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020春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25分)考核要求:1联系实际的案例。2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30,内容占70。3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300字)。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参考答案:今年6月1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全国性金字招牌。2005年,根据“绿水青山
2、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8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2014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
3、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2014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7000元出头。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2014年,安吉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二、个人的讨论提纲1、什么是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国际环境因素(1
4、)公共政策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指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气候条件等的总和。(2)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某一项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和能够加以利用的总的经济状态。它包括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与运行状态,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总和。(3)公共政策的政治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政策时,可能面对的总的政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区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关系的总和。(4)公共政策的法治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公共政策时,可能遇到的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总的法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法律体系、法律机构、执法状况与社会治安的总和。(5)公共政策的社
5、会环境是指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总的社会状态,它是社会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等的总和。(6)公共政策的文化环境是指指制定与实施具体政策时,可能会面临的总的文化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教育、科技、道德等等的总和。(7)公共政策的国际环境要素指的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由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竞争、合作、冲突所形成的带有一定稳定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2、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
6、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三、小组意见(一)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经济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首先,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其次,经济环境因素是公共政策过程运行的必要条件。(3)第三,经济环境因素会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2、政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首先,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2)其次,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3)第三,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4)第
7、四,政治体制和制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法治环境因素不仅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保障,而且,政策的合法性首先需要有完善的法治体系来保证。4、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首先,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2)其次,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5、国际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2)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3)国际环境影响着公共政策的途径选择(二)联系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是湖州市辖县之一,北靠天目山,面向
8、沪宁杭。区域条件更加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这是安吉“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安吉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多数的家庭已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钱袋子鼓起来,人们对生活要求已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并且环境的变化不断使老百姓,享受了优质的居住条件,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使老百姓实现了从政府引导搞“美丽乡村”建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成为人们的共识的转
9、变。这一系列变化成为我县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行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的地区和人民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旅游业更是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吉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杭州、上海等大都市旅游的胜地,每年都给安吉老百姓带来可观的旅游改入,这也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政策环境。安吉县多年来,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使安吉人民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更加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道理,这也更有利于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总之,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
10、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考核内容: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25分)考核要求: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
11、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参考答案: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某某市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
12、实际进展。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某某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
13、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某某市车改措施:(一)公务
14、车改革的措施。某某市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但1998年1月1日以后提拔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工作用车,改发交通费。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
15、 1500,副处级 1200,科级240,副科级120,一般干部100。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考核任务形式:案例分析考核内容: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提交内容字数在1000字以上,其中案例部分内容不超过300字)。(25分)考核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0章第14章的内容。2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政治学分析、经济学分析、伦理分析、量化分析这五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5
16、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参考答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
17、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
18、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导致预定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政策概论 2020 国家 开放 大学 公共政策 概论 任务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