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ppt(1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赵呈领赵呈领: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微微”改变世界!改变世界!1.1微课程是指以
2、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载体视频为载体,时间在,时间在1010分钟以内分钟以内,有,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以某个知识点某个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定义视觉驻留规律视觉驻留规律10分钟分钟微视频微视频视频对学习者而言,可以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暂停、倒退、重播,有利于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学习,夯实基础,有利于预防学困生出现。1.1微课程的定义需要的时间不一样掌握同样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生辅助教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的多媒体课件件课堂教学堂教学实录的的视频切切片片50分分钟-1小小时为单位的位的传统国家国家网网络精品精品课
3、程程1.1微课程的定义这些都不是微课程这些都不是微课程1.2微课程的发展历程1993年年1995年年2008年年“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 LeRoy A.McGrew提出的“60 秒有机化学课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1.2微课程的发展历程1993年年1995年年2008年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OML)。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4、1.2微课程的发展历程1993年年1995年年2008年年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微课发端于twitter的微博,自2009年起,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于是,微营销、微媒体、微传播、微广告、微课程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
5、笋般地涌现出来。微课程也应运而生。1.2微课程的发展历程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历程1.2微课程的发展历程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 将之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的机组合。”“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其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主题突出,指向明确1.3微课程的特点“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统整”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
6、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资源多样,情境真实资源多样,情境真实1.3微课程的特点“短小精悍短小精悍”,使用方便。,使用方便。1.3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微课视频及其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且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可在多种移动终端上进行使用。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半结构化,易于扩充1.3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具有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性优点,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其中的资源要素都可以修改、扩展和生成,并随着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
7、变化而不断地生长和充实,进行动态更新。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是有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的、有组有组织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局部性的教学目的。”课课课程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教育内容内容及其进程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各门学科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育活动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某一门学科学科。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1)课程属性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2)技术属性(3)资源属
8、性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移动终端桌面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4 4)时代属性)时代属性)时代属性)时代属性尽可能纳入云教育范畴尽可能纳入云教育范畴尽可能纳入云教育范畴尽可能纳入云教育范畴(4 4)时代属性)时代属性)时代属性)时代属性1.4微课程与课程的关系微课与传统课的对比微课与传统课的对比微课微课传统课传统课授课内容单个知识点多个知识点适用学科理科或不需要持续讲解探讨的内容所有学科授课方式以教学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媒体为载体,可根据需要反复观看课程视频面对面讲授,课程无法重现授课时长10分钟以内(部分微课的授
9、课时长在1520之间)40-50分钟教学场地任何场所进行学校教室进行设备支持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投影仪、黑板或电子白板知识点针对性强点多,变弱信息技术要求较高较低网络环境要求较高较低1.5微课程与微资源的关系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微资源微资源微资源,微型学习资源的简称,是短小信息的载体。微资源有助于学生运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微学习)进行学习。小片段内容松散连接动态重组的信息单元微学习,亦可理解为碎片化学习。是一种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区别于系
10、统的课程化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内容的限制,不受教学的限制。微型媒体所承载的微型学习内容(微资源),是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常以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如便携式移动设备手机、PDA等手持设备。微学习及微资源的特点微学习及微资源的特点1.5微课程与微资源的关系1.5微课程与微资源的关系微课程与微资源的关系1.6微课程促进教学改革(1 1 1 1)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的,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均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实
11、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基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基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情景学习的教学模式;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2 2 2 2)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微课堂,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变变“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为为“创境激趣创境激趣”变变“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为为“主动探讨主动探讨”变变“巩固知识巩固知识”为为“张扬自我张扬自我”变变“一对多教学一对多教学”为为“一对一教学一对一教学”变变“封闭式教
12、学封闭式教学”为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1.6微课程促进教学改革(3 3 3 3)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1.5微课程促进教学改革被动接受式被动接受式学习学习主动探索式主动探索式学习学习提高分析、收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收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3 3 3 3)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变革的变革的变革BBE EC CDDAA网络学习网络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4 4 4 4)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
13、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内堂内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知识讲解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课堂外堂外课外练习课外练习课外练习课外练习传统课堂先教后练传统课堂先教后练1.6微课程促进教学改革课堂内课堂外新新课导课导入入知识讲解知识讲解布置作布置作业业课课外外练习练习预习预习指指指指导导知知知知识预习识预习布置布置布置布置预习预习 研讨研讨研讨研讨 练习练习练习练习 辅导辅导辅导辅导 前部分课前部分课后部分课后部分课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性化指导教师个性化指导设计设计 微课程微课程预习预习(4 4 4 4)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
14、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1.6微课程促进教学改革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无纸化学习无纸化学习2.1微课程的设计思想2.1微课程的设计思想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一对一一对一”学习学习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选题设计选题设计资源设计资源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51234时间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语言设计微课程微课程的设计的设计(1)选题设计选题设计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目标集中、内容
15、要明晰,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关键概念,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知识拓展,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题型分析,也可以是方法传授、动作技能演示等。(2)时间设计时间设计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宣超过10分钟。注意力集中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10分分钟原原则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注意力注意力10分分钟法法则课堂教学时间(分)课堂教学时间(分)注意力注意力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教学过程要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快速引人课题。微课程强调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题。具体方式有:可以设置一个疑问、悬念
16、等引入课题;可以从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人课题;可以从以前的教学内容引入课题;也可以设置相关提问引入课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吸引学生;更要求与内容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Why?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课程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重点知识,显露主干内容,去除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等。在讲授重点内容,罗列论据时要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总结收尾要快捷。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总
17、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让人清晰地感觉到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4)资源设计。资源设计。微课程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将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的反馈及学科专家的点评等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4)资源设计。资源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练习测评练习测评素材课件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反思学习反馈学
18、习反馈用户评价用户评价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反馈微反馈微点评微反思反思微练习微练习微课“非常6+1”的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2.2微课程的设计过程(5)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语言设计。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极为重要。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把讲述的内容与要采用的表达方式统合在一起预先演练一遍。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精讲精炼。给教教师设计微微课程的建程的建议2.3微课程的设计规范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心时间控制在时间控制在58分钟(可根据内分钟(可根据内容适当延长)容适当延长)课程开始要清楚地介课程开始要清楚地介绍学习的重难点,使绍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明
19、确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3微课程的设计规范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内容要少而精,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点或技能点要给学生提示要给学生提示性信息,可用性信息,可用颜色、符号等颜色、符号等标注标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深入浅出,形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生动,精彩有趣2.3微课程的设计规范资源容量要小。资源容量要小。要适于基于移动要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设备的学习应设计相应应设计相应的问题,促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进学生思考。不要轻易跳过教学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很容易的内容2.3微课程的设计规范结束时要有简短的结束时要
20、有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路应设计相应的练应设计相应的练习,及时获取学习,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生的反馈信息语言标注,声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有感染力。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师生共享。原创开发式加工改造式适用于对教师
21、、学校等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3.1微课程的开发方式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摄像机拍摄摄像机拍摄数码手机拍摄数码手机拍摄开发模式开发模式可汗学院模式可汗学院模式录屏软件录制录屏软件录制黑板、粉笔便携式录像机(1)摄像机拍摄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其他教学演示工具对教学过程摄像对教学过程摄像(1)摄像机拍摄过程简述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
22、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2)数码手机拍摄手机和支架白纸、彩色笔等过程简述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2)数码手机拍摄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2)录屏软件录制硬件工具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2)录屏软件录制软件工具(3)录屏软件录制过程简述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带好耳麦,调整好
23、设备及录制界面,开始录制。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可汗学院模式屏幕录像软件手写板麦克风画图工具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3)可汗学院模式过程简述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3.2微课程的开发模式(3)可汗学院模式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或黑板手写板,
24、几何画板等6More摄像机、手机、Ipad等耳机、话筒硬件工具3.3微课程的开发工具录屏软件声音处理软件其他教学软件6More图像处理软件PPT等课件制作软件软件工具3.3微课程的开发工具3.4微课程的开发流程一个完整的微课程的开发环节,既要包括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包含微课的应用过程,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开发的微课程才具有应用价值。2.1微课程的开发流程3.5微课程的开发案例(手机录制)3.5微课程的开发案例(录屏软件)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
25、望4.1微课程教学案例(量角器)4.1微课程教学案例(电磁继电器)4.1微课程教学案例(单项式的乘法)4.1微课程教学案例(语文:荷叶圆圆)4.2应用实践与点评(1)微课程在国外的应用实践)微课程在国外的应用实践可汗学院(可汗学院(可汗学院(可汗学院(Khan AcademyKhan AcademyKhan AcademyKhan Academy)n n萨萨尔尔曼曼 可可汗汗也也是是翻翻转转课课堂堂的的领领军军人人物物,他他创创建建的的可可汗汗学学院院就就是是以以翻翻转转课课堂堂的的教教学学模模式式著著称称。可可汗汗学学院院中中的的微微视视频频课课程程受受到到了了广广大大学学生生的的高高度喜爱
26、。度喜爱。http:/www.khanacademy.org/可汗学院的特点4.2应用实践与点评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十分钟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十分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念不懂。试图让学生搞懂每一个未来还要用到的基础观念之后,再继续往下教学,进度类似的学生可以重编在一班。教学方式是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面,点选不同颜色的彩笔,一边画,一边录音,电脑软体会帮他将他所画的东西全部录下来,最后再将这一则录下的影片上传到网上。他的教学视频,没有精良的画面,也看不
27、到主讲人,只想带领观众一点点思考。4.2应用实践与点评(1)微课程在国外的应用实践)微课程在国外的应用实践TED_Edhttp:/ 年 12 月,由凤凰卫视集团、华南师范大学、各大出版社集团及电视台协同创办的“凤凰微课”正式启动。2.1应用实践与点评注意事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引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作用应结合班级的学应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情和自己的教情注重微课程与具注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体学科教学相结合合在学习评价上,在学习评价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效果4.3应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重应用的反馈注重应用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信息,及时做出调整调整丰富微课
28、内容的丰富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呈现形式完善微课配套资完善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源的建设拓展微课在教学拓展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与研究上的应用与研究4.3应用注意事项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基本原理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应用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微”是一种态度,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微课或许将成为触动未来教育变革“微”澜的那一颗小石子。5总结与展望5总结与展望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急需改革;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核
29、心是两个改变(教、学);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推动者是广大教师和管理者。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14年10月-11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4比赛比赛项目项目125赛项要求要求比比赛内容内容比赛比赛办法办法参参赛办法及要求法及要求附附录录34现现场场比比赛赛项项目目设设置置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1.中职组。中职组。(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语文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专业类组、医药卫生专业类组、公共管理
30、与服务专业类组。(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设“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架模型设计”两个教学内容组。一、一、比赛比赛项目项目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2.高职组。高职组。(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语文类课程组、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
31、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3)网络课程比赛。)网络课程比赛。现现场场比比赛赛项项目目设设置置一、一、比赛比赛项目项目二、赛项要求二、赛项要求(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1.信息化
32、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赛项要求二、赛项要求(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4)此赛项为个人赛,
33、不接受团体报名。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二、赛项要求二、赛项要求(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二、赛项要求二、赛项要求(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
34、教学模式改革。(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4.网络课程比赛网络课程比赛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厅20132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
35、设计。三、三、比赛比赛内容内容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三、三、比赛比赛内容内容“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应参照中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有关内容,“建筑桁架模型设计”应参照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及相关课程内容。三、三、比赛比赛内容内容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语文类课程组比赛。三、三、比赛比赛内容内容参赛内容为教育部已发布高等职业学
36、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含专业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三、三、比赛比赛内容内容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四、四、比赛比赛办法办法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教
37、学设计比赛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不超过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四、四、比赛比赛办法办法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
38、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四、四、比赛比赛办法办法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20112011年年4 4月,月,“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式进入了聚奎中学的视野。奎中学的视野。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四、四、比赛比赛办法办法4.网络课程比赛五、五、参参
39、赛办法及要求法及要求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选拔原则上不晚于2014年7月31日完成。2.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3.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4年比赛。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7.中、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语文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的作品参赛。8.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9.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的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2件语文课程或2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或)下载,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专用平台可从大赛官方网站登录。友情链接:友情链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