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ppt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体系构建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财政作用国家财政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收支平衡或不平衡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征税和纳税税收及种类依法纳税种类特征作用解决解决兼顾效率与公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国家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TI XI GOU JIAN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展示考题列举考情分析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无本考点近几年趋“冷”,但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基础理论和重要的民生问题,也不可忽视。考查将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对各种分配方式的区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实行按劳分配
2、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无按生产要素分配(b)2017浙江4月选考,13(选择)2017浙江11月选考,13(选择)2016浙江4月选考,12(选择)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无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2018浙江11月选考,3(判断)2017浙江11月选考,14(选择)兼顾效率与公平(c)2016浙江10月选考,15(选择)2015浙江10月选考,2(判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核心考点一1.生产决定分配考点整合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2.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
3、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原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性质和特点公有制经济生产力劳动意义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提醒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4、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主体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参与收益分配。(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要素。对应形式要素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资本要素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要素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管理要素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技术要素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所有权劳动土地
5、提醒按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3)意义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命题点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典例1(2017浙江4月选考)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指标绝对数(元)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8.4其中工资性收入222077.5经营净收入65896.6财产净收入43376.3转移净收入
6、539616.7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命题探究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2016年该省居民人均收入中包含了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以及转移净收入等几个方面,这说明了当前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C表述正确,入选。指标绝对数(元)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8.4其中工资性收入222077.5经营净收入65896.6财产净收入43376.3转移净收入539616.7热点追练1郑某以前家里只有一块地,一年依靠种地有3000元收入。后来,郑某把这块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可得10
7、00元,她则利用空闲时间到王某开的餐馆上班当服务员,工资每月1500元,再后来王某发现郑某有炒菜的手艺,就提拔郑某当了主厨,工资上涨到每月7800元。郑某的以上收入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有一年种地的3000元收入当服务员时的月工资1500元当主厨的月工资7800元土地流转每年可得的1000元A.B.C.D.解析“一年种地的3000元收入”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不属于劳动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符合题意。命题点2按生产要素分配典例2(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
8、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D.解析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还要看企业的性质,如果是私营和外资企业,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未必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也有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排除。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和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方法点拨FANG FA DIAN BO判断分配
9、方式的标准(1)依据范围(所有制)判断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属于其他分配方式。(2)依据分配尺度判断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热点追练22019年6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技术工人待遇的通知,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和技能津贴,引导企业依据工资价位合理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完善技术工人长效激励机制。此举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激发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是体现公平分
10、配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A.B.C.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效率,没有体现公平分配,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错误。1.(2016天津高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真题补练解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A不选;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所以C不选;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故选B。解析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正确。通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故正确。居民财产性收入多元化,不能说明投资风险降低,排除。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排除。2.(2015江苏高考)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B.C.
12、D.返 回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核心考点二1.收入分配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相对平等考点整合拓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角度阐释社会主义本质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13、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要举措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_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按劳分配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中等收入再分配宏观调控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要
14、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醒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的收入。初次分配(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税收和利润形式上缴国家财政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在企业以工资、奖金等形式分配给职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是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税收财政支出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如文化教育、医疗、国家行政、国防等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调节国家收入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使用建
15、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以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灾害等通过2.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关系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矛盾性: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着矛盾物质前提保证如何协调二者关系总体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具体策略:既要反
16、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命题点1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典例1(2017浙江11月选考)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8.18.07.46.3人均GDP实际增速(%)7.26.86.46.1命题探究解析表格数据显示,2
17、013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的增速,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当选;B、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8.18.07.46.3人均GDP实际增速(%)7.26.86.46.1热点追练1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已有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1%左右。其中,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实行两档制,分别是1800元/月和1 700元/月,比原标准1500元/月和1 400元/月提高了300元/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说明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说明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
18、平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A.B.C.D.解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错误。命题点2效率与公平典例2(2015浙江10月选考)(判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答案F。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热点追练2某上市公司原来效益很好,后因在分配上不断向高级管理人员倾斜,挫伤了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公司效益,公司股价也随之下跌。这说明公司效益影响员工收入公司效益影响股价高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A.B.C.D.解析材料表明公司效益影响股价高低,公平是提高经济
19、效率的保证,故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不选。1.(2015广东高考)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真题补练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
20、公平A.B.C.D.解析我国基尼系数逐年降低,可见我国收入差距逐年在缩小,排除。法国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是0.29,英国是0.35,可见法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明显,故正确。面对再分配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加以调节,故正确。以市场为主导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市场自身缺陷的体现,故排除。2.(2015山东高考)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
2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解析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排除A,选C;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于国家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排除B;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故D错误。返 回小题清障易错明辨易错诊断 清除盲点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与劳动所得 提醒按劳分配的产权主体必须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
22、素分配均属于劳动所得。矫正训练1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农民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农民的工资和土地租金都属于劳动收入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A.B.C.D.解析错误,材料中的企业属于民营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所以农民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收入。错误,农民的工资属于劳动收入,但土地租金是非劳动收入。易错点2混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1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收入 分配 第七 个人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