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古代汉语疑问句-疑问词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古代汉语疑问句-疑问词解析.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四四單元單元第四節 古代漢語疑問句,疑問詞一.概述 古代漢語一般須有疑問詞的幫助方能發出疑問。有時候用疑問代詞,有時候用疑問語氣詞,有時候是二者都用。例如:1.左傳隱西元年:其誰曰不然?2.論語季氏:是誰之過與?3.論語季氏:則將焉用彼相矣?4.論語微子:孰為夫子?5.論語微子:子見夫子乎?A.上古漢語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賓語必須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1.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2.孟子告子上: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3.論語公冶長:於予與何誅?4.論語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5.論語子路: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6.戰國策趙策:梁客辛垣衍安在?有時候,動詞前面有助動詞,疑問
2、代詞賓語就放在助動詞前面,例如:1.左傳成公三年:臣實不才,又誰敢怨?2.左傳成公三年: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又誰敢德?B.疑問代詞用作介詞的賓語時,也必須放在介詞的前面。例如:1.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2.戰國策趙策: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3.孟子梁惠王上:何由知吾可也?4.論語為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5.左傳成公三年:子歸,何以報我?6.戰國策齊策: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則比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則更為嚴格,基本上沒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說成“如何”,這兩種説法都出現在上古漢語裏,它們已經是一個凝固形式,意思
3、是“怎麼樣”、“怎樣”或“怎麼辦”。例如:1.左傳僖公四年:與不穀同好,如何?2.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傷未及死,如何勿重?3.論語子路:鄉人皆好之,何如?4.戰國策楚策: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5.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6.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C.“若何”、“何若”、“奈何”(含義與“何如”、“如何”相同),但沒有說成“何奈”的。例如:1.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2.老子:美之與惡,相去何若?3.戰國策趙策:事將奈何矣?4.戰國策趙策:秦稱帝之害將奈何?5.戰國策趙策:先生助之奈何?6.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曰:“市義奈何?
4、”D.“如何”、“若何”、“奈何”,當中插入代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意思是“把(對)怎麼樣(怎麼辦)”。例如:1.論語顏淵:年饑,用不足,如之何?2.谷梁傳僖公二年:如受吾幣而不假吾道,則如之何?3.列子湯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4.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5.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葢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6.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陳文子見崔武子曰:“將如君何?”7.論語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E.“如之何”、“若之何”古漢語凝固形式,有時候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反問,譯成“怎麼”;有時候用在詢問句的末尾,譯成“怎麼樣
5、”。例如:1.論語子張: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2.左傳成公二年: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3.詩經齊風南山: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二.疑問詞分述 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疑問代詞,第二類是疑問語氣詞。(一)疑問代詞A.誰,孰,何1.“誰”同現代漢語的“誰”,是指人的疑問代詞。例如:(1)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2)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且行千里,其誰不知?(3)左傳僖公四年: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2.孰(1)表示選擇。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指人如:a.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b.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c.孟子公孫丑上:吾子與子路孰賢?
6、指物如:d.孟子梁惠王下:獨樂(yu)樂(l),與人樂(yu)樂(l),孰樂(l)?e.孟子告子下:禮與食孰重?f.孟子盡心下:膾炙與羊棗孰美?(2)“孰”字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示選擇的,和“誰”字沒有分別。如:a.左傳襄公三年:孰可以代之?b.論語先進:孰能為之大?c.論語微子:孰為夫子?(3)孰與 二字連用,以比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例如:a.戰國策齊策:我孰與城北徐公美?b.戰國策齊策: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c.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3.何(1)“何”字和現代漢語的“什麼”相當,是指物的疑問代詞。例如:a.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曰:“客何好?”b.論語
7、里仁:門人問曰:“何謂也?”c.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2)可以表示選擇。如:論語顏淵:於斯三者何先?(3)“何”可以用作定語,後面不能用“之”字(“誰”可以用作定語,後面一般用“之”字,“孰”不能用作定語),例如:a.論語季氏:是誰之過與?b.左傳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4)“何”字又可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例如:a.論語先進:夫子何哂由也?b.孟子梁惠王上:吾何愛一牛?c.戰國策魏策:先生坐,何至於此?當它用作狀語的時候,被修飾的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例如:a.孟子梁惠王上:吾何快於是?b.戰國策齊策:責畢收乎?來何疾也?B.安,惡,焉,胡,奚,
8、曷 這六個疑問代詞只能用作賓語(動詞賓語和介詞賓語)和狀語,用作狀語要比用作賓語常見。(1)作賓語如:a.戰國策趙策:梁客辛垣衍安在?b.孟子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c.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惡乎”同“於何”)d.戰國策齊策:胡為至今不朝也?e.賈誼論積貯疏:國胡以相恤?f.孟子離婁上: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g.論語子路: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h.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奚為不自織?i.莊子逍遙遊:奚以知其然也?j.戰國策趙策:曷為與人俱稱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k.荀子性惡:“途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安”、“惡”是指處所的疑
9、問代詞,可以譯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當,可以譯成“什麼”。作為賓語,“惡”字只用於“惡在”、“惡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動詞和介詞前面。(2)用作狀語如:a.戰國策趙策:子安取禮而來待吾君?b.戰國策趙策: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c.戰國策趙策:先生又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d.左傳隱西元年:姜氏欲之,焉辟害?e.左傳僖公三十年:若不闕秦,將焉取之?f.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g.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h.尚書商書西伯戡黎:天曷不降威?i.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作為狀語,“安”、“惡”、“焉”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哪里”、“
10、怎麼”;“胡”、“奚”、“曷”一般詢問原因,可以譯成“為什麼”;但是最後一個例子裏的“曷”字是詢問未來的時間的,這種用法是詩經語法的特點之一,別的古書上很少見到。此外,“曷”字用作狀語時,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二)疑問語氣詞A.乎,諸1.疑問句中“乎”純粹表示疑問。(1)在是非問句裏,“乎”字要譯成“嗎”。例如:a.戰國策齊策: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b.論語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c.論語衛靈公: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d.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冠乎?(2)在選擇問句裏,“乎”字要譯成“呢”。例如:a.戰國策楚策: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祅祥乎?”b.孟子告子上:
11、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3)特指問句裏的“乎”字要譯成“呢”。例如:a.史記陳軫列傳:軫不之楚,何歸乎?b.列子湯問:孰為汝多知乎?注意:先秦時代,句中已經用了疑問代詞的特指問句極少用“乎”字,這是因為既然句中用了疑問代詞把疑問之點提出來了,不用“乎”字仍然可以瞭解為疑問句。秦漢以後,特指問句用“乎”字才漸漸多起來。(4)“乎”字跟疑問代詞、否定詞以及常見的“豈”、“寧”字相呼應時,往往表示反問。跟疑問代詞相呼應的“乎”字譯成現代的“呢”,其餘的“乎”字譯成現代的“嗎”。例如:a.論語子張:其何傷於日月乎?b.戰國策趙策: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c.論語憲問: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d
12、.戰國策趙策:先生獨未見夫僕乎?e.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f.戰國策齊策: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g.史記陳涉世家:王侯將相甯有種乎?(5)“乎”字跟“其”(表示委婉語氣)、“無乃”(表示恐怕是的意思)、“得無”(表示該不會的意思)等詞相呼應的時候,表示一種委婉語氣,略等於現代的“吧”字。例如:a.左傳隱西元年:其是之謂乎?b.左傳成公三年:子其怨我乎?c.論語衛靈公:其恕乎!d.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無乃不可乎?e.戰國策趙策:日食飲得無衰乎?(6)有時候,“乎”字並不表示疑問,而是表示感歎。例如:a.戰國策齊策:長鋏歸來乎!b.論語子路:必也正名乎!c.莊子養生主:善哉!技
13、蓋至此乎!2.諸 “諸”字用於句尾的時候,是“之乎”的合音,可以用“之乎”去解釋,但是只表示疑問和反問。例如:a.論語先進: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b.論語顏淵:雖有粟,吾得而食諸?c.論語子路: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d.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裏,有諸?e.孟子梁惠王上:不識有諸?B.與(歟),邪(耶)1.與(歟)(1)用于是非問句中,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嗎”字或“呢”字,一般不表示純粹的疑問;在多數情況下,是說話人猜想大約是這樣一件事情,但是還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對話人加以證實,與純粹表示疑問的“乎”字不同。如:a.論語憲問:管仲非仁者與?b.
14、論語微子:是魯孔丘與?c.論語微子:是魯孔丘之徒與?d.論語先進:然則師愈與?e.孟子梁惠王上:然則廢釁鐘與?f.孟子公孫醜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2)“與”用在有疑問代詞的句子裏或者選擇問句裏,表達較強疑問語氣。例如:a.論語季氏:是誰之過與?b.論語憲問:丘何為是棲棲者與?c.論語學而:求之與?抑與之與?(3)“與”用於反問。例如:a.戰國策趙策: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b.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也與?2.邪(耶)和“與(歟)”字的語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書只用“與”不用“邪”,如論語、孟子;春秋三傳只有左傳用了一個“邪”字。老子、莊子用“邪”很
15、多,荀子也是用“邪”多於“與”。“邪”和“與”古音相近,它們的不同大概是方言不同的緣故。a.老子: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b.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c.莊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d.戰國策齊策: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e.荀子天論:治亂,天邪?“邪”用於反問。例如:a.老子:此非以賤為本邪?b.莊子秋水: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C.哉 (1)“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問,一是表示感歎。“哉”字表示反問略等於現代的“呢”字,“哉”和“豈”字相呼應時才等於現代的“嗎”字)。它不表示純粹的疑問;且一般要有
16、疑問代詞或“豈”字跟它呼應,才能表示反問。例如:a.論語為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b.論語述而:何有於我哉?c.莊子逍遙游:彼且惡乎待哉?d.左傳僖公五年:晉,吾宗也,豈害我哉?e.論語微子: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2)“乎哉”連用時可以表示純粹的疑問,那是“乎”字所帶有的語法意義,而“哉”字只是加強乎字的語氣。例如:a.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b.孟子萬章上:不識此語誠然乎哉?(3)有時候“乎哉”連用表示反問,例如孟子公孫丑下:“吾何慊乎哉?”(“慊”qin,恨)(4)“哉”字表示感歎時,略等於現代的“啊”字。例如:a.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b
17、.論語子路:硜硜然小人哉!c.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5)“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詞也可以提到句首,構成倒裝句,表示強烈的感歎語氣。例如:a.論語雍也:賢哉回也!b.論語子路:野哉由也!三.表示反問的幾種習慣說法(一)“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種比較委婉的反問說法。例如:a.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b.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二)“何以為”。動詞“為”的疑問代詞賓語“何”放在作狀語的介詞結構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麼”。“何”字可以用別的疑問詞如“奚”、“惡”、“安”等來替換;“以”字也可以“用”字來替換,且可以省去,說成“何為”。例如:a.論語顏淵: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b.論語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c.荀子議兵:然則又何以兵為?d.莊子逍遙遊: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e.孟子滕文公下:惡用是鶃鶃者為哉?f.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g.漢書張湯傳:湯為天子大臣,被惡言而死,何厚葬為?四.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古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可以两个或三个连用,表示两重或三重语气,但句子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别的语气词后面(“乎”与“哉”连用时,则“哉”只能放在“乎”后面)。練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