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青龙镇南客学校:晏军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美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多年的教学实际工作中得出几点浅陋的思考。首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美术老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都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
2、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我这个教育者就会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的具体要求是: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4.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5.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在长期的工作中我都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美术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
3、性转变。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美术课的室外写生活动中,常有学生不小心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
4、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美育教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再次,一定要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
5、,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美术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美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美术”的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美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美术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美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美术教学、渗透、美育、以学生为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