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案例-秸秆禁烧的现状和出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案例-秸秆禁烧的现状和出路.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秸秆禁烧的现状和未来出路秸秆禁烧的现状和未来出路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案例叙述、分析展示路径一、案例叙述部分一、案例叙述部分实际案例回放实际案例回放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叙述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叙述从个例中看政府秸秆禁烧的规制措施从个例中看政府秸秆禁烧的规制措施二、案例分析部分二、案例分析部分秸秆禁烧利益主体分析秸秆禁烧利益主体分析秸秆焚烧的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秸秆焚烧的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秸秆禁烧的实际困境和未来工作方向秸秆禁烧的实际困境和未来工作方向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禁烧未来出路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禁烧未来出路都是秸秆惹的祸都是秸秆惹的祸看到此景,你有什么感想
2、?看到此景,你有什么感想?辩证看待中国秸秆焚烧辩证看待中国秸秆焚烧秸秆焚烧秸秆焚烧-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很少见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很少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秸秆焚烧秸秆焚烧-历史现象历史现象-终将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逐渐退出终将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逐渐退出实际案例回放1.2015年6月12日,合(合肥)徐(徐州)高速路段前后多辆车相撞,事故造成1人死亡,12人受伤。而事故的罪魁祸首,是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阻挡了司机视线。2.2015年午季秸秆禁烧以来,宿州市共有秸秆焚烧火点数19个,其中埇桥区火点数11个,灵璧县火点数7个,宿马现代
3、产业园区火点数1个。因为禁烧不力,这19个火点所在8个乡镇的15位党、政一把手(包括主持工作)被免职或者停职。秸秆焚烧作为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具有的危害:秸秆焚烧作为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具有的危害: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火灾等灾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容易引发火灾等灾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烟雾升至高空烟雾升至高空,影响交通状况影响交通状况,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物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生物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秸秆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1农民对焚烧秸
4、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2农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3政府管理方面遇到难题 4我们认为,秸秆焚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认为,秸秆焚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秸秆禁烧工作个例情况介绍 1.皖北泗县屏山镇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情况介绍 前文展示了秸秆焚烧的诸多危害。为此秸秆禁烧工作需要常态化持久化。前文展示了秸秆焚烧的诸多危害。为此秸秆禁烧工作需要常态化持久化。为了突出政府在秸秆禁烧规制措施上的长期努力,在此选取本组为了突出政府在秸秆禁烧规制措施上的长期努力,在此选取本组2 2名成员所在乡名成员所在乡镇为例,以时间前后为对比,得出一些共性的应对措施和方法。镇为例,以时间前后为对比,得出一些共性的应对措施和
5、方法。(1)(1)过去秸秆禁烧基本举措过去秸秆禁烧基本举措主要以堵为主,采取以下措施:多层网格化包保,严格执法;农作物收割限茬;强制离田还田;高温堆肥。(2 2)现在秸秆禁烧举措)现在秸秆禁烧举措疏堵结合,着重做好:深入宣传,转变群众思想意识;转变禁烧方式,发挥秸秆回收利用企业的作用。秸秆禁烧工作个例情况介绍1.皖南肥东县元疃镇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情况介绍(1)(1)过去秸秆禁烧基本情况过去秸秆禁烧基本情况群众思想认识不足,甚至出现错位;存在”一阵风”的形式主义;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单一。秸秆禁烧工作个例情况介绍(2 2)现在秸秆禁烧举措)现在秸秆禁烧举措秸秆禁烧:就地还田秸秆禁烧:就地还田 提高
6、综合利用率提高综合利用率.avi.avi明确目标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实行全区域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行全年常态化管理。严格禁烧管理。严格禁烧管理。一是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二是严格督查执法。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是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推进秸秆机械化旋耕还田,推行联收联耕;二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堆腐还田;三是推进秸秆收集加工利用;四是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从数字中看秸秆禁烧取得的成效 从官方发布的两组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到,从2014年夏季到2016年夏季,我省卫星遥感监测火点数从644个降到22个,禁烧成效显著。普通公民普通公民农业种植户农业种植户农机操作手农机操作手政府部门政府部
7、门媒体、专家学者媒体、专家学者秸秆回收利用企业秸秆回收利用企业秸秆禁烧利益相关方分析秸秆禁烧利益主体分析秸秆焚烧秸秆焚烧OrOr禁烧?禁烧?秸秆禁烧中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1.1.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中,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无论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他所选择的都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而其他秸秆处置方式成本高,加之秸秆加工不经济、劳动力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抢收抢种等原因,致使秸秆焚烧成为农民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2.2.外部性。外部性。农民秸秆焚烧的现象正反映了这一负外部性的特征。每到收获季节,大量的秸秆成了废弃物,为了低成本的解决这些废弃物,农民们往
8、往就地大量焚烧,这些四处弥漫的滚滚浓烟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地生产力。农民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却由社会来承担这些不利后果,而农民们却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当农民的私人成本远远小于社会成本的时候,农民就会选择扩大生产,也就是大量的秸秆焚烧来解决这一问题。3.3.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为了更好的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政府每年都会加大禁烧力度,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禁烧规定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项法规对于其接受者是否有利。在所有秸秆处置方式中,焚烧秸秆能使农民的收益最大化,政府的禁令无疑会增加农民的成本,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为了实现利益最大
9、化,农民便会抵制禁烧规定,最终导致政府政策失灵。秸秆禁烧的现实矛盾和未来工作方向 一、现实矛盾一、现实矛盾(一)传统耕作认识与现代环保要求之间的矛盾。(二)家庭承包模式与规模经营利用之间的矛盾。(三)基层无权执法与上级问政追责之间的矛盾。二、未来工作方向二、未来工作方向 (一)充分认识秸秆的资源价值。(二)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方向,优化产业链。(三)强化秸秆工业化、规模化利用方式的政策支持体系。(四)提高秸秆利用科技含量,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利用。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禁烧出路 政府强制性的秸秆禁烧规定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非长久之计,政府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作为一个经济问题,秸秆焚
10、烧问题要想得到更好地解决,就需要使经济主体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政府要想方设法使农民和企业通过秸秆加工获得实惠,使企业和农民主动放弃焚烧秸秆行为。面对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环境保护中失灵时,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对其加以保护。一、对农民实行激励机制 通过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来考察在政府实行补贴激励时,农民和政府两个博弈主体的不同策略选择及其结果比较。通过分析政府对农民的激励机制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有效方法。表:政府是否补贴情况下农民和政府的博弈表:政府是否补贴情况下农民和政府的博弈政府补贴不补贴农民焚烧(A,S)(A,C)不焚烧(B+S,S)(B,C)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
11、禁烧出路 二、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二、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 政府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使得企业愿意加大对秸秆行业的投入。企业扩大生产必然会增加秸秆原料的收购量,使秸秆资源变废为宝。为了说明政府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以政府对企业进行资金补贴为例。通过进行边际成本和企业生产规模和利润分析,政府进行资金补贴是一种直接激励机制,政府也可以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间接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假设政府对企业每单位产品补贴s元。图1为政府对企业实行补贴政策。由右图可以看出,当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时,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由原来的MC。下降到MC。在企业边际收益不变时,企业
12、的均衡产量将由Q0扩大到Q1,由此可见,政府补贴政策使得企业自愿而且能够扩大产量。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势必会增加对秸秆原料的收购量,由于出售秸秆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此时便会有一些农民放弃秸秆焚烧,从而使得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禁烧出路三、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秸秆禁烧工作三、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秸秆禁烧工作 秸秆焚烧污染的形成,包含着两个过程:农作物秸秆成为废弃物以及农户对于废弃的秸秆采取的焚烧处理的措施。治理焚烧秸秆污染,不是要寻找新的秸秆垃圾处理办法,而是要为秸秆找到新的经济用途,使秸秆回归成为经济资源,把秸秆资源重新纳入工业、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循环过程,消除焚烧秸
13、秆的物质根源。这是我们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出发点。秸秆被排除于经济循环过程之外的根本原因,使秸秆的原有利用方法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低。要使秸秆重新得到利用,重新回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就必须提高秸秆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秸秆利用技术的关键措施是技术创新。对于技术创新,政府可以根据目前秸秆资源的主要用途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主要用途有秸秆还田、秸秆发展养殖业、秸秆沼气化、秸秆造纸、秸秆造板、秸秆发电、秸秆编织和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等。针对这些主要用途,政府可以在现有技术水平上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秸秆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在市场利益的刺激下,促使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
14、趋于完善和成熟,使秸秆得到利用,才是我国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有效途径。基于公共经济学原理探索秸秆禁烧出路 四、通过制度选择安排促进秸秆禁烧四、通过制度选择安排促进秸秆禁烧 构建开发利用秸秆的新的制度安排,可以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双重措施。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以市场利益诱导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其中政府起着启动和引导作用。1.改变原有的制度选择集合,限制诱导焚烧秸秆的因素,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开发利用秸秆的获利机会,从经济利益上诱导开发利用秸秆。2.技术创新是秸秆综合利用诱致性制度变迁措施的关键。3.市场培育、产业化和价格补贴。强制性制度变迁措施对于治理焚烧秸秆污染,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
15、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可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措施,包括禁烧和强制引导对秸秆的开发利用,例如:限制秸秆的低效率使用;禁止焚烧秸秆;强制要求地方政府保证在一定时期使秸秆高效率开发利用量达到一定比例;强制有关用户必须使用和消费秸秆制品,等等。由于秸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农业生产又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诱致性制度变迁措施是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主要的和基本的措施,强制性制度变迁措施应该服务于和引导诱致性制度变迁。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民选择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秸秆焚烧,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愿加大对秸秆行业的投入。农民和企业的“理性”,造成我国的秸秆资源巨大的浪费,秸秆焚烧现象泛滥。加之政府的“禁烧”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禁烧效果并不明显。作为一个经济问题,政府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秸秆焚烧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解决途径。为了更好地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应该实行激励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建构和安排使农民和企业获得比秸秆焚烧更大的收益,促使他们主动放弃秸秆焚烧行为。相信在政府不断的努力下以及公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秸秆焚烧问题将会将得到有效解决。THANK YO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