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教程教学文案.doc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教程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教程教学文案.doc(2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教程-公路工程监理培训教材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编写单位: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二00五年十一月-内容提要本书为公路工程监理业务培训教材之一,共分四大部分,即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及有关附录。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和法律体系,介绍了生态环境和声、气、水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及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及环境保护监理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介绍了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列出了主要监理用表,便于监理工作中应用。
2、本书作为公路工程监理业务培训教材,也可供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培训教材审定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培训教材编写人员名单主编:翟三扣副主编:张征邵宏李志胜陆耀忠编写人员:鲍炯炯朱煜光夏文健余堃刘珂周安国何俊赵锦文单光炎汪燕玲戴晓栋陈鼎统稿:鲍炯炯颜韶辉序部领导:出版说明为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有效控制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交通部在宁夏银古高速公路、贵州三凯高速公路、湖南邵怀高速公路等项目进行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行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
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实施十余年来,已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较为成熟的工程监理体系。公路施工环境监理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的一部分,应纳入到施工监理体系,从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都应进行环境保护监理业务培训,持证上岗。为满足施工环境保护监理人员的培训需要,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部质监总站)于2004年9月委托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浙江站)编写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培训教材。浙江站组织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环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等有关单位进行编写。一年多来,部质监总站会同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先后对教材编写大纲、
4、修订大纲和教材(初稿)召开多次评审会议、征求全国相关单位意见或提出书面意见,并于2005年9月在杭州组织专家对教材(送审稿)进行了审定,2005年底正式出版发行。本教材以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文件、法规及标准规范为基本依据,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第5号)、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T0052-96)、交通部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5)等。本教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法律法规篇,第二部分为环保基础知识篇,第三部分为施工
5、环保监理篇,第四部分为附篇。重点讲授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监理要点,并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生态环境、声环境与振动、环境空气、水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监测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法律知识,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目前,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培训教材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函告部质监总站,以便今后修改补充。本教材在编写、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及项目总监办、长安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人民交通出版社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浙江省交通厅卞钧霈总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
6、并致谢。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2005年11月前言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作为公路工程监理培训教材之一,融公路工程专业知识与施工环境保护知识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们能了解并运用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对公路工程各工序施工的环境保护进行控制与评价,并初步具有解决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教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篇。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和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现行的环保法律体系及其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为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
7、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公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影响、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形式,声和振动的基础知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水环境基础知识、水质标准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公路施工污水对环境主要影响以及水污染防治基本措施,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其污染的控制途径以及公路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论述了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影响,提出了减缓这些影响的措施;并介绍了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事项。第三部分为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篇。介绍了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的概念、任务、依据以及工作程序、工作
8、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和环境保护监理文件的构成,介绍了公路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及特定对象的环境保护要点,介绍了施工阶段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等工程的环境保护影响因素、环保工作重点、工程措施及监理要点,介绍了声屏障、绿化工程、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护坡、拦渣工程的质量监理要点,介绍了监理单位在交工环境保护初步验收、缺陷责任期环境保护监理以及竣工环保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等。第四部分为附篇,包括环境监测知识、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用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鉴于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相对缺乏,本教材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生态环境、声环境与振动、环境空气、水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监测等
9、必要基础知识,以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本教材第一章由何俊、夏文健编写,第二章由刘珂、余堃编写,第三、五、七章由朱煜光编写,第四章由余堃编写,第六章由夏文健编写,第八章由周安国、朱煜光编写,第九、十三章由鲍炯炯、颜韶辉编写,第十、十一章由单光炎、汪燕玲、鲍炯炯、颜韶辉、夏文健、刘珂、周安国、何俊、赵锦文、陈鼎编写,第十二章由朱煜光、余堃、戴晓栋、夏文健编写,全书由鲍炯炯、颜韶辉统稿,由翟三扣、张征、邵宏等负责初审,由成平、李树兵、彭思义等审定。目前国内公路施工环境监理监理实践尚处于试点阶段,公路施工环境监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本教材为首次编写,编写过程中可资借鉴的资料和经验极少,而本
10、教材的使用者为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跨度大,况且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差异极大,公路工程具有线长面广及我国幅员辽阔等因素,因此本教材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实践,将发现的问题及对本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函告部质监总站,以便修订完善。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及项目总监办、长安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2005年11月目录第一篇概论1第一章环境保护综述11.1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11.2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简介41.3公路工程环境保护7第二篇公路环境
11、保护基础知识9第二章生态环境保护概述92.1生态环境基础知识92.2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72.3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3第三章声环境及振动环境保护概述383.1声环境及振动基础知识383.2公路施工噪声及振动的影响453.3防治噪声与振动的基本措施46第四章水环境保护概述544.1水环境基础知识544.2公路施工污水的影响594.3水污染防治基本措施60第五章大气环境保护概述665.1大气环境基础知识665.2公路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725.3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74第六章固体废物处置概述776.1固体废物基础知识776.2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途径806.3常见的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81第七章
12、社会环境影响概述847.1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分析847.2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87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908.1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908.2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928.3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95第三篇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98第九章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概述989.1施工环境保护监理产生的背景989.2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的概念和任务989.3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的依据999.4施工环境保护监理人员素质要求1019.5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程序1029.6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内容及方式1039.7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制度1069.8公路施工环境保
13、护监理文件107第十章公路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理11010.1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保护要点11010.2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理要点117第十一章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理11911.1路基工程11911.2路面施工13311.3桥涵工程13611.4隧道工程14011.5其它工程144第十二章环保工程监理14912.1环保工程监理概述14912.2声屏障工程监理要点14912.3绿化工程监理要点15012.4污水处理设施监理要点15512.5护坡工程设施监理要点15812.6拦渣工程设施监理要点159第十三章交(竣)工及缺陷责任期环境保护监理16413.1交工环境保护初步验收1641
14、3.2缺陷责任期的环境保护监理16513.3协助建设单位组织竣工环保验收165附录1环境监测知识介绍167附录2施工环境保护监理用表175附录3环境管理认证体系189附录4主要环境保护文件目录194参考文献196第一篇概论第一章环境保护综述本章提要:本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和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体系及其基本原则。三百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其传统工业文明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
15、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不仅局部地区的公害和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而且造成了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资源减少、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影响和后果不仅阻碍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病,以求摆脱它所造成的种种危机。到今天,环境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
1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1.1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环境危机的猛烈冲击,要求各国政府必须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对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干预。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1973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28字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国家和地方开始有组织地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并从国务院到地方,相继设立了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197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7、(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以后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资源法、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983年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会上确定了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计划,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机构,将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并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198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得到不断深入发展”。1
18、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了“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了跨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1989年根据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改;1995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改,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改,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保法律的颁布与修订完善,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199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随后制定了中国2
19、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等重要的行动计划。目前,这些行动计划已经成为中国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等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至2000年,我国全部省、市、自治区,绝大部分县、区及有关部、委、局都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一些企业也成立了环境保护的相应机构,负责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老百姓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政策逐渐深入人心。此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也渐渐发展起来,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了较大的规模。根据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普查,至2002年我国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200多万人,产值达22
20、00亿元。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几十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规章体系。在环境保护制度方面,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此外,我国已制定数百个环境标准,这些标准为环境法的实施提供了数量化的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及制度的颁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道路,为我国的环境保护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8月批准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了“实行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
21、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分别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199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对的最大中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并成为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决策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22、。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
23、调。(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施工 环境保护 监理 教程 教学 文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