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doc
《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教学目的:1、掌握共价键的成键特点和键的极性的判断。 2、初步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认识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3、理解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重点: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的关系。教学难点:分子极性的判断教学方法:多媒体,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复习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练习:写出Cl2、N2、HCI、的电子式3、共价键的类型: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不同原子成键电负性不同电子对偏移极性键键的极性 相同原子成键电负性相同电子对不偏移非极性键4、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中,正电
2、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部份呈现正电性+,另一部份呈现负电性-。 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5分子极性判断: (1)正负点中心判断 (2)根据空间结构判断 (3)根据分子式判断 学生完成P47的思考与交流,并总结:以极性键形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 极性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若电荷分布均匀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电荷分布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是由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基本规律: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A A非极性分子、AB极性分子练习:下列分子中一定具有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三节 分子 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