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课件:细胞质膜.pptx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细胞质膜.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竞赛课件:细胞质膜.pptx(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胞质膜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第二节 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二、膜脂三、膜蛋白质膜又称细胞膜(cell membrane):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biomembrane)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的统称。质膜在结构上作为细胞的界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又是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之间发挥重要作用。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真 核 细 胞 内 膜 系 统(internal membrane):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2、,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内体和分泌泡等真核细胞内的膜(internal membrane)系统:内膜系统+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膜、核膜、叶绿体膜)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脂双层三明治结构模型单位膜流动镶嵌模型脂筏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脂单分子层表面积测定细胞质膜含类脂层膜蛋白结构Gorter,E.;Grendel,F.(1925).“On Bimolecular Layers of Lipoids on the Chromocytes of the Blood”.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41(4):439443.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 E.O
3、verton 1895 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实验1:植物根尖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高渗导致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有一个边界,且具有一定透性(只有水分子通过),非全透(等渗无质壁分离)实验2: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油水系统中,油浓度降低油渗透进入细胞,同性相容的原理膜由脂类所组成 1917年,Langmuir提出细胞质膜由一层膜构成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Langmuir Troughfor monolayer and surface chemistry 1925
4、年荷兰的2位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膜的膜脂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它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1.82.2 1),提示了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表面积145m2实测100m2“误打误撞”1935年,Daniell&Davson推测:质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并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结构型。影响达20年之久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问题:1)物质能较快的通过活细胞的膜,但用单纯的膜脂形成的膜系统,让这些物质(糖、离子、疏水性物质)进行跨膜运输时,物质跨膜较慢2)质膜表面张力比油水
5、界面的表面张力低得多 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架构,外面有一些蛋白质均匀排列在脂双分子层表面,并由蛋白形成亲水的极性通道 1959年,Robertson用电镜观察了各种膜后发现膜呈三层式结构,提出了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并大胆推断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 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图3-1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显示的细胞质膜结构A.动物细胞质膜(箭头所指),中间亮带厚约3.5nm,两侧暗带厚约2nm(整个膜厚7.5nm)B.细胞核膜及胞质中囊泡膜也都由单位膜组成锇酸固定细胞,与磷脂极性头部基团亲和力较强暗-亮-暗流动镶嵌模型 flui
6、d mosaic model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模型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1988年,Simon和Van Meer提出了脂筏模型(lipid raft model),该模型认为在甘油磷脂为主体的生物膜上,胆固醇、鞘磷脂等富集区域形成相对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脂筏”一样载着执行某些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膜蛋白。(区域部分膜结构的补充)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Simons K,van Meer G(August 1988).Lipid sorting in epithelial cells.Bioch
7、emistry,27(17):6197202.Simons K,Ikonen E(June 1997).Functional rafts in cell membranes.Nature,387(6633):56972.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信号蛋白生物膜结构的特征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疏水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每一层称为一层小叶(leaflet)。脂分子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生物膜结构的特征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生物膜可以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在细胞生命活动中
8、,生物膜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可出现弯曲、折叠、延伸以及非脂双层状态等改变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二、膜脂三、膜蛋白二、膜脂通过对血影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脂类占40%;蛋白质 占50%;糖类占1-10%(糖脂,糖蛋白)髓鞘质膜二、膜脂(一)成分(二)膜脂的运动方式(三)脂质体通过对血影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脂 类 占 40%蛋白质 占 50%糖 类 占 1-10%(糖脂,糖蛋白)(一)成分磷脂酰丝氨酸 胆固醇 半乳糖脑苷脂 甘油磷脂 固醇 鞘脂 鞘氨醇3-磷酸甘油50%以上1/3以下糖脂5%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中起作用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
9、脂酰胆碱(卵磷脂)最丰富磷酯酰丝氨酸1、甘油磷脂甘油磷酸极性头部非极性尾部u甘油磷脂是膜脂的基本成分,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u内质网合成(心磷脂在线粒体)主要特征:具有与磷酸基团结合的极性头部和两个非极性尾(心磷脂4个非极性尾),极性头空间占位可影响脂双层曲度;脂肪酸碳链为偶数(16、18);含有饱和(软、硬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2个双键)(油酸),多为顺式,产生30角弯曲1、甘油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u鞘氨醇的衍生物,主要在高尔基体合成u分为鞘磷脂和鞘糖脂两类一条烃链,一条与鞘氨醇以酰胺键结合的长链脂肪酸神经鞘磷脂(SM,丰度最高)分子结构与甘油磷脂类似,统称磷脂2、鞘脂磷酸胆碱神
10、经鞘磷脂鞘磷脂形成的脂双层厚度较甘油磷脂厚度大A.卵磷脂B.鞘磷脂C.卵磷脂和胆固醇D.鞘磷脂和胆固醇2、鞘脂鞘糖脂p两性分子,极性头部是直接共价结合到鞘氨醇上的一个单糖分子或寡糖链p含量不足膜脂总量的5%(神 经 细 胞 质 膜 上 5%-10%)p种类:神经节苷脂、ABO血型糖脂、脑苷脂p不属于磷脂类2、鞘脂半乳糖脑苷脂神经节苷脂半乳糖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糖脂唾液酸磷脂甘油磷脂鞘磷脂鞘脂鞘糖脂作为结构脂,主要参与细胞膜系统的组成第二大类膜结构脂质第一大类膜结构脂质含4个闭环,亲水的头部为一个羟基,分子刚性很强的两性化合物特殊结构和强疏水性,不能形成脂双层胆固醇与甘油磷脂互作增加磷脂分子的有序
11、性及脂双层厚度,与鞘磷脂无明显影响Figure 10-4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Garland Science 2008)3、固醇:胆固醇及其类似物A.卵磷脂B.鞘磷脂C.卵磷脂和胆固醇D.鞘磷脂和胆固醇X含量:质膜1/3X合成:胞质和内质网X功能: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质通透性;脂筏基本结构成分;胆固醇缺乏可导致细胞分裂的抑制;很多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如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等。X动物细胞质膜中有胆固醇、植物为豆固醇、真菌为麦角固醇,多数细菌质膜中不含固醇成分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基础3、固醇:胆固醇及其类似物磷脂酸胆碱乙
12、醇胺磷脂酰甘油丝氨酸心肌磷脂鞘磷脂糖脂胆固醇 红细胞神经细胞不同脂类成分的含量二、膜脂(一)成分(二)膜脂的运动方式(三)脂质体通过对血影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脂 类 占 40%蛋白质 占 50%糖 类 占 1-10%(糖脂,糖蛋白)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每秒2m距离,分子换位频率107次/s)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摆动(脂肪酸链靠近头部的地方摆动较小)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内质网膜上频率较高,需翻转酶)Figure 10-11b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Garland Science 2008)(二)膜脂的运动方式内质网膜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和其他
13、细胞膜系统中,磷脂的分布是非对称的(三)脂质体(liposome)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脂双层膜的现象而制备的人工膜(三)脂质体 用途:嵌入不同的膜蛋白,研究膜脂与膜蛋白生物学性质磷脂双分子层寡 糖 链蛋 白有 机 溶剂 处 理去除不溶的蛋白和寡糖链蒸发溶剂 磷脂分散在水中磷脂溶于溶剂,在隔板的小孔上形成平面脂双层膜,研究双分子层的物理性质(溶质的渗透性)氯仿和甲醇氯仿和甲醇(3:1)(三)脂质体(liposome)用途:转基因(转染)通过控制条件可形成大小不一的脂质体(三)脂质体 用途:药物递送体系 脂质体中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尤其是与单克隆抗体结合
14、的精准靶向目的细胞抗体-药物偶联(ADC)(三)脂质体 用途药物递送体系 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LNP):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特点:容易被抗原呈递细胞吸收,最常被用于疫苗,目前三大mRNA疫苗巨头企业,Moderna、CureVac和BioNTech均采用了LNP递送技术。四种成分:可电离的阳离子磷脂,中性辅助磷脂,胆固醇,聚乙二醇修饰的磷脂HSPC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DSPE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MPC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OPC二油酰磷脂酰胆碱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一、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二、膜脂三、膜蛋白三、膜蛋白(memb
15、rane protein)X膜蛋白种类繁多(酵母1/3基因)X赋予生物膜重要的生物学功能(50%以上小分子药物受体为膜蛋白;细胞种类和部位的差异)X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子结合的方式,膜蛋白可分为3种类型: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外在膜蛋白(周边膜蛋白)脂锚定膜蛋白螺旋螺旋折叠折叠一、膜蛋白的类型 外在膜蛋白又称附着蛋白(protein-attached)。蛋白完全外露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脂分子结合。只要提高温度或者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就可以将外周蛋白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如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1.外在膜蛋白(pe
16、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2.脂锚定膜蛋白(lipid-anchored membrane protein)A:脂肪酸结合到膜蛋白 N 端的甘氨酸残基上,如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突变体v-Src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脂肪酸或糖脂)插入膜的脂双分子层中,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水溶性蛋白位于脂双层外一、膜蛋白的类型B:由15或20个碳的烃链结合到膜蛋白C端的Cys残基上,有时还有另一条烃链或脂肪酸链结合到近C端的其他Cys残基上,形成双重锚定,如GTP酶超家族的Ras和Rab一、膜蛋白的类型2.脂锚定膜蛋白C:通过糖脂锚定在细胞质膜上(磷脂酰肌醇-寡聚糖-磷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