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冲刺总复习:6.2《动能定理与其应用》精品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高考一轮冲刺总复习:6.2《动能定理与其应用》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一轮冲刺总复习:6.2《动能定理与其应用》精品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高考一轮冲刺总复习:6.2动能定理与其应用精品课件一、动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Ek=mv2。3.矢标性:动能是,只有正值。4.动能是状态量,而动能的变化量是过程量。自测自测1关于某物体动能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变化,速度一定变化B.物体的速度变化,动能一定变化C.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动能可能为负值教材研读教材研读标量标量答案A动能是标量,且一定为正值,选项D错误;由公式Ek=mv2知,物体的动能变化,速度一定变化,因速度是矢量,则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动能可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正确,B、C错误。
2、二、动能定理二、动能定理1.内容: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2.表达式:W=。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即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的量度。4.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注意动能具有相对性,其数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合外力合外力动能的变化量动能的变化量Ek2-Ek1动能变化量动能变化量动能变化动能变化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变力做功变力做功分阶段作用分阶段作用自测自测2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3、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答案A合外力为零,由W=Flcos知,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力做功为零时,合外力却不一定为零,故A选项对,B选项错。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不一定做功,物体的速率不一定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同样,物体的动能不变,它所受的合外力也不一定为零,C、D选项均错。自测自测3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A.从第1s末到第3s
4、末合力做功为4W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力做功为-2W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力做功为WD.从第3s末到第4s末合力做功为0.75W答案C由题图知,第1s末速度、第3s末速度、第7s末速度大小关系v1=v3=v7,由题知W=m-0,则由动能定理知第1s末到第3s末合力做功W2=m-m=0,选项A错误;第3s末到第5s末合力做功W3=0-m=-W,选项B错误;第5s末到第7s末合力做功W4=m-0=W,选项C正确;第3s末到第4s末合力做功W5=m-m,因v4=v3,所以W5=-0.75W,选项D错误。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理解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理解对动能定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W总是所有
5、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总=W1+W2+。或先将物体的外力进行合成,求出合外力F合后,再利用W总=F合xcos进行计算。(2)因为动能定理中功和能均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3)不论物体做什么形式的运动、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的。(4)动能定理是计算物体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考点突破考点突破(5)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在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它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
6、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6)动能定理公式两边的每一项都是标量,因此动能定理公式是一个标量方程。(7)若Ek2Ek1,即W总0,合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若Ek2Ek1,即W总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答案C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N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2R-W=mv2质点在最低点:FN-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4mg联立得W=mgR,质点由N点到Q点的过程中在等高位置处的速度总小于由P点到N点下滑时的速度,故由N点到Q点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WW,故质点到达Q点后,会继续上
7、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W合=Ek2-E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1-1(2015海南单科,4,3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mgRB.mgRC.mgRD.mgR答案C当质点由P点滑到Q点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
8、,则质点所受支持力FN=2mg,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解得=gR。对质点自P点滑到Q点应用动能定理有:mgR-Wf=m-0,得:Wf=mgR,因此,A、B、D错,C正确。考点二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问题考点二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这些正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所在。典例典例2(2015山东理综,23,18分)如图甲所示,物块与质量为m的小球
9、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两等高定滑轮连接。物块置于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表面水平的压力传感装置上,小球与右侧滑轮的距离为l。开始时物块和小球均静止,将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记为初始值。现给小球施加一始终垂直于l段细绳的力,将小球缓慢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如图乙所示,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1.25倍;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0.6倍。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求:图甲图乙(1)物块的质量;(2)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答案(1)3m(2)0.1mgl解析(1)设开始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1,传感装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能定理与其应用 2017 年高 一轮 冲刺 复习 6.2 动能 定理 与其 应用 精品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