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击页面即可演示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一书,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走近名人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
2、书”。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注音和节奏注音和节奏夫 郭 粟 寡 戚 畔fusuqpn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3、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
4、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守一方而言)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板书设计举例道理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治国拓展研究(1)你知道
5、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文中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6、?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正音释义畎()亩:傅说()曾()益:曾,通增”,增加。胶鬲()拂()士:拂()乱:qun田地。yuznb拂,通“弼”,辅佐君主的贤士。f违反,阻挠。读出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
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
8、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第一段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排比举例艰苦的磨练第二段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炼的益处 个人国家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 中心论点。比较本文的两篇短文,看看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及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9、和不同之处?1.两篇短文的题目均是编者加的,都是论点,并且字数相等,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都用对比,观点鲜明。2.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3.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相同之处 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不同之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请将你的思考写成文章,题目自拟。思考与写作思考与写作仲尼厄而作春秋韩非囚秦,说难弧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1.默写两篇课文。2.课外阅读孟子,积累语句,体会特点。布置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