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与升力(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浮力与升力(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潜水艇、气球的浮沉原理和浮筒打捞法。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与前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
2、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实验器材:食盐、清水、烧杯、鸡蛋、铁钉、乒乓球、木块、石块、气球等。教学方法:本节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然后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最后解释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其中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组织学生做好鸡蛋的浮沉实验及理论分析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3、。8、教学过程:教案(教师教学活动)学案(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说明引入课题,教师设疑:“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沉入水底,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决定?”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等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木块乒乓球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杯底,自然就想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呢?引题,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体1、在黄色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用蜡封住口,将乒乓球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量筒中,把乒乓压入水底,撤去压力后,乒乓球会缓慢向上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上浮”;2、乒乓球上
4、浮到一定的位置后,最后会静止,一部分体积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这种状态称为“漂浮”;3、若将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会向下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下沉”,铁块最后会下沉到容器底部;4、将灌满水的小气球(小气球内要尽可能灌满水,不留空气,必要时还要在口处绑一些细铁丝,否则不易浸没在水中)扎紧口,轻轻放入水中,小气球会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处,这种状态称为“悬浮”。还可以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感性认识。更好的认识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体老师引导学生做课本活动1的内容:准备好盐水,用改变盐水浓度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在清水中加盐,以使沉在杯底的鸡蛋上浮、悬浮直至漂浮,让学生观察鸡蛋
5、在液体中浮沉的几种情况。然后再在浓盐水中加水,使鸡蛋又由漂浮到悬浮直至下沉。用改变盐水浓度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液体中浮沉的几种情况。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食盐溶解较慢,这种做法不容易看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老师可以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感性认识。如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为此,可演示一个小实验:把一枚小铁钉放在水中,结果下沉;而将大木块放在水中,会上浮直至漂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这个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发生冲突,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物体浮沉的条件。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得出
6、上述实验的结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1、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大于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2、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F浮等于物重G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让学生学会总结,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习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引用,可以通过展示挂图,请学生对照教材图与图下面的文字说明自己来总结。学生了解潜水艇、热气球等一些浮力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反思:练案1、如图所示,实心物体漂浮在煤油液面上,这表明该物体的密度一定_煤油的密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木块浮在水面,木块
7、露出水面高4厘米,则 木块的质量为_千克 () A.0.6B.6C.60 3、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表面上,那么 ()A.浸没的体积较大时受浮力较大 B.露在液面上的体积较大时所受浮力较大 C.不论浸没的体积多大,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D.不知木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因而无法判断浮力的大小4、飞艇要降落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自身重力 B.把气囊中的气体放出一部分使飞艇体积变小 C.利用发动机使飞艇下降 D.关闭发动机5、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若沿虚线将其分成两部分(虚线不通过空心部分),则()A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B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C两部分仍旧保持悬浮
8、D物质的密度未知,不能判断两部分的沉浮情况6、三个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铜块、铝块和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少的是()A.放铜块的杯子B.放铝块的杯子C.放铅块的杯子D.水面升高相同7、“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答案:1、B 2、A 解:F浮液gV排mg m水V排 1103102610-60.6(千克) 3、C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浮力 升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