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用 资料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用 资料讲解.doc(2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秋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3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单元教学难点: 对1升、1毫升的认知表象的建立,正
2、确感知“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教材考虑到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考虑到有助于以后建立体积概念,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以及升与毫升间的进率,然后安排练习二进行一些综合练习。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课 题 认识容量和升【1】 授课日期9.1教学内容教科书P1P3。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P5“练习一”T1T3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2、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
3、“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初步感受1、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个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2、揭示课题。根据学生从饮料瓶上见到的内容,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容量和升。学生观察指名口答二、 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水壶。(1)引导观察比较。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
4、说说哪个杯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个杯能盛的水少一些。说明:比较两个玻璃杯,能盛水多一些的杯子容量比较大,盛水少一些的杯子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2)引导操作比较。让学生观察两个水壶,提问:你能看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演示:装满一壶水,倒入另一个水壶。提问:哪个水壶容量大一些,哪个水壶容量小一些?为什么?你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的容量的大小吗?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3)引导操作计量。让学生观察小组里的水壶,指出各组的水壶同样大小。提问:你知道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启发学生用玻璃杯“量一量”,看看容量是多少杯。提问:同样大的水壶,计量它容量的“
5、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计量的结果相同呢?说明:容量的大小可以进行计量。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学生观察学生口答口答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学生观察学生动手测量并交流计量的过程和结果。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三、认识“升”1、认识容量单位“升”。你刚才见过的容量单位有哪些?指出:升和毫升都是最常用的容量单位,本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升。(板书:升)能说说你看到的瓶、罐是盛什么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吗?出示挂图,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有哪些容器,容量分别是多少。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L”表示。1
6、、 认识1升。提出问题: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要求学生先在正方体容器里放满水,再把水全部倒入量杯。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刚才这个正方体容器里的水是多少吗?提问:每条边长度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2、 操作感受。让学生用量杯量出1升水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指名口答让学生观察量杯,看清上面的刻度,并明白相应的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各小组学生量出正方体玻璃容器每条边(棱)的长度。口答操作后同桌说一说操作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全班交流四、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2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观察题中的插图,说清楚图意,再进行判断。2、做“练习一”第1-3题。先独立观察题中的插图。弄清图意,再作判断。
7、组织交流,简要说明理由。先观察后交流观察后交流指名回答再举例说说一些熟悉的容器的容量。五、评价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学习中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设计。1、连线200升 5升2、 到商店去调查,看看哪些商品的净含量是用升做单位的,有哪些商品的净含量正好是1升。P5“练习一”T1T3【板书设计】【1】 认识容量与升 容量:有大有小 升: L课 题 认识毫升【2】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3P4,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P5P6练习六T4T6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理解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作单位,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8、,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关爱目标: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升容器、500毫升和250毫升量不、10毫升量筒。学生自带较小的标有容量的容器、量杯。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出毫升这个容量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看看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它们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
9、么不同?这些容器的容量比前面我们接触到的盆、桶等的容量小得多。像以上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为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ml)表示。板书课题。学生交流。二、自主探究1毫升大约是多少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1毫升是多少呢?出示一个装有1毫升水的量筒,巡回走动让学生观察。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用吸管把1毫升的水吸起,再一滴一滴滴入量筒,数数有多少滴。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像这样很少的一点点水就是1毫升,1毫升大约是十几滴。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和1升比可小多了。学生分组,动手量出1毫升的水,并动手滴一滴,数一数1毫
10、升的水有多少滴。三、学习升与毫升的换算我们已经认识了1毫升大约有多少,同学们看看这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教师分别在容器中倒入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的水,让学生看刻度说说有多少毫升。拿出1升的自制容器,提问:观察一下,500毫升够不够1升?那么1升有多少毫升呢?打算怎样实验?你们组是怎样实验?得到了什么结论?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学生看刻度说有多少毫升。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四、应用拓展。1、做“试一试”。2、做“练一练”第1-2题。3、做“练习一”第4-6题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11、。1、P4试一试第1题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药水的容量。2、P4试一试第2题3、p4第3题4升=( )毫升 2000毫升=( )升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1、P5练习一第4题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2、P6练习一第5题 3、P6练习一第6题读题后口答。全班集体订正。学生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学生独立完成五、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交流,评价总结。六、作业设计。1、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2、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3、填空:3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8升=( )毫升 10
12、000毫升=( )升【板书设计】【2】 认识毫升 毫升 mL 看一看 倒一倒 说一说 1升=1000毫升课 题 升和毫升练习课【3】 授课日期9.7教学内容 教科书P6P7练习一T7T1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3、关爱目标:注意个别学生的辅导。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教学难点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量杯,一个上下一样粗细塑料杯(如饮料瓶)长条白纸一张,一件大约23升的容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练
13、习升和毫升的认识。1、说说1升和1毫升的水分别有多少。2、P6第7题3、 P6第8题组织交流。学生独立练习说说连线的理由。学生独立说说选择容量单位的理由。二、练习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1、1升等于多少毫升?2、 P6第9题实物投影出示第9题图,要求仔细看清每个量杯上的刻度,再说说每个量杯里分别有多少毫升的水,进而思考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是比1升多还是少。强调:1升=1000毫升,超过1000毫升,比1升多。3、 P6第10题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组织交流。学生独立说说每一个量杯各有多少毫升?四个量杯里的液体合起来与1升比较。 学生独立完成三、 解决实际问题 1、P7第11题。(1)学生独立审
14、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注意用药安全。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评价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交流,评价总结。五、课外练习1、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用毫升或升作单位,各是多少?2、动手做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升、升、升和1升.社会调查回家做实验六、课堂作业1、简单换算3升=( )毫升 4000毫升=( )升8升=( )毫升 9000毫升=( )升5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板书设计】【3】 升和毫升练习 升(每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用于电饭煲、鱼缸、水盆等 容量 1升=1000
15、毫升 升和毫升换算 毫升(十几滴水) 用于水瓶、碗、注射器等【 教学反思】【1】 认识容量和升 本单元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教学认识容量和升,之前考虑到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容量单位时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一、做好认知前的准备。 升和毫升的初步认识中,容积的计量工具是量筒和量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演示的教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标有刻度线的饮水杯、饮料瓶等。同时给学生一两天准备的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里或是去超市时寻找、观察哪些商品标签上使用的是升,并带一
16、些标有升的包装盒、饮料瓶、标签等,在思想上做好认知的准备。二、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由于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1、问题引入,揭示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问学生哪个能盛的水多?揭示容量的含义,再出示一个冷水壶,让学生说说你知道里面装了多少水?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学生讨论后说用杯子量,老师找来大小不一样的两种杯子分别进行测量,发现测量的结果不同,引出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先来认识升。2、联系生活,直观认识“升”。 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
17、好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等学生交流完毕,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剪下来的标有升和毫升的包装,展示给学生看,请学生介绍从哪里剪下的?用的是哪个单位,怎样用字母表示?解决了升的符号认识。同时通过交流,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升多用于液体的计量,比如生活中的油、酱油、醋、药水、汽油等。3、直观演示,建立1升的表象。 找了一个容量为1升的瓶子里面装满水,倒入盆中,学生感知1升的水倒出来大概有多少,再把1升水倒入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学生发现正好倒满,告诉学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量是1升。4、利用多种容器,体验几升的多少。 考虑到练习中有不少填单位名称和容量多少的题目,我利用身边的各种容器,和学生测量
18、它们的容量。如:1个热水瓶大约盛水2升,1个汤碗大约盛水1升,1个脸盆大约盛水8升,1桶水大约有18升学生有了这些体验后,在估计其他一些容器的容量时,心里就有了一定的参照,正确率就高了。苏教版四年级秋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6】一、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表内除法的扩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2、使学生
19、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和调商;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能正确解答连除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掌握用四舍法或五入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根据简便计算的过程确定除
20、法计算的余数。五、 课时安排: 15课时 简单的周期1课时 【共16课时】课 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1】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P10练习二T1T5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口算602= 80
21、4= 1608= 2406=2.笔算:4846569333.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口算结果板演,说计算过程。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2 学习口算方法:(1)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2)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3)练习P8“练一练”第1题。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4.学习笔算方法:(1)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2)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3
22、)练习:8040。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5.教学P8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962015030。(2)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3)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汇报交流口算方法。尝试列式,集体订正,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可能出现下面两种情况尝试计算,互批独立完成说说笔算过程,验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三、巩固练习1.估算 2005021070 270902.P10“练习二”第1题。3.P10“练习二”第2题。学生练习并验算。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四、课堂作业1、P10“练习二做”第3、4、5题。2、
23、补充习题P6P7 T1T9五、本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获?【 板书设计】【1】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6020= 6020=3 1、203=60 2、62=3 3 商为什么上在个位上? 6020=3 6020=3 60 0课 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商是二位数)【2】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 教科书P9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P11P12练习二T6T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试商的方
24、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教学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教学准备教学例图、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12040 56070 420602408032040 490702、 笔算 3830 25040说两题口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2.提问:38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1)估算出结果。(2)笔算出结果。师巡视指导。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组织验算。比较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25、小结笔算方法: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十位上。3. 教学P9试一试。(1)指名说说计算过程。(2)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1)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2)师补充完整: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学生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学生独立验算。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小组讨论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P9练一练。(1)指名版演。选择其
26、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2)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的不同?2.P10练习二第6题。评价、分析错误原因。3. P10练习二第7题。学生独立计算,比较,交流,订正。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交流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作业1.完成P11练习二第8、9题。2.补充习题P8P9 T1T8当堂完成。五、本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2】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商是二位数) 38030=11(个班 ) 20(根) 估 算 11 1、商比10大 2、商比20小 30 3、商在1020之间 50 30 20【 教学反思】【1】 课 题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 授课日期
27、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练习二”T10T15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例图、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36030= 31030=42140= 7206
28、0=34020= 52350=2、补充:72060 72080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名上黑板板演,要求说计算过程。 独立练习。学生交流。二、学习新知1、直接写出得数8020 27090 280404804 842 463 9003谈话:比一比看谁算得既快又正确。 2.P11笔算练习二的第10题。出示第10题。老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3.P11笔算练习二 第11题。(1)出示第11题(2) 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3)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4)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5)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混合运算。1. P1
29、1练习二第12题。2.老师巡视指导。3.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运算顺序。四、探究规律。1.P11练习二的第13题。 让学生计算、填表,再观察比较: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体会“商不变的规律”。 最后补充完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商不变的规律。先口算,再比一比,体会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指名回答。指名板演,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学生先说一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说说发现,将自己的观
30、点在小组里交流。 三、巩固练习1.P11练习二的第14题。2.P11 练习二的第15题。四、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 P10 T1T4五、本课总结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3】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练习课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商不变的规律。课 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4】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12例3“试一试”、“练一练”、P15“练习三”T1T2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31、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准备教学例图、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口答:(1)96里面最多有几个30? (2)190里面最多有几个30?(3)74里最多有几个20? (4)274里最多有几个20?2.口答42( ) 31( )69( ) 75( )3.引入新课: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学生口答学生口答,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二、学习新知1 、教学P12例3 出示
32、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请学生列出算式?(3)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笔算9632。(1)提问: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2)组织估算。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得?(3)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4)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3.完成P12“试一试”。(1)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3)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4.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
33、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被除数。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学生独立估算,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得? 尝试笔算并验算交流个人观点。尝试完成计算。集体交流计算结果后,组织验算。讨论。说明为什么看作40来试商。交流试商结果后,完成计算。指名回答。三、巩固练习1.P12练一练。指名板演,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2. 练习三第2题。(1)请学生说说怎样列式,把除数看作几十试商。(2)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学生独立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34、四、课堂作业1P15练习三第1题。2补充习题P11 T1T4五、本课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9632=3(天) 19239=4364030估算: 笔算: 3 4 96303 96 156 0 36 答:小云3天可以看完。【 教学反思】【2】课 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练习课 【5】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15第38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
35、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4449060 166 27060154462 95518030教师指名回答,显示结果。提问:计算这些题目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汇报。二、巩固练习1、P15练习三第3题2、P15练习三第4题。对比题(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要把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一组题一组题的完成。)最后一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 :估商时需要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相除。3、 P15练习三第5题。 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
36、回答,独立计算。(2)计算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观察题中算式“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一位数?(3)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4、P15练习三第6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说说求解“天数”的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学生完成,把结果填在表格里。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观察上表,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天生产的数量不变,要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5、 P16练习三第7题6、P16练习三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再进行比较。 学生交流并独立计算。投影展示计算结果全班交流并纠错。学生独
37、立完成,指名板演。指名多人说说想法。同桌互助,回忆验算方法,全班交流。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填写表格。学生观察表格并且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160-28)2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四、课堂作业1、P15练习三 T52、补充习题P12P13 T1T7五、本课总结本节课重点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吗?课 题 连除解决实际问题【6】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4、P14“练一练”以及P16“练习三”T9T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题意并分析数量关系,能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且能够在老师的提倡和鼓励中试着列出综合算式。2、使学生有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需要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需要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出示p13例4主题图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信息。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