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纳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全纳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全纳教育的认识讲座人:郭晶 时间:2009年2月27日一、什么是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板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关键术语:一体化一体化的特殊教育回归主流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v 全纳教育的人权观每个儿童在人格和人权上都是平等的。即使有某种发展障碍的儿童,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是正常的;被尊重和有选择权;全纳教育思想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v 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所有儿童都能学习;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
2、们的不同需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v 全纳教育的民主观全纳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或仅解决一个安置问题;全纳教育提倡的是“积极参与” (学会生存?)全纳是要做到归属于一个团体,一群朋友,一个学校或者社区。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v 全纳教育的合作观倡导集体合作观是全纳教育主导的价值观 之一;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全纳是接纳和珍视人类的多样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全纳教育的立
3、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合作。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v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如果学生有特殊的需求,就应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全纳教育反对为学生设置特殊课程;认为他们都能学好普通课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有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要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全纳教育的结果v 儿童与群体的互动,包括成为班级的一员,成为班级中更小一个小组的一员,成为校外群体的一员。具体标准是
4、群体的其它成员都愿意为残疾儿童提供一些适应性调节和服务,以支持融合教育的开展和残疾儿童成员资格的获得。“获得成员资格”v 儿童在与其同伴的关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比如残疾儿童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是否大部分时间是接受帮助?是否有机会担任帮助他人的角色?互动的游戏类型或友谊类型是做到互惠互利?在社会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建立同伴关系 ”v 儿童参与班级日常活动的情况的变化,社会沟通行为的变化,功能性技能的变化,入学前的准备技能的变化和其它包含在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得到发展四、早期全纳教育的基本原理v 残疾儿童应尽可能地享受完全意义的生命权利 v 全纳教育意味着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v
5、 残疾儿童必须有与正常发展儿童同样丰富的早期教育的经验(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心理上的平等) v 低龄残疾儿童如果仅仅和其他残疾儿童一起游戏一起互动,他们将无法学会正常的社会技能,为了促进低龄残疾儿童的健康发展,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游戏环节是必不可少的v 正常发展学前儿童需要了解残疾儿童,特别是残疾明显的儿童盲童、聋童、肢体障碍或认知能力薄弱的儿童。在他们人生最初的几年,他们很容易接纳有发展差异的儿童,孩子们往往不会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障碍方面v 发展问题v 早期融合教育使残疾儿童每天都会遇到挑战性的信息、设备和活动,与各种儿童互动,这些儿童扮演着模范的角色,为残疾儿童提供模仿和游戏的对象,彼此帮助
6、v 残疾常常会阻碍处于敏感期儿童的正常的反应方式,家长,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家长很可能无法发现这些迹象,或者错误地解读这些迹象v 残疾儿童在学习关键期不能通过“自动”“自然”去习得经验。如果没有特殊的辅助,没有其他正常孩子的带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其实都是被隔离的。“敏感期” v 儿童有很强的动机并容易获得某一特定的技能如走、学习数数等。 所有的儿童,包括重度障碍的儿童,每天都有许多这样的教学契机。重要的是识别这些契机并引导为适当的发展性学习经验。v 全纳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低龄残疾儿童利用融合的环境观察并模仿其他正常发展儿童而获得更好的技能。这在逻辑上是有道理的。模仿对于每个人而言,不论老幼
7、,都是主要的学习途径。 五、教师的作用支持融合v (一)教师要做到:v 为儿童制定个别化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以满足每一个孩子的特殊需要。v 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课堂教学的一分子,目标是支持每一孩子学会正确的适当行为。v 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了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v 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是学习必须的途径。对残疾儿童而言,他们需要学习游戏的技能,有些儿童不知道如何游戏,也不会自然地游戏。 v 组织活动的时候,合理安排大组活动和小组活动、剧烈活动和安静活动,让所有儿童,不论处于什么水平,都可以积极参与并形成互动。v 创设包含不同水平的材料和活动的学习和游戏环境支持所有儿童的发展。功能最受限制的儿
8、童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参与,而能力最强的儿童有可以感受到活动的挑战性。 v (二)计划与活动v 儿童与儿童之间互动的组织 在大多数情况下,互动是不会自发出现的,老师需要组织环境促进互动v 教室活动的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和活动与现有教室活动结合起来。(自然行走、学习游戏等) v 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 六、融合的益处1、带给障碍儿童的好处v 在对早期融合教育环境中障碍幼儿的发展成果的总结中指出,儿童在社会能力和社会化游戏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认知、语言)发展领域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原因是:比起由残疾儿童组成的特殊班级里,融合教育的班级具有更多的刺激性、变化性和有反馈的经验。v 有机会
9、去观察、模仿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社会、语言和认知技能的儿童,并与之互动。培养“试试难一点”的内在驱动力,正常儿童常常会期待“试试难一点”,这会鼓励那些在这方面缺乏一些技能的儿童改善有关行为。v 提供了直接向其他儿童学习的机会。显然有些技能更容易通过向其他孩子学习而学会;比起成年人,孩子们的解释和演示更接近发展障碍儿童的能力水平。2、带给正常发展儿童的好处v 发展进步。正常发展儿童的学业进展不会因为安置在有残疾儿童班级里而受到影响。这一结论在学前和小学阶段都得到了证实。 v 同伴指导对于正常发展儿童而言,融合教育带来的另一个已被证明的益处是同伴指导一个儿童教龄另一个儿童。双方都受益,不仅是被教的
10、,教人的儿童也从这一经历中得到极大的好处。如果自愿地教别人一些我们已有的(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我们自己的技能和理解都会提高。 v 同伴指导对于超常儿童而言有更特殊的价值,为他们提供了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方面具有挑战性的空间。v (美国,1985)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关于融合和超常的研究结果:10名以前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的普通儿童,后来作为正常发展对象参与了一个学前融合机构,追踪发现这10名儿童中后来有4名进入了超常儿童范围 3、带给家庭的好处v 态度不断改善,更加积极面对v 家长报告说他们的孩子比起他们自己来讲更能接受人的差异性,对于残疾者或者一些外貌或行为不同的人也更容易适应。4、
11、带给社会的好处v 融合不仅对所有的儿童都有积极作用,对于社会也有长期的益处。有机会与残疾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正常儿童,长大后会变得更宽容。他们成年后对社会中弱势群体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们提问题或者作评论的时候,也都是因为他们需要了解他们不熟悉的一些内容,而不是出于对特殊儿童的歧视。七、全纳面临的担忧和挑战v 特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v 有关不良行为的担忧 八、总 结v 提倡融合教育的理由是建立在伦理的、社会的、发展的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 。v 无论是残疾儿童,还是正常儿童,早期阶段都是很关键的。许多学习过程作为整个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错过了这些时机,这些学习内容可能永远无法被充分学会或学好。 v 早期融合项目为残疾儿童提供了模仿正常儿童学习的机会。同时,正常发展的儿童也从中获得了很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他们通过帮助弱势儿童,获得了大量的技能如运动、社会和智力方面的。 v 有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并不会必然地自发地一起学习一起游戏,需要教师通过项目加以组织和协调,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互动,并使这种互动过程能得到不断的强化。v 融合给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而且得到了实践的充分证明和肯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