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修改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修改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修改2).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12海经小组成员:沈洁 胡阳 王沁妤 佳妮 蓝天 赵婉秋01人力资本法案例及评价02人力资本法的案例03同时使用两种方法的案例及方法评价Contents目目录录疾病成本法案例及评价人力资本法(简介、具体案例及评价)01什么是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亦称工资损失法是指用收入的损失去估价由于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根据边际劳动生产力理论,人失去寿命或工作时间的价值等于这段时间中个人劳动的价值。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是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情况下,每个人的未来收入津贴现折算成的现值。1.1 定义定义 本文将采用改进的人力资本法
2、,即使用流行病学关于疾病负担的计量方法YPLL 潜在寿命损失年法来评价 PM10对北京市居民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YPLL 是流行病学中用来衡量疾病负担的一个指标,即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 1982 年首次用它来衡量人群疾病负担和分病因疾病负担。YPLL 是指死亡的实际年龄与期望寿命之差:YPLL=EY-DY(1)式中:EY 为期望寿命;DY 为死亡的实际年龄。某人群的YPLL 是每例死亡的 YPLL 之和,某死因在某人群的 YPLL 总和除以该死因的死亡数,得该死因平均每例死亡的 YPLL。YPLL 单位为人年,是指把某人
3、群不同年龄的死亡人数转变为统一的损失人年。用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来表示一个人年的价值,这样就可以避免计算死亡人的价值,而只计算每个人年的价值。改进的人改进的人力资本法力资本法 1.2 案例案例 使用北京市 20002008 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变化数据描述北京市大气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并应用改进的人力资本法,即使用流行病学关于疾病负担的计量方法YPLL 潜在寿命损失年法来评价(PM10)对北京市居民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案例案例简介简介 1.2 案例案例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大气中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 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它能
4、附着在人的呼吸道内壁上,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出现咽喉刺激、咳嗽、胸闷等症状。情况严重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由表 2 可以看到,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 2000-2002 年 超 标 率 分 别 8.0%,10.0%,10.7%,2003-2005 年 及 2007-2008 年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但是 2006 年的超标率为 7.3%。1.2 案例案例step 1step 2step 32008 年北京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北京市居民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具体计算需要以下 3 个步骤:建立污染计量健康反应之间的关系:H=f1(
5、D)建立健康反应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V=f2(H)得出污染控制的经济价值:V=f3(D)1.2 案例案例北京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北京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的量)污染的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由于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极端复杂性,大气 PM10污染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很少深入到定量阶段。PM10的剂量反应关系如下表 3 所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大气质量推荐值,对健康不致产生不良影响的浓度为TSP120ug/m3,SO250ug/m3。依我国现有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大气污染物每增高 100ug/m3各种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数如下表 4 所示。其中 PM10通过转换系数计算而得。1.2 案例案例
6、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V1)(1)可减少的分病 因的死亡人数(M)的计算M(分病因)=总死亡率*人口*死因构成比*归因系数 其中,总死亡率为 2008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率 4.75,人口为 2008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 1695.0 万人,死因构成比参照2007 年相关统计数据脑血管疾病为 23.73%,呼吸系统疾病为0.67%。2008 年的 PM10的值为 0.122mg/m3与容许浓度 0.15mg/m3相比并未超标,而是减少了 0.028mg/m3,因此,归因系数应该是取 0.028mg/m3与没增加 100ug/m3时的
7、弹性的乘积的绝对值,带入相关数据可得:M(脑血管疾病)=0.00475*16950000*0.2373*0.044*0.28=235M(呼吸系统疾病)=0.00475*16950000*0.1067*(0.06050.088)*0.28=146212 1.2 案例案例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V1)(2)分病因生命年挽救的 YPLL 的计算:挽救的YPLL(分病因)=M(分病因)*每例死亡平均YPLL(分病因)1.2 案例案例其中,每例死亡平均 YPLL 值可根据下表 5 得到,该值是我国流行病学者利用 1990-1994 年全国疾病监
8、测系统 5 年的监测资料,计算出的几种主要疾病死因的 YPLL 值,并跟据该值计算出了分死因每例死亡平均 YPLL 值。带入相关数据可得:YPLL(脑血管疾病)=235*4.93=1158.6YPLL(呼吸系统疾病)=(146212)*2.75=401.5583.0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V1)(3)可避免因早逝造成的经济损失(V1)的计算:V1=挽救的 YPLL*年工资 其中,年工资的为 2008 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6328 元,带入计算得:V1=8787.79810.1 万元。1.2 案例案例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健康
9、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V2)(4)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 V2的计算公式为:V2(分病因)=减少的发病人数*每病人误工天数*(日均工资+日均医药费)根据2008 年国家卫生部统计年鉴统计资料中分疾病患)率统计可知 2008 年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 9.7,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 14.7。由死因构成比和总死亡率的乘积可得出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 1.1,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 0.5。因此,脑血管疾病减少的发病人数约是死亡人数(M)的8.8倍,即2068人;呼吸系统疾病减少的发病人数约是死亡人数(M)的29.4倍,即人。查2008 年 30 种疾
10、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表可知脑出血及脑梗塞疾病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 13.9 天和 12.6 天,因此我们用 13 天作为脑血管疾病平均住院日的估算来估计每病人误工天数,呼吸系统疾病以 12 天来估计,显然是为保守估计。日均医药费用北京2008 年北京地区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 13730.4 元来估计,具体计算如下:V2(脑血管)=2068*13*(56328/365+13760.4/13)=28871.5 万元V2(呼吸系统)=(42926232)*12*(56328/356+13760.4/12)=6700.79729.4 万V2=35572.238600.9 万元(3.63.9 亿元)1.2
11、案例案例结论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可避免因早逝造成的经济损失 V1与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 V2相加得到 2008 年由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减少所减少的经济损失。即:V=V1+V2=(8787.79810.1)+(35572.238600.9)=44359.948411.0 万元约合 4.44.8 亿元。1.2 案例案例评价评价 当使用 YPLL 方法时,人力资本法在我国有很大的适用性。人力资本法适用工资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度量,反映了社会的支付意愿,原理简单、操作容易,评估结果变化幅度不大。YPLL 法相对于人力资本法的传统应用途径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把某人群不同年龄的死亡人数转变
12、为统一的死亡人年,不需要计算一个人的价值,而用人年作为价值计算单位。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力资本法在伦理道德面的缺陷,它还计入了未成年人(时期)、退休人员等没有工资收入者的价值,并令其价值等于相应工资收入者的价值。YPLL 的数据可通过中国卫生部防疫司建立的全国疾病监测网发布的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的数据计算而得,为使用这种途径评估健康效益提供了可能性。1.2 案例案例疾病成本法(简介、案例及评价)02疾疾病病成成本本法法是一种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于计算所有由疾病引起的成本,例如生病缺勤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住院费和药费等)。计算
13、的基础是损害函数,该函数把人们接触到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联系起来,体现它们之间的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污染物的量;(2)确定污染下发病的增加量;(3)使用治疗成本、工资损失和生命损失去估计患病和提早死亡的成本。疾病成本法 2.1 定义定义计算公式:2.2 案例案例运用疾病成本法评价环境影响导致疾病损失,包括疾病所消耗的时间与资源,可采用的计算公式为:I=(Li+Mi)其中:I 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L i 第i类人由于生病不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Mi 第i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费、检查费等)。如 果实际的医疗费用(比如药品和医
14、生的工资)存在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则需要通过影子价格等方法进行调整。使用 条件:2.2 案例案例使用疾病成本法的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1)可以确定疾病的发生与项目实施导致的环境质量变化之间具有明确而直接的因果关系;(2)疾病是非致命性的,不属于慢性病;(3)收人和医疗费用可以进行准确估算。例如,对于失业人或贫苦农民等,由于其收入很低,如果单纯计算生病导致的收入损失,计算结果就会很低(即其机会成本很低甚至为零),显然不很合适 这就要为他们的收入确定“影子价格”,比如可按照同年龄相同学历水平的就业人口的年平均收入来计算。对于失业人员,可以用与之条件类似的再就业人口的年平均收入水平作为其影子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人力资本 疾病 成本 案例 研究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