张,给予孩子自信心;(2)改变环境,转移孩子对自己言语的注意力,鼓励他们说话,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九)儿童多动症1、定义: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或“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
23、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2、儿童多动症的类型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症”,共分为4型.(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2型)伴有发育迟延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育迟延,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育迟延.(3型)伴有行为障碍的多动症,伴有明显的行为障碍,但无发育迟延.(4型)其他.3、基本特征:v活动过分而杂乱,动个不停,不得安宁,无目标;v行为易变和反复无常;v情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不顾后果;v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持久性。v与别人相处困难,
24、干扰别人的游戏和工作,专横和恃强凌弱。v忍受挫折和耐力低,不能按父母的指导行事。4、儿童多动症的病因(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神经髓鞘发育落后。(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3)遗传因素.(4)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5)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6)周围环境因素:如城市环境污染、铅中毒。5、预防及治疗基本原则:正性和负性强化作用(一般奖惩)对多动症都不明显,因此对待多动症儿童要有极大的耐心。坚持教育和心理治疗,对有多动症的学前儿童不要使用药物(如利比
25、灵),学龄期儿童可以使用但要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母亲在孕期、产时要尽量避免服用药物,防止幼儿因为发生意外而造成脑损伤;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十)吮吸手指(咬指甲癖)1、概述v吮吸手指,大多见于未满周岁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幼儿若保留这种幼稚的行为且成习惯,就应该纠正。v幼儿经常地、控制不住地将长出的手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2、表现特点:(1)不能加入集体游戏,感到寂寞无聊时;(2)被训斥,处罚或被拒绝时;(3)感到焦虑、恐惧、疲劳、厌倦时;(4)午睡,夜寝,看电视时;(5)感到饥饿,或者看到别人吃东西时。3、危害:(1)影响口腔,手指的发育(2)病从口
26、入,手指和口腔容易感染,容易引起肠寄生虫病、肠炎等消化道疾病。(3)被人嘲笑,被家长批评,引起的心理问题。4.原因v吮吸手指:(1)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处于口唇期的婴儿,口腔一带是获得快感的中心。(2)婴儿期喂养不当,经常饥饿,没按时提供足够的食物。(3)生活环境单调,缺乏环境刺激,缺乏社会交往,缺乏关心爱抚。(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儿童苦闷、嫉妒等心理。v咬指甲癖:可能是因为幼儿精神紧张不安,如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受到严厉责备等,以咬指甲自我安慰。5、预防与纠正(1)提供足够的食物,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2)不能用涂辣或苦物的方法,只能增强心理紧张,会导致儿童
27、寻找吮吸的替代物。(3)丰富环境刺激,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多到户外活动,与小伙伴一起游戏,使幼儿情绪轻松愉快。(4)给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抚,消除可致幼儿心理紧张的因素。十二.习惯性阴部摩擦1.表现v幼儿将两腿交叉上下移擦,或骑坐在某些物体上来回活动身体,摩擦外生殖器,引起面部发红、眼神凝视等表情不自然的现象。v最早发生于1岁左右,男孩多于女孩,多数发生在入睡前或刚醒来时,也有不分场合或避开成人暗自进行。2.原因局部的疾病引起外阴瘙痒,如皮肤的轻微损伤、湿疹、蛲虫病或者由于衣裤过紧引起的局部瘙痒;偶尔的刺激引起快感;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或无所事事3.解决方式诱导,转移注意力,避免用恐吓
28、、打骂等方式对幼儿施加压力;睡前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避免让幼儿过早卧床,或醒后不起床;不让孩子穿得过多过热,穿较长较宽的衣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摸外生殖器,经常清洗,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发现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要及时医治。十三.孤独症(自闭症)1.概述v孤孤独独症症,又又称称自自闭闭症症(泛泛称称孤孤独独症症谱谱系系障障碍碍,ASD),它它是是指指在在社社会会性性互互动动和和人人际际交交流流方方面面存存在在欠欠缺缺,并并在在行行为为与与兴兴趣趣上上有有着着固固执执与与反反复复性性的的症症候候群群。它它是是一一种种广广泛泛的的发发育育发发展展障障碍碍,主主要要涉涉及及语语言言发发展展、人人际际
29、沟沟通通、刻刻板板行行为为、面面部部表表情情障障碍碍、智智力力落落后后等等方方面面。它它是是目目前前世世界界上上患患病病人人数数增增长长最快的疾病之一,儿童首当其冲。最快的疾病之一,儿童首当其冲。2.行为特征(1)社交发展方面:v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v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v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v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2)语言沟通方面:v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v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v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3)行为方面:v在日常生活中,
30、坚持某些奇异、刻板的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v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4)感知模式:v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v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v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5)发展方面:v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v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v(5)情绪及行为方面:v由于
31、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v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四)生活习惯:v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v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五)强项和兴趣:v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v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六)社交方面:v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也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v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
32、,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3.原因v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有很多理论假说。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但有研究人员发现七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v儿童自闭症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4.矫治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最为有效的方式是训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许多教育界人士针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有效果,但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办法。v康复训练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以最终进入社会为主要目标;v给自闭症儿童
33、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上普通的幼儿园,但需要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康复计划;v要有信心,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孤独症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的加强,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v及早矫治训练,效果较好v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v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v了孤独症。v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v二、出生后2 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v三、5 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v四、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v五、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v六、9 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v七、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v八、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v九、16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v十、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v十一、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v十二、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v十三、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阅读延伸谢谢观赏!2020/11/56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