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D09设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业办法.doc
《QS-D09设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业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S-D09设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业办法.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怡 利 電 子 集 團 企 業標準書制、修、廢、訂審核履歷表文件名稱設計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作業辦法文件編號QS-D09審核版次04存檔檔案路徑核准簽章審 核 會 簽提報董事會否:N相關作業部門:全公司版序審核管理表:版序制、修、廢、訂及原因制定部門修正單位發佈章備註(修訂日期)01原文件編號EQS-D009QS-D09研發部02一、 修改附表1內容: 增加機密及一般之格式研發部03研發部研發處修改附件三、附表一研發處92.01.1504新增:5.1作業流程圖修正: 管理重點、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研發處92.08.250506文 件名 稱設計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作業辦法文件編號QS-D09版 本
2、04制 訂單 位研發處一、 目的:設計FMEA是一組動態的系統化活動,其目的是:1-1. 發現、評價產品/製程中潛在的失效(故障)及其後果。1-2. 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這些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與應變計劃。1-3. 將上述整個過程文件化。它是對設計過程的更完善化,以明確必須做怎麼樣的設計和製程才能滿足顧客的需要。1-4. 提供未來及製程之參考,以助於問題分析,並評估設計變更和先期開發設計。1-5. 所有DFMEA的重點在於設計,無論是用在設計產品或製程。二、 範圍:2-1. DFMEA執行時機應在一個設計概念最終形成之時或之前開始,並且在產品開發各階段中,當設計有變化時或得到其他信息時,應即時、不
3、斷地修改,並在最終產品及各項加工圖樣完成之前完成發行; 後續回饋改善、變更也要納入DFMEA文件內容,因而DFMEA文件是動態之文件。下列三種情形時需展開DFMEA相關工作2-1-1. 新設計、新技術或新製程。該DFMEA的領域是完成設計、技術或製程。2-1-2. 修改現有的設計或製程(假設現有的設計或製程已經有一個DFMEA)。該DFMEA的領域應該在於修改設計或製程,有可能因為某修改和市場上客訴而有交互影響。2-1-3. 在一個新的環境、地點或應用上,利用了現有的設計或製程(假設現有的設計或製程已經有一個DFMEA) 。該DFMEA的領域是對現有的設計或製程在新環境或地點上的影響分析。三、
4、 名詞定義:3-1. DFMEA: Design Failure Mode & Effects Analysis之簡稱,即設計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3-2. RPN: Risk Priority Number 之簡稱,即風險領先指數。四、 權責:DFMEA的編制工作中,核心小組成員應該由知識、經驗豐富的人員所組成(如:對設計、分析/測試、製造、裝配、服務、回收再利用、品質及可靠度等方面的工程人員),雖有明確每個人的職責,但是DFMEA還是應該經由核心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完成。五、 作業流程圖:5-1. 作業流程圖步驟權責單位流程圖流程步驟說明使用表單開始01研發處/產企/品保部/工程部編製產品/設計
5、需求清單/功能清單依商品企劃書內容,編製清單,列出該產品應有之功能及設計需求,編列時應將已知之產品需求全部納入。商品企劃書02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成立核心小組核心小組成員應該由知識、經驗豐富的人員(研發、品保、工程)所組成。03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研訂產品/設計需求之潛在不良模式不良模式是指某一零件或裝配件,可能出現何種缺點,而使產品無法符合其原設計之目的、性能。04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是否有其它可能的缺點YES鑑別失效效應發生後可能之影響及原因1. 失效效應之影響,應以造成產品功能之影響加以描述。2. 該缺點如果涉及無法符合安全法規之潛在因素應特別指出。3. 缺點形成之可能原因,應以出
6、現於設計階段易忽略而導致者為準;並務求具體失效。05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設定設計驗證(DV)NO進行設計驗證。所謂設計驗證,係指缺點原因之預防;或查證其原因或產生之結果。A換頁步驟權責單位流程圖流程步驟說明A承上頁06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判定嚴重性、發生性及偵測性之計分效應發生後可能之影響及原因計算風險領先指數(RPN)值1. 按FMEA手冊中之表列,幫助解決各項分數。2. 嚴重性:用以評估該不良模式對次一裝配作業、產品或顧客造成之嚴重程度。3. 發生性:依過去或類似設計之相關資料,來作預測不良模式發生頻率,須考慮不良預防。4. 偵測性:對該零組件送交生產前,可能存在之設計弱點是否能經設計
7、驗證而查出之能力。07風險領先指數(RPN) = 嚴重性(S)X發生性(O)X偵測性(D)08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YES是否有其它不良模式效應/原因之組合NO對高的RPN之項目應最優先採取必要措施,其目的在降低嚴重性、發生性及偵測性之分數。若不採有效之改正措施則製程FMEA之成效將受局限。09研發處/品保部/工程部將風險領先指數做成記錄並招開核心小組會議討論採取適當改善措施以降低RPN值將已採取之改正行動內容及其完成日期填入記錄,負責設計之工程師應招開核心小組會議討論,重新預估並記錄改正後之嚴重性、發生性及偵測性之結果;計算新的RPN值。如果必時,採取適當行動以降低RPN值。換頁承上頁10研
8、發處/品保部/工程部招開核心小組會議記錄,追蹤及查核各項已執行之改正措施並決定風險領先指數之結果負責設計之工程師應招開核心小組會議討論,且確認各項改正行動均經完成或均通知各負責人確實執行。結束六、 管理重點:6-1. 準備期:6-1-1. 工程師群的經驗。6-1-2. 類似品質經歷(如:工程數據等)。6-1-3. 顧客需求:想要的與必須的。6-1-4. 規格要求。(儘可能明確及量化)6-1-5. 已知產品要求。6-1-6. 製造/裝配要求。所希求的特性定義的越明確越好,改進行動確認潛在的失效模式,就越容易。6-2. 展開期:以系統,次系統和(或)被分析零組件的樹狀圖開始,並按以下序號應用於標準
9、的DFMEA表格(附表1)。6-2-1. DFMEA序號:填入DFMEA文件編號,可用於追查。例:機種代號-流水號-版次流水號。6-2-2. 項目:產品,配件或零組件名稱和型號,指明分析的適當級別填入產品,配件或被分析零組件的號碼(型號)。註明適當的分析級別並填入所分析產品、配件或零組件的名稱、編號。FMEA小組成員必須對這構成的產品,配件或零組件,決定其特定的活動。實際的裁決其分界範圍為產品,配件或零組件,且必須被FMEA小組所設定。6-2-2-1. 產品DFMEA的範圍:一個產品由多個配件所組成,這些配件通常由不同小組所設計。然而,產品DFMEA的重點是確保所有的介面與互動都涵蓋了整個由不
10、同配件所組成的產品,以及與其他產品和顧客產品結合的互相影響。6-2-2-2. 配件DFMEA的範圍:一個配件由多個零組件所組成,零組件的規格與材質必須經過詳細的考量選用。然而,配件DFMEA的重點是確保所有的介面與互動都涵蓋了整個由不同零組件所組成的配件。6-2-2-3. 零組件DFMEA的範圍:一個零組件DFMEA一般重點是在於一配件的子組的DFMEA。然而,零組件DFMEA的重點是確保所有的零組件的規格與材質都適用於配件。6-2-3. 設計責任:填入公司名稱,部門和組織。也包括供應商姓名(如果已知)。6-2-4. 編製人:填入負責準備DFMEA之工程師的姓名、電話號碼和廠別。6-2-5.
11、機種/型號:填入分析零件所裝附於客戶的機種及型號(將會利用和/或被正在分析中的設計師所影響)。6-2-6. 關鍵日期:填入DFMEA最初預定完成的日期,不應超過計劃的量產設計發佈日期。6-2-7. DFMEA日期:填入原稿DFMEA完成的日期及最近的修改日期。6-2-8. 核心小組:列出負責的個人和有權去確認和(或)從事這項任務的部門名單,(團隊成員姓名、部門、電話號碼等)都記錄在專案小組推動成員表)。 6-2-9. 零配件/名稱/件號/功能:填入被分析項目(零件)的名稱序號(型號)、功能使用術語並如工程圖所指明的一樣表明設計級,在最初公佈前,應使用實驗號碼。填入時,用盡可能簡潔的文字來說明被
12、分析項目要滿足設計意圖的功能,包括該系統運行的環境相關資訊(如指定溫度、壓力、濕度範圍、設計壽命等,是計量值/ 可量測的)。如果該項目有多種功能,且有不同的失效模式,要把所有功能都單獨列出。6-2-10. 潛在失效模式:潛在失效模式被定義為一種方式,以這種方式,一個零組件、次系統或系統可能未達到或未完成在項目/功能欄中所描述設計意圖的種類(如預期的功能喪失)。這潛在失效模式可能是更高一級子系統或系統的潛在失效模式的起因,也可能是比它低一級的零組件潛在失效模式的效應。對一個特定項目及其功能,列出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是一定發生。建議將以往錯誤案例(TGW,things-
13、 gone-wrong)的研究、關切點、問題報告以及小組的”腦力激盪”的審查作為出發點。潛在失效模式可能只發生在特定的運行環境條件下(如熱、冷、乾燥、塵等),以及在特定的使用條件下(如超過平均里程、不平的路段、僅在城市行駛等),應該都考慮。 典型的失效模式可以是,但不侷限於下列情況:破裂的斷裂無信號粗造的接合變形的不穩定彎曲的工具磨損短路的鬆動弄髒的EMC/RFI變形不適當的結構接地的毛邊的誤裝開路的裝卸受損氧化注意:潛在失效模式應該用”物理學的”或”技術的”術語來描述而不應成為顧客可觀察到的”現象”。建議由下列五大方向(但不侷限)思考:a:規格資料。b:整體外觀尺寸和週邊配合性。c:產品和配
14、件配合性。d:顧客使用方法。e:長期使用變異性。6-2-11. 潛在失效效應:潛在失效的效應被定義為失效模式對功能上的影響,就如顧客感受的一樣。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失效的效應,要記住顧客可能是內部的顧客,也可能是外部最終的顧客。要清楚地說明該失效模式是否會衝擊到安全性,或與法規不符。該效應應該依據所分析的具體產品、配件或零組件來說明。還要記住不同級別的產品、配件和零件之間還存在著產品層次上的關係,比如,一個零件的斷裂可能引起總成件的不良,從而導致系統運行的中斷。這種系統運行的中斷會引起性能下降,最終導致顧客的不滿。這意味著需要盡可能預見失效的效應和小組的知識程度。 典型的失效效
15、應可能是,但不侷限於:無法動作粗造動作不穩定外觀刮傷動作不正確(誤動)變形發熱組裝不良噪音 註:可依下列區分,但不限於a:對本工程的立即影響(例:重工、報廢.)b:對下工程的影響(例:功能異常、重工、報廢.)c:如有對外部工程時的影響(例:重工、無法安裝.)d:對產品最終使用者的影響(例:不好操作、性能異常、無法使用.) * 如無影響以N/A表示6-2-12. 嚴重度(Severity)(S):嚴重度是對本身,下個零組件,配件,產品或顧客所發生的潛在失效模式的最嚴重影響的評價等級。嚴重度是在多個FMEA範圍內的一個比較級別。要減少失效嚴重度級別數值,只能透過設計變更來實現。嚴重度應該使用(附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S D09 设计 失效 模式 效应 分析 作业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