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doc
《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破解“近海无鱼”近年来,青岛海水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迅速提高,破解了“近海无鱼”的现象,丰富了市民餐桌。鱼虾畅游“海底森林”随着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青岛的不少养殖公司纷纷探索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项目。工厂化养出珍稀美味“仙胎鱼是我们在2011年冬季开始养的,鱼苗来自黄海水产研究所,是利用含盐度10的地下海水养殖成功的,每年养殖规模在10万条左右。”12月6日,在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崂山仙胎鱼健康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徐瑞营介绍了实现工厂化养殖的大规格仙胎鱼。记者看到,仙胎鱼个头有2030厘米长,重约100克。作为崂山独有的一
2、种鲑属科鱼类,仙胎鱼生长在崂山白沙河、北九水等水域中。由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仙胎鱼越来越少。2009年,崂山仙胎鱼养殖基地运转基本停滞,仙胎鱼产业遭受重创。为了保护这种有“崂山中华鲟”美誉的珍稀物种,2009年,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鳌山基地内设立崂山仙胎鱼良种繁育和养殖车间,采捕崂山水系自然群体亲鱼进行培育和苗种繁育。该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说,经过3年的工厂化养殖,黄海所目前培育出了重达8两的超级仙胎鱼,基本建立了一套关于仙胎鱼工厂化养殖的养殖技术。”如今仙胎鱼已被列为“高端消费”的行列,今后,工厂化养殖将提高仙胎鱼的产业化发展价值,在更好地保护种群数量之余,让其走上更多市民
3、的餐桌。在青岛,不仅本地品种在养殖的过程中实现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不少外来的品种也基本实现了这种养殖模式。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了大菱鲆良种,又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目前,大菱鲆养殖产业已经实现了由初级工厂化养殖向高级工业化养殖的成功转型。通过海基和陆基两条路径,在沿岸带、浅海区和深水区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四化养殖”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鲆鲽类工业化养殖产业群和产业带。鱼虾畅游“海底森林”随着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青岛的不少养殖公司纷纷探索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项目。青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海水 养殖 逐渐 走向 规模化 破解 近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