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研究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比较研究法.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比较研究法一、概念 所谓历史比较研究法,即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的比较研究的实践。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体系被称之为比较史学。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发展规律,揭示其本质,就是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
2、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历史比较研究法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
3、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历史比较研究法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9、图10
4、,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历史比较研究法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
5、,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历史比较研究法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46(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科一夫西人设立新闻
6、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科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7、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历史比较研究法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
8、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材料二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9、6分)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A.比较型选择题1.题型特征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而后一种更常见。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A.比较型选择题1.题型特征2.解题
10、对策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A.比较型选择题【例1】不同时期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有所不同。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美国由世界上
11、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终于在1982年底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其措施与19291933年罗斯福新政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降低税率B.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C.减少财政支出D.缓和社会矛盾【例2】19世纪中叶,曾国藩、李鸿章等以百战之功获取封爵;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工商业者凭借一定资财即可获爵。这一变化反映出()A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B“实业救国”成为国人共同追求C清政府改革科举取士制度D清政府政治体制发生变化BA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B.比较型非选择题(即“比较类设问”)1.题型特征比较类设问,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
12、或者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角度。(1)求同型(或相似点):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方面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在上的共同点”等。(2)求异型(或相异点):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方面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和相比,有哪些发展或哪些进步”“分析变化的主要不同或的主要差异”等。(3)求异同点型: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分析和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等。2.解题对策(1)审清类型。明确设问是求同型、求异型还是求异同点型。(2)明确对象。明确比较的是哪几
13、类历史事物或哪些历史人物。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B.比较型非选择题(即“比较类设问”)2.解题对策(3)找准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指向性等确定比较点。具体有以下五种。历史事件类的比较,一般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涉及背景的比较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项有阶级、人物、组织、纲领、措施、方式等;涉及结果的比较项有结局、性质、功绩、局限性、影响等。历史现象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思考。历史人物类的比较,可以
14、从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思考。政治、经济制度类的比较,可从实施的时代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及地位等角度思考。历史图表类的比较。历史比较研究法三、应对策略B.比较型非选择题(即“比较类设问”)2.答题模板(1)审清类型。(2)明确对象。(3)找准角度。(4)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或相似点)的答案时,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如:“特点”“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
15、强化答题的旨意。【特别提醒】对于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应注意两点。(1)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作比较。(2)解答时,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地写成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地写一段,造成比较项不明确、答案模糊。历史比较研究法四、课堂练习1.采邑制是欧洲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层层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从而造成层层附庸的关系。以下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两者受封的对象极为相似B两者都体现了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C
16、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D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3.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C中日民
17、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CDD历史比较研究法四、课堂练习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历史比较研究法四、课堂练习41题参考答案#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3分)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3分)#示例二: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分)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3分)#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3分)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3分)#示例四: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或呈现“纵街长巷”的格局)。(3分)说明: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加强。(3分)(学生只要答出四种参考答案中两种即可,按各自的“信息”和“说明”赋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