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doc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内容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
2、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
3、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练 【教学过程】 导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 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一、商业的发展 1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 (1
4、)原始社会: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 (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官方垄断商业,商人由政府供给衣食,为政府服务,成为“官商”) (4)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著名都会形成。 2汉唐:抑商政策,发展缓慢(?) 3宋辽金元:新发展,打破市坊制度:重心东进南移;纸币出现;对外贸易陆路转 为海路。 4发展新阶段(明清) 6 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导。 大量农业、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商品十分丰富。 破产农民自由出卖劳动力,成为雇工,劳动力成了商品。 区域性的商人实力雄厚,形成商帮,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由于
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又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商业迅速繁荣。 表现:大都市的出现,如长安、洛阳、扬州。 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思考;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 根本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交通、货币等。 二、城市的发展坊市与城镇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 (一)“市”的发展 “市”、草市、夜市 “市”的发展的发展过程: (1)汉代的市作为集中贸易地,场所有严格的规范,管理相当严格,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六朝时期出现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中国 商业 经济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