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理一模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地理一模质量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阿荣旗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教师培训中心 杨文琴 一、命题原则2014年阿荣旗初中学业考试第一次地理模拟试卷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2014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考试说明,并紧密联系地理教育教学的实际,精心编制的一套综合性很强的试题。试题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和考试说明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考查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考查对学生生活、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二、 试卷情况(一)内容及题型:试卷设置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即12分的单项选择题(12个小题)、18分的综合应用
2、题。题型和试题分值参照2012、2013年全市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学业考试试题力求新颖、灵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二)试题特点:优点:1、本套试题命制本着“依托教材,灵活运用”的思路,紧扣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学生实际,难易程度符合6:3:1的命题要求,试题涉及考点达到“2014年地理考试说明中具体要求”的95%,没有偏题、怪题,力求全面综合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达到学业考试的目的要求。2、关注学生地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察。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初中阶段所应达到的地理技能水平,但是受传统考试方式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只重知识点而忽略学生技能培养现象,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学生往往只
3、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力也无从谈起。今年地理试题综合题中,学生通过分析题干、或是读图、或是阅读材料得出答案的题占有较大比例,希望能给教师今后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试题也注重地图的阅读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试卷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试题分值很大约占80%左右,作为初中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地理图像、图表的判断方法,提高读图、用图能力。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本次试题命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和生活中的地理,强调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这一点本身也是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
4、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综合性较强。因为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为了较全面地考查各知识点,就使得每一道试题尽量容纳更多,例如选择题3、6、8、10等一个小题考察多个知识点。不足:试题覆盖范围不够全面,例如中国的地形和区域地理部分考察点少;图表印刷不够清晰,如综合题(四),造成学生辨认困难。参考答案出现错误,为教师评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三、 试题及成绩分析表一:2014年阿荣旗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成绩统计表单位初一年初数参考人数地理合格率名次优秀率名次实考人数合格率名次复兴189 163 49.21 1 3.17 757.064得力其尔38 21 42.11 5 0.00 1179.191音河
5、56 52 42.86 4 5.36 446.156四中711 653 33.05 7 4.08 635.999亚东200 135 17.50 13 1.00 925.9312长安54 44 48.15 2 12.96 159.093兴安66 60 18.18 12 0.00 1120.0015太平庄104 85 43.27 3 4.81 552.945六合67 49 14.93 15 0.00 1120.4115孤山55 35 41.82 6 7.27 265.712二中475 326 24.84 8 5.89 336.28三岔河95 58 23.16 9 1.05 837.937查巴奇54
6、 40 20.37 10 0.00 1127511那克塔29 17 13.79 16 0.00 1123.5314三中123 74 20.33 11 0.00 1133.7810霍尔奇119 75 15.97 14 0.84 1025.3313合计24351887希望老师们深度反思成绩下降或者成绩一直处于低谷的原因,认真剖析教学过程,全力以赴,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表二:阿荣旗第一次模考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见附表)四、评卷反馈(一)学生答题中存在问题:1填涂答题卡不规范,有的填涂不满,有的填涂成圆点,有的用圆珠笔填涂,有的打“”。2.书写不规范,不整洁,错别字过多,如“甲地”的“甲”、“山脊”的“
7、脊”、“秦岭”的“秦”等字写错的较多。“全年温和温润”3.地理用语表述不够准确,很多学生将地理术语通俗化,还有的学生用口语表述,甚至表达不清,词句不通。如综合题4、小题“有利于温润气流深入”学生答成有利于显“箸”的季风气候吹进中部。及词不准确:如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学生答“气温较温和,全年降水量较小”。4.答题技巧欠缺;比如部分选择题利用排除法是可以圈定答案的,如一4、B建筑上有十字架,确定此点即可选定B。二4、第二问学生答“有利于让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通过,带来丰沛的降水”。如果不知道是哪个洋把“太平洋”换成“海洋”即可。5.审题不清,答题不认真。学生对有关运用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与
8、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知识能力比较欠缺。如二4、小题,第一问答“平原”是正确的,第二问答的不理想,前面的原因推不出后面的结果。如“有的答山脉对夏季风的阻隔,使平原降水稀少”等。这说明学生思路不清晰,对此理解不透,对理解地理知识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能力欠缺。无法利用前面的知识导出后面的知识。6.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例如二1题中“实际距离”的计算、二16题“河流流向”的确定; “温度带的划分”很多答非所问,基本概念不清楚。7.读图、用图能力较低。读图分析题是地理考题的主体,约占80%左右,也是学生丢分最严重的地方。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不善于观察地图,不会从图上获取信息,甚
9、至有“思维定势”,习惯于机械记忆,识图仅停留在“识记”阶段,不能很好地应对比较灵活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二(三)学生因为刚刚进入综合阶段,学生无所适从。学生没有很好的审题,根本搞不清以东地区是华北平原地区,所以给出的答案大多都是黄土高原地区支离破碎的原因 。答案无花八门:什么乱砍乱伐、降水集中、多暴雨。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本题错误率很高。8.部分学生的卷面脏乱,涂改后无法看清。还有的学生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如写“百度一下”、“我不知道”等;即使在答题卡框外也是不允许的,属于违纪现象。(二)批卷及试题分析情况:综合题5小题学生答“常年高温多雨,气候温和,适宜居住”得分。综合4小题答
10、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常年刮风”“降水达不到这里”得分。综合9、“山脉多阻挡了从海洋吹来的风”“处于内陆,降水量小”“离海较远,深居内陆”都得分。二14、题有的学校把“亚热带季风”批做正确。二5题批改不够严格,如“高温少雨,降水不足”批作对。二14的批发也不够严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都批做正确。音河选择题没让学生涂卡。其它学校基本客观认真。试题分析情况很多老师没有理解表格的设计意图,有的没有做认真深刻的分析,不能很好为本次考试的质量分析提供依据;如,二中没有交考试试卷分析、三中综合题分析不合理,四中没有计算各题的得分率等。分析最好的学校是六合中学的徐仁东、孤山中
11、学的蒋万昌、太平庄于春、亚东陈晓霞、音河赵立春、得力其尔张富都是根据本试题设计表格并认真计算。综上所述,学生答题中存在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折射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五、教学建议 (一) 加强常规训练,如字、词的正确书写。(二)加强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度,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方法运用等表现,从而在学生参与中培养地理思维,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独立表述的能力,发现学生认知的误区和盲点并及时纠正。(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通过前面分析可看出学生只是凭借死记硬背,没有内化理解的知识必然不能扎实牢固掌握。教师要深刻理解课标
12、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教材中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关注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整体,掌握地理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强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适当记忆是必要的,但要设法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后期复习中要帮学生梳理知识点,挖掘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树”。(四)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规范教学语言,少用俗语、多用专业术语,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对于易错、易混淆的概念和术语在课堂中要明确区分,并利用课堂板书通过自己的准确书写及强调对学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加强学生的地理学科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如各种气候类型比较,分析其异同,
13、找出准确的描述词语。(五)注重学生答题技巧与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的培养不光体现在测验中,更多的还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反馈练习题目选择要有层次、多样化,单元测试题力求标准化、科学化,在习题讲解时关注学生答题思路、错因分析等,在训练中渗透答题技巧,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强调答题常规,即认真审题,领悟答题要求,争取做到不漏题,不误做题,不乱涂乱写;还要指导一些答题技巧,比如“如何做好选择题”、“如何做材料(或漫画)分析题”等,教师自己要搜集有关资料供学生参阅。(六)还要适时增加“乡土地理”的知识,尤其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做为常识应该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区具有什么样的地理特征。关注时政热点,捕捉地理信息。如“雾霾”“钓鱼岛”、南海等纠纷,地震、“金砖五国”、南方暴雨等事件,都可以探究其内在的地理要素。(七)加强读图、用图训练。建议将四册课本重要地图归类,按类识图,力求“一图多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设计不同问题,教师要精讲多练,同时还要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随着中学地理并入中考,地理教学倍受关注,地理教师除了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之外,还得注重中考形势;除了研究教材、教法,还得研究各类题型和解题技巧。因此,地理教师任重而道远,还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我深信:在后期的复习中,我们广大地理教师集思广益,潜心研究,会带领学生取得优异成绩!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