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教学案例徐宏江.doc
《金鱼教学案例徐宏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鱼教学案例徐宏江.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 鱼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徐宏江教学背景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师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学生对“金鱼”进行观察,并且通过“画图”表达,交流。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学习两个要点:金鱼的身体结构和它是怎样运动的。观察记录,交流讨论、实验验证、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3、技术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小金鱼” 和一些独特品种的金鱼,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4、前期教学情况同学们学习了动物单元的蜗牛、蚂蚁和蚯蚓,对蜗牛和蚯蚓的外形,以观察为主,这些小动物的
2、一些器官还没有分化完全,学生对其观察可能倾向某一侧重点,比如对于蜗牛,他们关注两对触角,对于蚂蚁,学生更关注它们慌慌张张到处乱爬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蚂蚁的外形,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并初步练习了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观察动物。5、问题和对策金鱼的鱼鳍比较多,与其运动关系密切,并且不同的鱼鳍还有规律的分布在金鱼的身体的不同部分。学生的观察能力差异很大,要引导他们对自己有所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观察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在评价分析自己的科学纪录时,提出问题,并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1、组织学生观察金鱼,并记录观察结果。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对科学记录进行评价,找出问题,修正观察结果,在此过程中学习科
3、学的观察记录方法。3、能提出问题-为什么鱼鳍很重要,并引出后续教学内容。4、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能把实践结果和大家分享。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的核心有两方面,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有关鱼的外形结构的知识;二是在反复观察过程中了解鱼鳍对鱼的运动的作用,理解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初步学习研究动物的方法,观察外形,进行结构划分,进一步观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悟到某种联系(动物的外形结构和它的功能之间有进一步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学资源大鱼缸3-4个,每组一个养了一条鱼的大烧杯,记录单,实物投影和教学辅
4、助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教室里布置几个用大水槽改造的鱼缸,养一些“小金鱼”并放上一些水草和漂亮的石块。学生走进教室必定被金鱼吸引,产生了很强的观察兴趣,这时,教师提议大家好好观察金鱼,并且用画图的方式把看到的金鱼画下来。两人一个小组,每组同学得到一个大烧杯,里面有一条游动的金鱼(选用俗称“小金鱼”的品种)。二、学生画图表达自己的猜想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观察,再用5分钟的时间观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挑选出一些个观察和表达正确的记录和出现典型错误的记录。三、教师和学生一起采集整理学生相关“前概念”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他们在鱼的观察上出现了不少问题:1)有的同学没有区分鱼鳍,只是笼统表达出它们在动。
5、2)有的没有画出腹鳍。3)有的少了胸鳍。4)有一位同学把各部分鱼鳍画得很准确,甚至表达出鱼游动的形态,表达的很自然。但是大家觉得看上去有点不对劲,经过仔细观察,同学们终于发现他把鱼鳞的方向画反了。学生认识到注意力不集中的话,观察力本来很好的人也可能出错。5)还有些同学会增加上想象的部分,比如在鱼的眼睛上加上眼睫毛,这是不科学的。6)这位同学画得虽然不美观,但是鱼鳍的大致的位置和数量都是准确的。在此强调科学记录的准确和美观之间的关系。经过总结,大家得出结论:出错最多的是鱼鳍部分,一般鱼有胸鳍、腹鳍、背鳍和尾鳍。( 鱼鳍不但和鱼的游动密切相关,鱼鳍的生长位置有规律,一些处于金鱼的外形结构的划分界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鱼 教学 案例 徐宏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