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方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卫星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卫星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方案.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路线与试验情况汇报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科学研究院高鹏高鹏广播科学研究院主要内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简介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组网技术方案和试验情况小结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工程目标在全国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的3000多个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中,新增5846部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分别转播中央电视台12套电视节目同时,选择330个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调频广播发射台,启动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广播科学研究院工程实施技术路线电视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基于卫星
2、传输链路(卫星传输链路为主,地面光纤分配为辅),实现中央电视台12套电视节目的分发(分为两个TS流)为防止版权溢出,电视节目采用CA加扰各地通过卫星接收,使用两个频点,进行单频网或多频网覆盖信源编码采用AVS+/DRA编码信道采用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TMB)标准广播科学研究院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DTMB单频网广播科学研究院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基本要求SFNSFN: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相同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
3、相同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要求:频率、时间、比特同步要求:频率、时间、比特同步 GB/T 28433-2012GB/T 28433-2012广播科学研究院卫星传输链路提出的新挑战挑战一:卫星加扰传输的大延时是否超出原有单频网适配器的最大设计值?延时是否超过1秒?挑战二:卫星调制器的引入破坏了单频网TS流分配的“透明传输”要求为保证对卫星传输的码率正确适配,卫星调制器需要对输入的TS流填充空包单频网适配器的空包与卫星调制的空包处理问题卫星调制过程中PCR的改写与保护问题广播科学研究院挑战三:节
4、目加扰造成的新困惑“双环嵌套”难题广播科学研究院卫星传输链路的延时和抖动测量广播科学研究院卫星传输链路的延时和抖动测量测试结论方法A:卫星链路传输延时基本在250ms左右(248.5-249.3ms),不同的卫星接收机存在较小的差异,由于测量时间较短的关系,卫星传输链路的抖动并不明显方法B:测试得出的系统传输链路延时为252-255毫秒,不同卫星机顶盒和CA解扰/未解扰的不同有一定的偏差即使考虑到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差异,卫星传输延时也与现有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要求中的1秒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即通过卫星传输链路进行节目分发的通过卫星传输链路进行节目分发的方式可以满足地面数字单频网的组网要求方式
5、可以满足地面数字单频网的组网要求广播科学研究院解扰试验一:试验环境及验证方法-使用码流播放器播放含4套加扰节目的码流-码流播放器输出的基带信号直接作为两台接收机的输入-CAM/接收机对码流中的节目解扰后输出-码流仪对解扰后的码流进行录制,并对录制好的码流进行16进制比对广播科学研究院解扰试验一:试验结果试验共计进行了5次TS码流录制,录制后的TS文件的大小分别为:999MB 787MB 824MB 851MB 476MB试验结果:-5次比对的结果均为两份码流完全一致试验结论:-不同的CAM卡/接收机对于相同的输入码流,其输出也相同广播科学研究院解扰试验二:试验环境及验证方法-使用码流播放器播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卫星 传输 地面 数字电视 单频网 技术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