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全套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全套资料).docx(1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目录1. 适用范围82. 编制依据8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104.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职责分.工115. 术语和定义126. 风险点识别方法147. 风险评价方法148. 风险分级及管控原则179.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1810.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1811.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1812.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8附件1XX 有限公司作业岗位清单33附件2XX 有限公司作业活动清单34附件3 XX 有限公司风险辨识记录JHA51附表4XX 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记录JHA-LS74附表5XX 有限公司设备设施清单103xxXX 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
2、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根据省市县各级安监局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发现、排除隐患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遗漏、全覆盖,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对风险的辨识、分级管理,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公司、部门、车间、班组为主体的四级管理体系,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监督
3、管理的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组 长 : 副组长: 组员:组长职责:1、对整个双体系建设全面负责,组织构建领导机构,并划分职责。2、组织领导制定考核机制并定期进行考核。3、定期检查体系建设进度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体协调。4、为双体系建设需要的人力、物力提供支持。5、定期组织召开双体系建设调度会,研讨建设问题,核定进度。6、听取各部门情况汇报。副组长:工作职责1、协助组长对双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2、负责双体系建设的日常协调管理。1 负责各自部门双体系建设具体落实。2、定期对双体系建设情况向副组长进行汇报。3、建立本部门双体系建设组织机构,明确职责。4、制定本部门的双体系建设进度计划和
4、实施方案,并落实。四、实施进度计划1、宣传发动阶段 3 月 7 日-10 日各单位要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开展摸底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划分职责,于 3 月 10 日之前报安环部备案,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本部门体系建设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的相关工作。(二)学习培训阶段(2019 年 3 月 15 日-25 日)公司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各部门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培训。(三)实施阶段(2019 年 3 月-25 日-4 月 20 日)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指导书,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分级,对危险点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五)总结考评将双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各部门
5、各车间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对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落实不力的,进行责任追究。六、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双体系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 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进度时间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做到工作专人、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部门要积极宣传开展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全员关注安全生产的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6、。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实施跟踪,彻底整改。(三)狠抓落实,严格考评,建立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将双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考核,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1. 适用范围本风险分级管控报告书适用于我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包括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本公司内部制定相关规定等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13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 69 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 52 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 6 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28 号);(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7、 22 号);(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 48 号);(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第 7 号);协调字200456 号);(14)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号);(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令);(16)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21 号);(17)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18) XX 省安全生产条例(XX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80 号);(19) XX 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XX 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
8、次会议通过);(20)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X 政办字201936 号);(21)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X 安发201916 号);(22) 关于印发的通知(X 安办发201910 号);(2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政府令第 303 号);(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0)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设计规范(GB504442008);(3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
9、10);(3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35)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36)火灾分类(GB/T4968-2008);(3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39)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4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4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4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10、2009);(4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45)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 xxXX 有限公司实际, 经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同意,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2 工作目标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 2019 年 5 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3.3 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
11、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4. 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是 xxXX 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公司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小组设在安全管理部: 组长:副组长:组员: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办公室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责。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
12、全” 的原则,公司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 对评价结果负责。5. 术语和定义5.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可能性(L) 后果(C)。5.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
13、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5.5 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5.6 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5 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4 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3 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
14、单位)应引起关注。2 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 不能继续作业。5.7 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5.10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
15、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6.风险点识别方法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以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6.2 风险点识别方法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7. 风险评价方法公司在组织完成对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辨识以后,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制定和依据相关准则对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判断,进而确定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控。R=LS。其中:R代表
16、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 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L 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 是事故后果严重性。(2) 风险评价准则制定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S)取值风险矩阵风险分级(3) 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按生产装置、生产区域进行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1) 日常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
17、巡检。2) 异常情况处理:设备故障处理。3)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4) 作业活动: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电器维修保养、气割机操作、电气焊操作、污水处理操作等其他作业。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2)分别对所有作业活动分析结束后,经过评审筛选,选定存在危害因素并具有一定风险的作业活动填入作业岗位清单,详见附表 1、附表 2 。8. 风险分级及管控原则按照X 政办发201936 号要求,本公司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风险分成四级,明确分级管控的原则要求。选用的风险分级方法划分为五个等级的,上报时将四、五等级
18、风险合并为一个风险等级作为第四等级。9.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本公司依次按照工程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措施等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10.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纵深预防效果,本公司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11.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本公司事先确定体系构建及运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记录表格,每个记录表格的按照指南附件规范填写,各项记录保存不低于三年。风险分级工作完成后,各部门按照办公室统一要求在各有关岗位明确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明确各部门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
19、最终目标和应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辨识、不留死角、不断完善,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包括:风险识别、辨识、分析、评价、分级管理、培训等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运行和日常管理。3. 引用规范文件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X 政办字201936 号)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X 安发201916 号)关于印发XX 省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X 安监发201
20、951 号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 - 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1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4.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风险 分级 报告 全套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