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ppt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 1课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标内容要求:课标内容要求:(1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2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评价其,评价其历历史作用史作用。想一想:想一想:看下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北宋看下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北宋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五五代代十十国国图图阅读课本并思考:阅读课本并思考: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1)阶级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 一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
2、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赋税沉重、地租、高利贷赋税沉重、地租、高利贷战事连年不断战事连年不断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频繁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原因:原因:表现:表现: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
3、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初年就十分尖锐。探讨: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探讨: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阶级对立就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10041004年年,辽军辽军(契丹族契丹族)在举攻宋在举攻宋,直抵澶州直抵澶州城下城下,宰相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宰相寇准
4、力主真宗亲征,取得胜利取得胜利,但皇帝急于求和但皇帝急于求和,1005,1005年双方议和年双方议和,宋辽维宋辽维持旧疆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绢二十五万匹,称称为为“岁币岁币”;两边人户不得交侵两边人户不得交侵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夏议和10441044年年,宋册封夏国主宋册封夏国主(党项族党项族),),每年给夏每年给夏7 7万万20002000两两,绢绢1515万万30003000匹匹,茶茶3 3万斤万斤(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 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
5、安全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原因:原因:表现:表现:(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朋党之争朋党之争 实质:实质: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改革派与与守旧派守旧派之间的斗争之间的斗争(一)集中军权:(一)集中军权:1.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2.去掉了殿前都点检,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去掉了殿前都点检,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3.3.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枢密院有调兵权,
6、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互相牵制互相牵制;4.4.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5.5.军事布局方面军事布局方面“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内外相制”。回忆必修回忆必修1 1思考:思考:北宋建国后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产生了什么影响?(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1.1.设转运使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消除地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方割据的物质基础。2.2.由文臣到各
7、地担任司法官员由文臣到各地担任司法官员,死刑中央复核死刑中央复核,地方司法权收中央。地方司法权收中央。(二)集中行政权:(二)集中行政权:1.1.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2.2.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地方。1.1.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的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
8、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2.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3.3.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利利弊弊1.1.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2.2.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灵,战斗力下降;3.3.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工作难以开展。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工作难以开展。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积弱积弱: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积贫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积贫:国家财
9、力贫弱国家财力贫弱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P47:P47【资料回放】【资料回放】想一想:根据上述材料,北宋当时的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想一想:根据上述材料,北宋当时的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党项族、契丹族威胁北方边境安全党项族、契丹族威胁北方边境安全,国力弱小国力弱小,财政困难财政困难,官吏腐败官吏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人民起义不断。二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阅读课本并思考:阅读课本并思考:积贫局面和积弱局面分别指什么?积贫局面和积弱局面分别指什么?又各自是怎样形成的?又各自是怎样形成的?(1)积弱局面的形成)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更戍法集中军权、更戍法
10、集中行政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集中财政权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地方物质基础薄弱地方物质基础薄弱原因:原因:表现:表现:(2)积贫局面的形成)积贫局面的形成 表现: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政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原因:原因: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官A A 官僚机构重叠;官僚机构重叠;B B 科举取士越来越多;科举取士越来越多;C “C “恩荫恩荫”法泛滥法泛滥 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影响:影响:原因:原因:冗兵冗兵原因:原因:A A 对辽、西夏战争的需要;对辽、西夏战争的需要;B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危机四伏 新政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