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写结合.doc
《关于读写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读写结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体会 王利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进行这一轮又一轮的尝试和探索,从小语整改到洋思经验,到学案导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国各地的各种实验课题均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在学习借鉴他人成果、经验的同时,本人几年来也尝试了一些做法,总结起来有两点主要内容。一、提前阅读,大量识字-读经典我的做法实际很简单,总的来说就是:小语整改+综合实践活动+持之以恒。具体地讲:从一年级起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背诵优秀篇章,强行记忆,量化管理,掌握方法,形成习惯;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悟、创造的能力,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
2、求学生广泛接触书山学海,大量阅读、随文识字,不走万里路,也让学生读万卷书。通过多读多接触,解决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教学难题,养成能力,形成智慧。首先我谈一下对中国古诗词的认识。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一位研究生去加拿大深造。临行前问教授需要带哪些书籍。教授的回答是:至少带两本:英汉词典和唐诗三百首。因为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身在何处,只要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就是正宗的中国人。把古诗词说成是中国人的“护照”,当然只是一种比喻,而古诗词是优秀中华文化的结晶,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淀,却是千真万确的。著名文学家金庸先生说得好:“外国人常问什么叫中国特色,我想把中华古诗文拿出来,随便背一篇就能说明问题。”这样看来
3、新课程标准如此看重让儿童诵读古诗词,也就并不奇怪了。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几年来,因为自己的语文教学体会,我开始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古典文化的浸染。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我想:要传承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古典名著的阅读量。我从自身做起,因为教师积累的贫乏势必造成其底气不足,这又怎能培养出有才气、有文采的学生?我总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上
4、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妙用自己已学或将学的古诗文给学生作出榜样。我想让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无我”、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学生增加一些文学修养的底气。在和孩子们共同背诵古典诗词的同时,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敢自信的说出“看云”时教师说过的话:站在讲台,我就是语文。在众多古诗词中我尤其推崇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仅有108个字,360句,文章虽短,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此文是清朝李毓
5、秀老夫子根据古圣先哲的教导编写而成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文里蕴含着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弟子规是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教育学生学好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他们扎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这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鉴于这种观点,我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除做一切该做的之外,我们强行进行了一种古诗文背诵训练。内蒙古教育2009年第11期刊登了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党三尧中心学校石皇冠老师的我是怎样改革识字教学的一文,同时刊登了包头市土右旗党三尧中心学校樊锁锁、边万雄的文章奇迹是怎样发生的?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读写 结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