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导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银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高二年级 政治必修3导学案 编号:04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习目标:理解并熟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三课第一、二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 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2.在充分记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 3.突
2、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找出问题,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限时20分钟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从_和_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共性:世界各民族的_有其共性,有普遍的_,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个性:各民族间_的和_的、_的和_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3)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_;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_中不可缺少的
3、色彩。3尊重文化多样性(1)意义:_。_。(2)正确态度:_,_,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原则:_。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探究点一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重要途径(2)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提醒经济活动中的贸易往来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体现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_、_、_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_。区别传播途径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理念、情感和信仰,
4、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性活动。传播手段侧重于强调通过某种具体的物质载体来进行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实现。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_的传播和_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_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含义2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3怎么办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二、质疑探索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
5、时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眼光回答:(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2)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探究点二材料一: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材料二: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探究点三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文
6、化应顺其自然的优胜劣汰。请谈谈你的看法。本课概览三、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据此回答13题。1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以下分别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
7、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这些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3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山西各地的文化节异彩纷呈,随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五台山国际旅游节、大同云冈旅游文化节、运城国际关公文化节、太原晋商文化艺术节等节庆会展的举办,提升了形象,聚集了人气,拉动了经济,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材料表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意义上对经济起决定作用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据此回答47题。4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
8、“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许多国家的商人运用到商战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 B C D5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为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尊重文化多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A B C D
9、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正确态度是()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让本民族文化取代其他民族的文化 D保存几个极少数民族的文化7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引起的。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世界文化的趋同才能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B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睦共处D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冲突
10、文化的多样性要求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据此回答812题。8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D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侵略的过程9微博以其短小、便捷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微博的兴起是因为它A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B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能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 D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0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11、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当前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1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122010年至2012年,中
12、国和澳大利亚互办“文化年”,以加强中澳友好关系,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交流。这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两国的文化融合两国的文化创新A B C D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课后练习:完成新学案本课的“综合检测”练习。导学案答案:探究点一:(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按各
13、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究点二:(1)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
14、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堂检测:1D2A3.A 4A5B6A7C 8B9C 10C11A12B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15、关系。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四课第一、二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 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2.在充分记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 3.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找出问题,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限时20分钟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注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永恒不变。(2)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
16、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_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_,_”,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_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注意社会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2)_,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_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_,发展是继承的_。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在_的基础上发展,在_的过程中继承,这就
17、是文化传承。 _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是发展。二、质疑探索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材料: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但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18、探究点二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为网络注入教育资源,赋予网络教育的功能。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消除了所有因现实原因而存在的限制性,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在谈到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时,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的思想。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
19、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观点二作简要评述。探究点三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民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政协委员们展开了讨论。甲委员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也是我们文化认同的纽带。发展文化,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认同感。”乙委员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真正好的文艺作品,需要有时代特征。”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2分)探究点四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2008年,我国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深
20、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最终于2010年7月29日公布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16分)本课概览三、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中秋节赏月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元宵节看花灯( )A. B. C. D.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结构体系独特 艺术造型优美 艺术装饰丰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B. C. D.3.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21、学术思想 道德观念 文学艺术( )A. B. C. D.4.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5.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A. B. C. D.6.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
22、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发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民族兴旺发达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而变( )A、 B、 C、 D、7.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 B. C. D.8.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A. B. C. D.9.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
23、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10.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11.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
24、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 B. C. D.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课后练习
25、:完成新学案本课的“综合检测”练习。探究案 一 4、(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继承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发展是指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的两个过程。(4)题目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二、探究一、(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传统文化的
26、内容也要相应变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应该继承和发扬;对那些腐朽落后的必须自觉地加以剔除和改造,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
27、等。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探究二答案:5(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不科学。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因为古代教育也有不少消极成分。(3)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确的观点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探究三
28、(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发展,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2)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探究四(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29、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4)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参考答案:1、C 2、D 3、A 4、A 5、D 6、A7、A 8、B 9、D 10、C 11、B 12、D 第五课 文化创新学习目标: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五课第一、二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 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2.在充分记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
30、 3.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找出问题,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限时20分钟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_,提出_,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提示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意义(1
3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_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的繁荣。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在_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必须以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为我所用。3
32、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既要反对_、封闭主义,又要克服_、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_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3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不矛盾(1)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合作和共处。4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
33、系二、质疑探索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背景材料:灵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苏轼描写文与可写竹时说:“见其所欲画振笔直追少纵即逝”。灵感往往是突然爆发的,灵感出现使创作者如虎添翼,挥洒自如,远远超出平素能力。辨题: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探究点二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比如,东北传统文化得到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这从具有东北民俗特色的小品节目深受欢迎中可见一斑;但是如果过于偏俗,则难以做到雅俗兼备,会使东北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1)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2)请你就革新东北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探究点三20
34、11年8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现在的“降速”,是为了更好地“磨合”,更是为了促进将来的“安全提速”。在“723”事故后,仍有不少人继续选择高铁,甚至有人憧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更快更便捷些。高铁运输快捷舒适、低碳环保,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往,还将推动不少产业的发展。高速铁路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中国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而且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技术体系,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波
35、兰等国已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他们的高速铁路建设。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不少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市场。(1) 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蕴含的道理。 (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明发展高铁客运的意义。三、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据此回答15题。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A文化创新 B服务实践C改造世界 D提高人的素质2(2011广东文综)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
36、的是()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 B C D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社会实践就没有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A B C D4山楂树之恋记录了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以及两位青春男女质朴唯美的情路历程。由于剧情贴
37、近时代,让人身临其境,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上述事实说明()A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B大众传媒为人们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C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D文化市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5岭南文化是岭南一带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下面关于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 B C D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68题。6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到事物的规律性就能改变规律的存在形式B客观世界的变化要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D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7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隆重开幕。这届大运会的理念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意味着深圳大运会不会简单重复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模式,而是展现经济特区全新的创意与智慧。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它()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