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2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1.播放
2、配乐诗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 泥融 燕子 沙暖 鸳鸯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
3、(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4.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5.朗读背诵,体会感情。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勾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
4、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光无限的春景图。(板书:春光无限)6.请你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资料)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果每句诗都有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四、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1)“燕”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2)“融、鸳、鸯”这些字笔画繁多,书写时笔画要轻细,使其密而不挤。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1.你
5、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听吧。2.多么迷人的春天!请你也当当小诗人,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绝句,默写最后两句。(同桌互评)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感受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来看看春天的江水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课件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板书诗题,师简介惠崇和苏轼)二、初读古诗,理解词语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汇报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指名读)3学习重点词。(课件出示重点词的意思)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欲上时:指河豚将要逆流而上产卵的时候。4.配
6、乐朗诵,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我们能从诗中哪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2.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3.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指名读。(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教师归纳。(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回暖。)4.课件出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正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正是河豚洄游产
7、卵繁殖的季节。5.描述全诗画面,背诵古诗。四、归纳学法1.今天,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2.学生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展示学法)(1)初读感知。(2)理解诗意。(3)体会意境。(4)反复吟诵。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宗+山=崇 户+艹=芦牙+艹=芽3.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惠”:右上部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芦”:下部是“户”,不是“卢”。“崇”:上窄下宽。4.学生练习书写,教
8、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曾几写的古诗。(板书课题)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诗人简介)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1)(课件出示生字)要求把字读准确。(2)自由读,指名读。(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4)开火车读,齐读。2教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划分朗读节奏的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
9、中。(课件出示问题)(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小组交流。(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课件出示问题。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给人以的感觉。指名回答。(日日晴 喜悦)(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却”是什么意思,这句诗写了什么。指名回答:“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3)哪句诗是作者沿途所见?(课件出示第三、四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是什么意思?
10、(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正当诗人游兴高涨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课件出示后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齐诵本诗。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比较:海梅喊减眨泛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教师
11、范写,提示重点笔画。溪:右部是“爫+幺+大”。 泛: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展。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学板书1.古诗三首绝句景物:迟日、春风、花草动物:燕子、鸳鸯春光无限惠崇春江晚景画中景物:竹、桃、鸭、芦芽景中联想:鸭知水暖、河豚欲上三衢道中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诗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再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情景。同时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先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创设的情境来引导
12、学生理解全诗的意思。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和美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2.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能正确读写“伶俐、偶尔”等词语。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教学重难点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燕子图,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燕子图,引导交流:同学们,春天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了解燕子吗?(学生交流对燕子的了解)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这
13、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读生字并组词,说说书写生字时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纤”“散”两个字的读音)(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组长归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记录下来。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2)理解词语的意思。(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14、流利。三、全班交流,探究问题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2.大家还有哪些疑问呢?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外形)2.课件出示:()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3.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出画面?是怎样的画面呢?4.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
15、外形。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5.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6.指导学生借助短语,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背诵第1自然段。7.教师小结:在第1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2.分自然段指读课文,思考:课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燕子?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思考: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有关语句。2.讨论交流。(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轻、细、小的特点)7.在文中找出一句拟人句抄写下来。(2)读中体会:“如毛的细
16、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引导学生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3)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赶集”一词)学生交流,自由发言。(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生趣。(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板书:平添生趣)3.为什么小燕子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呢?(动静结合,春天更有生气了)4.课件展示景物图片,学生对比欣赏,说说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美丽的春景。(光彩夺目、烂漫无比)三、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1.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它
17、快乐的飞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自然段,并说说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板书:燕子飞行)2.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展示燕子飞行图片。(1)一个“斜”字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2)“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这句话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3)“掠”是什么意思呢?(轻轻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轻快和飞行时优美的姿势,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4)除了“掠”字,在第3、4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也用得特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沾”用得很
18、好,说明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荡漾”用得很美,平静的湖面因为燕子的到来变得美丽。)3.小结:是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燕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4.自由朗读。(读出燕子动作轻快,姿态优美的特点,试着背诵第3自然段。)四、继续探究,学习第5自然段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燕子的什么。(板书:燕子休憩)2.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休憩”“几痕”等词语。(课件展示图片)(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2)辨析“休息”和“休憩”。
19、(“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歇息使精力恢复;“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中,如在游廊或树荫下休憩。)(3)辨析“闲散”与“悠闲”。(“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悠闲”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鸟类,这样才能时常看到它们。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六、记忆生字,指导书写1.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2
20、.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聚”“倦”等字。教学板书2.燕子燕子外形 平添生趣燕子飞行 燕子休憩 喜爱教学反思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燕子在天空中和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我充分利用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朗读每一自然段时,我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读,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感悟作者的心情。3.荷花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
21、然段。3.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4.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
22、读通顺。(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预习。(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学习多音字“挨”ii)(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清香 饱胀 破裂 姿势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探究交流。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