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创新与反思.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创新与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创新与反思.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32 0 1 2年第 9期第 2 8卷陈辉,蒋应强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创新与反思 摘要 2 0 0 8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探索新思路,以实现南宁市自身跨越式发展为研究重点,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区域联动的设施一体化建设的转型和提升,基于紧凑城市理论,通过严控规模、圈层发展和组团布局等措施实现南宁城市健康发展。研究在总结上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不足,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转型与重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索。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创新;
2、反思;南宁市 文章编号 1 0 0 6-0 0 2 2(2 0 1 2)0 9-0 0 9 3-0 6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1 1 文献标识码 BNanning Master Plan Revision Innovation And Reflection/Chen Hui,Jiang YingqiangAbstract In 2008,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Guangxi Beibu Bay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Planning,and it symbols the region sdevelopment being
3、lifted as a national strategy.Nanning being a major city in the economic zone faces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opportunities.The urban master plan revision studies development transition and improvement for urban rural integrate development.Based on compact city theories,scale control,concentric devel
4、opment,and unit layout strategies are adopted to realize healthy urbandevelopment.The paper concludes the planning revision experience and lessons,and studies crucial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futureurban transition and remaking.Key words Urban master plan revision,Innovation,Reflection,Nanning陈辉,高级
5、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所所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读工程硕士。蒋应强,规划师,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相思湖新区规划分局局长。作者简介1引言随着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及西南区域协作不断深化,使南宁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2 0 0 3 年原属南宁地区的横县、宾阳、上林、马山和隆安并入南宁市,2 0 0 4 年邕宁撤县建区并对原南宁城区进行了调整,2 0 0 5 年南宁市撤并了部分乡镇,最终由一市辖两县调整为辖六区六县。行政区划调整为重新整合市区周边县、镇的资源,统筹产业及城乡建
6、设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截至2 0 0 8 年底,南宁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 9 6.6 2k m2,大大突破了前版总体规划确定的1 3 4k m2的规模,规划工作的超前性特征已经丧失。一方面,南宁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众多利好政策给广西和南宁提供了在国家和区域层面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城市内部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亟待新规划进行总体控制和协调。基于上述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0 0 4 年南宁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历时八年,于2 0 1 1 年1 0 月1 0日获得国务院批复。2总体
7、规划概述对批复后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纲领性结论概述如下。(1)规划层次:分为市域和中心城两个规划层次。其中,市域包括南宁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为2 21 1 2k m2,重点是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解决区域规划协调的关键问题;中心城包括原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地区和仙葫、邕宁组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 0 0k m2,重点是编制中心城规划。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还确定了城市规划区为南宁市市区,即市属六区所辖行政范围,面积为65 5 9k m2(图1)。94(2)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进一步强化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中心职能,发挥多区域合作的国
8、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建设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进一步深化提升 中国绿城,建设 中国水城,彰显秀丽岭南风光,展现以浓郁壮民族文化风情为主,体现时代性、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最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生态园林城市。”(3)城市性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联接出海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4)城镇化水平: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 3 左右,城镇人口达到5 0 0 万左右。(5)城市规模:到规划期末2 0 2 0 年,市域总人口控制在8 0 0 万以内,中心城人口控制在3 0 0 万以内;中心城建设用地控制在3 0 0k m2以内
9、,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 0 0m2以内。(6)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城镇间的区域协调;强化中心城市,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县城,构筑县域中心;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集聚规模;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 一般镇的轴线状开放式城镇组织体系(图2)。(7)中心城总体布局:主导发展方向为“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在总体布局上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其中,“一轴”指以邕江及两岸为主的发展轴线;“两带”指在邕江两侧形成的南北城市发展带,北发展带以综合服务、教育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和
10、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为主,南发展带以产业服务、工业及物流等产业功能为主;“多中心”指以城市中心为极核、以组团中心为主体、以片区中心为骨干、以社区中心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型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3规划创新3.1 找准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2 0 0 8 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作为“重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如何在北部湾经济区中找准定位,广泛参与区域合作,适应
11、国家战略的新使命,并在四个方面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一直是本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一是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从行政区域范围向大都市经济圈的跳跃式转变;二是通过城市功能的提升,实现单一性生产功能向综合性服务功能的跳跃式转变;三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实现侧重生产导向建设向综合民生导向建设的跳跃式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低度化、重型化向高度化、轻型化的跳跃式转变。经过多轮和多方论证,围绕规划确定的南宁市的功能定位,确定了本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区域战略发展重点,具体如下:(1)区域空间协调策略。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对接沿海城镇发展区,形成开放共赢的空间优势
12、。全面落实广西城镇体系规划,市域主要发展轴线与广西主要城镇发展轴线一致;重点发展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使其成为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中国南部国际贸易、运输、商业、旅游和信息中心。全面落实广西北部湾城镇群规划,构建面向陆路和海上东盟区域合作、服务西南腹地、东接粤港澳的经济格局,形成区域大“十”字的功能结构和交通结构,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强调区域联动下的空间拓展,主城区重点向南与向东发展,积极协调与六景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图3)。图1 规划区界定图图2 南宁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952 0 1 2年第 9期第 2 8卷(2)区域产业协调策略。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实现
13、城市间互补共赢的产业格局。南宁与沿海地区产业协调发展。中心城为综合产业发展区的中心,优先发展金融、旅游、会展、物流以及高新技术、临空产业等,吸引国内外企业区域性总部进驻。工业发展集中化和园区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六景工业园区、广西明阳工业园、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和南宁江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造纸、化工、医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和都市型工业。适应区域发展新功能的要求。中心城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区域国际性公共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性金融商贸设施中心、国际性会展中心、国际性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性科研教育中心(图4)。(3)区域交通协调策略
14、。进一步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成为区域间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枢纽。积极构筑区域大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全面建设区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着力建设区域性交通通道,打造几个主要方向的通道,即南部通道、东部通道、北部通道和西部通道。南部通道,建设高水平的出海大通道,大力加强友谊关与东盟国家的交通联系,强化与北部湾城镇群交通联系通道的建设。东部通道,加强与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联系通道建设,提升铁路、公路和内河航道的设施等级,建立大运量货运主通道和快速客运通道。北部通道,强化与
15、柳州、桂林的交通通道建设,加强与我国中部省区的交通联系。西部通道,全面加强与百色、河池等地市的交通联系,进而强化与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区的交通联系,成为我国西南内陆省区与北部湾、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联系的交通枢纽(图5)。3.2 区域联动,设施一体化建设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以及一级城镇建设区,在区域资源整合、经济合作、设施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图3 南宁市区域空间发展示意图图4 南宁市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示意图96良好的竞合关系下共建共享区域基础设施,实现“以生产导向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民生导向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区域联动的
16、设施一体化建设的转型和提升。一方面,继续加强生产导向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市域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燃气和消防等的建设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医疗、文化和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城乡全覆盖布局,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建设宜居城市提供全面有效的保障。(1)市域水利工程。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切实加强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安全保护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对南宁市域各主要类别需水量的分析和预测,综合测算到2 0 2 0 年南宁市域生产生活总需水量为3 8.6 7 亿立方米,全市河流维持用水量为4 1.9 7 亿立方米。结合南宁
17、市域水资源分布和总量实际情况,以及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划期末南宁市域水资源供需基本能够实现平衡。市域各县城和城镇污水规划的排水体制原则上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旧城区域和一般城镇近期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远期逐步向分流制排水体制过渡。同时,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各县城、中心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应达到5 0 以上。市域防洪必须以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建立堤库结合、泄蓄兼施的防洪体系工程。市域各县城近期防洪标准达到2 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达到1 0 年一遇;远期(2 0 2 0 年)防洪标准达到5 0 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达到2 0 年一遇(图6)。(2)市域供电工程。积极
18、对接国家及区域电网发展规划,科学预测负荷需求,合理布局电网设施,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用电安全。电源规划方面,南宁市域的电能主要依靠广西主电网提供,远期推算至2 0 2 0年,南宁市域需电量为1 84 6 8G W h,最大负荷为38 4 0M W。电网规划方面,建设南宁市外围5 0 0k V 输电网络,将其作为主干电源网,接受外部电力,向南宁市供电;以5 0 0k V 变电站为核心,建设南宁市中心城2 2 0k V 环网,向南宁市中心城供电。(3)市域信息工程。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继续提高农村地区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宁市 城市 总体规划 创新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