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德的自我休养.doc
《谈师德的自我休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师德的自我休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陶行之先生的师德观谈自我休养教师道德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教师负担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少年儿童、并通过他们对道德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先导。教师道德对社会风气发生影响还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教师是最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通过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人们对是非善恶、荣辱观的判断,从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至高无上的准则。作为一名教师,崇尚师
2、德,铸就师魂,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摆正“中心”陶先生认为:“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治乱。”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教师为本。所以,教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而易见,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教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育人。既教书又育人,为人师表,便是师德的中心内容。然而,现实生活中,只教书不育人,或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仍然较普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学目标和育人标准很难协调发展。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做一名适用时代需要的
3、新型教师,就应该切实地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在育人的思想指导下教好书;另一方面又要在教书中育好人,从而不断推进师德文化向前发展。二、培养“爱心”教师要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其首要条件应该是对孩子、对事业具备一种博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应植根于“爱”的土壤。不具备“爱心”,不善于去“爱”至少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关心爱护孩子,相信理解孩子,尊重他们,才会使师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教育自觉地被孩子接受,孩子才会把教师看作道德上的楷模。孰不知,“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一个“蹲”字折射出多少尊重、平等的爱心光环。难到“师道尊严”的狰狞在今天还容它有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德 自我 休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