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密度对金与存活时间的影响实验结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放养密度对金与存活时间的影响实验结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养密度对金与存活时间的影响实验结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养密度对金与存活时间的影响实验结论池塘生态养殖河蟹放养密度对平均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只/kg,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 g/只以上,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目前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 000只/hm2。金
2、鱼的饲养技术性较强,很多爱好者常因饲养失败而丧失信心,即便是有一定经验的饲养者,也会因有时操作失误、粗心大意或恶劣气候的影响带来损失。但金鱼的饲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饲养的基本要领,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同时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你渐渐就会得心应手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最多人关心的放养密度问题。密度就是单位面积放养金鱼的数量。掌握适宜的密度,对金鱼的正常生长,提高生长速度,养成良好的体形非常重要。养得稀,金鱼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水质不易污染,金鱼不易缺氧,生长较快,俗话说,“宽水养大鱼”,就是这个道理。但这不等于说金鱼养得越稀越好,适量的密度,有利于短胖身段和发达尾鳍的形成。另一方面,从
3、事商业饲养的养殖场还有个经济效益的问题。密度过高,金鱼的耗氧量增大,长时间的轻度缺氧,使金鱼会吃而不长,落原瘦弱,易患病死亡,严重缺氧时金鱼会在短时间内闷缸而亡。密度过高,金鱼的排泄物增多,水中有害物质增加较快,加速了水质的污染,若采取频繁换水的对策,金鱼受新水刺激太多,同样会患病死亡。金鱼的单位放养密度不是一个恒量,它与季节、气候、投饵、鱼体状况、饲养者的技术高低和饲养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炎热的夏秋季节,水中溶氧少,金鱼耗氧量大,密度宜稀。在闷热的雨季,更应通过降低密度或采取增氧的措施保证金鱼的安全。冬季金鱼耗氧量小,放养量可增加一倍。对于投饵较多或投喂人工饲料的缸池,水质污染较快,密度应相应控制。娇贵的珍珠鳞、水泡眼,产后的种鱼、老龄鱼、病鱼,因耐缺氧能力不强或体质差等原因,更应注意不能养得太密。体形、色彩优异的个体,重点培育的幼鱼,放稀密度,增加活饵的投放,有利于其快速生长。对于那些控制生长的待售品种、一般品种,可将金鱼饲养在淡绿水中,先短期禁食,后控制投饵,使其偏于饥饿,限制生长,并提高放养密度。总之,密度控制的原则就是以金鱼不缺氧、不浮头为标准,饲养者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适时调控,积累经验,以正确处理好充分利用水面、节约经营和金鱼健康快速生长的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养密度 存活 时间 影响 实验 结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