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货币金融学课件第九章.ppt
《人大货币金融学课件第九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货币金融学课件第九章.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第9 9章章2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在在这这一一章章中中,我我们们将将学学习习有有关关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如如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的的概概念念与与起起源源、职职能能作作用用、组组织织结结构构以以及及未未来来的的发发展展趋趋势势;学学习习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的的基基本本业业务务,如如资资产产负负债债业业务务、中中间间及及表表外外业业务务;还还要要学学习习有有关关商商业业银银行行的的一一些些基本管理方法,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基本管理方法,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职能作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
2、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商业银行开展的基本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容及方法。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 3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什么是商业银行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 49.1 9.1 什么是商业银行什么是商业银行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主体,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商业银行是从早期的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要理解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有必要了解早期货币经营业及其
3、业务特点。一、商业银行的起源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古代的货币经营业古代的货币经营业现代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前身是现代商业银行前身是古代的货币经营业古代的货币经营业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6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早期的货币经营业早期的货币经营业1.业务范围: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收取服务费等与货币流通技术性处理有关的服务工作。7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
4、.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业务特点:保有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相反。早期的货币经营业早期的货币经营业8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原始银行演进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个转折点全额准备金制度演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扩大;保管凭条演化为银行券,使现代货币得以产生;保管业务演化为存款业务,并使支票制度、结算制度得以建立,使商业银行具有了创造货币、创造信用的功能。现代银行业产生
5、的两条途径现代银行业产生的两条途径组建新的股份制银行旧有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0二、商业银行的概念二、商业银行的概念传统的概念: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现代发展的概念: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
6、产生与发展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是存款货币的主要提供者是存款货币的主要提供者商商 业业 银银 行行基本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基本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l商业银行的性质的认识:它是以经营存、放款和商业银行的性质的认识:它是以经营存、放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信汇兑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是一种特殊企业。用机构,是一种特殊企业。l首
7、先是企业:再生产一个环节,以盈利为目的。首先是企业:再生产一个环节,以盈利为目的。l其次是特殊企业:对象、方式、领域不同其次是特殊企业:对象、方式、领域不同13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 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
8、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4中国通商银行是中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是的银行,是1896年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于请开办,于1897年年4月月26日正式开业的。日正式开业的。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59.1.2
9、9.1.2 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功能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功能 1.信用中介功能 2.支付功能 3.信用创造功能 4.政策功能 5.服务性功能1 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按资本所有权划分: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银行 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2.2.按组织制度划分:按组织制度划分: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代理银行制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3 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制度一、组织制度一、组织制度 1.1.按业务对象分:按业务对象分:批发性银行、零售性银行、批发零售兼营性银行
10、 2.2.按地域范围划分:按地域范围划分: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国际性银行 3.3.按业务经营范围分按业务经营范围分:职能分离型银行、全能型银行9.1.3 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制度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商业银行的类型二、商业银行的类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实行的是银行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制度。美国的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已经于1999年11月4日转变为实行全能银行制,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分业经营体制。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发展趋势。9.1.3 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制度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
11、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三、商业银行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各种委员会各种委员会总总 经经 理理总总 稽稽 核核信信贷贷部部存存款款部部投投资资部部信信托托部部国国际际部部各级分支行各级分支行会会计计部部计计统统部部人人事事部部培培训训部部发发展展部部董事会董事会监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股东大会9.1.3 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制度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银行业务综合化2.银行经营电子化3.银行发展国际化4.银行竞争白热化5.银行风险扩大化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49.1.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
12、业商业银行银行21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 9.2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商业银行经营理念1.安全性安全性 2.流动性流动性3.盈利性盈利性“三性原则三性原则”9.2.1 9.2.1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l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尽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量避免风险的发生,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l流动性:指商业银行的资产在无损的状态流动性:指商业银行的资产在无损的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下迅速变现的能力;l盈利性:指商业银行最终的追求目标。盈利性:指商业银行最终的追求目标。l三者之间首先是统一的
13、,安全性是前提和基础、三者之间首先是统一的,安全性是前提和基础、流动性是条件和手段、盈利性是目的,它们的协流动性是条件和手段、盈利性是目的,它们的协调一致,保证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而有序的调一致,保证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而有序的进行;进行;l它们之间又是矛盾的,安全性、流动性的提高会它们之间又是矛盾的,安全性、流动性的提高会削弱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要降低资金的安全削弱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要降低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性和流动性。l银行家必须左右权衡,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银行家必须左右权衡,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使其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l为什么说银行的经管理是一门
14、艺术?为什么说银行的经管理是一门艺术?资本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利润风险资本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25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资本金是银行的股东投入的货币或者保留在银行的收益。是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建立并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职能保护职能:商业银行安全经营维护信誉的最后屏障。营业职能:保障商业银行正常开业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管理职能:通过对最低限额和构成的规定,控制商业银行的扩张能力和提高抗风险能力。26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金必
15、须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并且应该达到风险资产的8%,其中核心资本应达到其50%。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积累和未分配利润等四个方面构成。是资本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附属资本: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备、重估资本、各种准备金、债务股本和次级长期债券等五个部分组成。9.2.2 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三、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商业银商业银行资本行资本金管理金管理集中原则保全原则增值原则流动原则充足原则配比原则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
16、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四、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联合协议监管。该协议也泛指国际清算银行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主要有下面三个协议: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1997年9月的巴塞尔协议2004年4月的巴塞尔协议为何巴塞尔(Basel)冠名资本协议?l位于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是一所中央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用来讨论政策、协调步骤的主要场所。l1930 年国际清算银行建立于巴塞尔,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战争赔款事项,诸如收集、管理和分发战争赔款,将钱款从一个国家账户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账户。l国际清算银行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银行监管部门,但它至少已是银行
17、监管国际政策的制定者。在银行业走向国际化、大同化和一体化的历史舞台上,巴塞尔将会展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8年旧资本协议主要内容l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1988年资本协议),并要求十国集团国家于1992前实施。旧资本协议主要有四部分内容:l一是确定了资本的构成,即商业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和留存权益,附属资本包括一定比例的普通准备、可转债、长期次债券、资产重估准备。l二是根据资产的风险大小,粗线条地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又称风险权重。其中,对经合组织国家政府和商业银行
18、的债权规定了优惠的风险权重。l三是通过设定一些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l最后,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总额总额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 监管资本:核心资本 与 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资产价值与信用风险权重的乘积之和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风险加权资产(8)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总额/风险加权资产(4)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8%9.2.3 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
19、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资产管理理论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这种理论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即银行的负债决定了银行的资产运用。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都是通过合理安排资产的配置获得的。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理论成因分析:(一)负债管理理论成因分析:第一,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第二,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的上升,迫切需要银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金。第三,银行管理制度的限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存款利息在吸引资金方面的吸引力越
20、来越小,竞争力下降。第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家的冒险精神,刺激了负债经营的发展。二、负债管理理论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的储备资产的方式。一旦商业银行需要周转资金,完全可以向外举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负债作为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经营重点。第二、主动负债是该理论的重要方法。第三、负债经营是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均衡的工具。(二)(二)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1、为银行加强经营管理、保证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较好的解决了
21、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2、为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3、由于主动负债增强了银行的资金实力,因而也就增强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显著。二、负债管理理论(三)负债管理理论意义(三)负债管理理论意义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四)负债管理理论局限性(四)负债管理理论局限性1.与“三性”均衡的要求发生矛盾。2.负债经营可能引起债务危机,导致经济的全面波动,特别是可能引发、助长通货膨胀。3.如果商业银行的外部债务过多,而资产又不能及时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资产的
22、流动性,只好滥用自己信用创造的功能,更多的派生存款,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微观与宏观的危机凸现。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负债成本大增,银行盈利减少;同时利率管制放松,主动负债的必要性降低了。在这种环境下,单纯通过资产或负债管理都无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了一种还不成熟尚未有形成体系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向表外业务拓展业务空间。第第9 9章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2、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大 货币 金融学 课件 第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