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案评选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优秀教案评选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 学科:语文2、课时:33、学生课前准备:扫除文字障碍,能流利诵读全文,基本疏通文意。二、 教学课题:一曲失意青年的凌云高歌滕王阁序(并诗)王勃幼年被誉为神童,岁应举及第,岁时又做了沛王的侍读,可谓少年得志。可是,此后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他处于难言的失意、苦闷之中。公元年,岁的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时,适逢九九重阳,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并欢宴群僚和宾客。孤身作客,形单影只,内心戚戚的王勃,面临“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热闹场面感慨万千,欣然援笔,一吐胸怀,可谓唱出了一曲失意青年的凌云高歌。三、 教材分析(一)滕王阁序是王勃代表作,也是骈文典范,在
2、中国古代文坛上素负盛名。在教学大纲中要求背诵精彩段落或名句。此文构思独特,词采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景象万千。学习此文可增强对骈体文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品质。(二)教学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知识。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能够翻译重点语句,背诵和默写名句;掌握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理解典故的作用。3、了解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体会并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见上2、3)四、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归类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
3、导入、展示目标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王勃的滕王阁序。(出示图片)【百度搜索】 二、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字音掌握和词语释义情况(课件)【百度搜索】 三、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和滕王阁(课件)【百度搜索】四、解题关于序和骈文(课件)【百度搜索】五、诵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2、播放视频诵读,学生跟读,体会情感。【百度搜索】 3、自由诵读,整体感知内容,思考问题: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全文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概写
4、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第2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第3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第4、5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六、赏析第一部分(一)疏通文意对照课下注释规范翻译文句,小组内交流。(二)具体赏析先诵读,后小组探讨: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提示,要找到描绘地理风貌的句子)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用了哪些极尽赞美之词?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
5、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 3.作者赞美洪州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才杰出,物产珍奇。用笔气势恢宏。七、布置作业(一)背诵第一部分(二)疏通第二、三部分文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重点研读课文2、3段,体会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怀才不遇而又不甘沉沦、自强振作的复杂感情。二、检查作业检查第二、三部分疏通文意情况。(课件:补充注释,翻译重点句子)【百度搜索】三、赏析第二部分1.诵读课文,找出描写滕王阁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小组讨论本段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提示:写了什么事,描绘了哪些景,在叙写中寄寓怎
6、样的情。)明确:本段作者记叙趋名楼,登高阁,观览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而寒潭清”,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的富庶祥和洋溢着作者的喜悦心情。2学生品味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示:可从景物特点、表现手法、营造意境特色等方面赏析)3试背第二部分。四、赏析第三部分(一)诵读第三部分,理解典故,探究作者的复杂情感。作者在本段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请同学们找出所用典故,探讨这些典故的用意。明确:“长安”“帝
7、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明用) “冯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二)整体把握作者的复杂情感。(提示: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理解情感的变化)面对楼阁胜景和宴会盛况,作者先是逸兴遄飞;当他面对永恒宇宙,联系个人身世,便不由发出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悲伤无奈之情;然而作者依然勉励自己
8、,全力发出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改变的乐观积极的昂扬情怀。五、激情联想,升华情感教师提醒同学们联想学过的诗文中类似的例子。(课件展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教师小结:历史上很多人物面对自然的永恒引发出人生的感慨,王勃虽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他依然在失望中保持希望,唱出了一曲壮怀激烈、穷且益坚的凌云高歌。时值新时代的青少年,也应该像王勃一样,拥有远大的理想和不屈的报国之志。六、作业:背诵二、三段,默写其中名句第三课时 学习第四部分和总结全
9、文,过程略。五、 教学反思:滕王阁序(并诗)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著名的骈体文。文章由洪州的地理位置、杰出人才写到此次宴会,用铺陈夸张的笔法写出滕王阁的雄伟壮丽及周围的三秋风光,渲染宴会的盛况。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和身世感慨,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及怀才不遇之情,表达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壮怀激烈的人生斗志,可谓一曲昂扬的凌云高歌。文章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音调铿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反复美读,品味鉴赏,从美读中感受、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引导学生从古人身上学习在困境中不失壮志的豪情。在赏析第三部分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诗文名句,比较他们在失意时或面对宇宙永恒时所发的人生感慨,尽管他们在失意时也曾消极、悲观,但他们的最可宝贵之处是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壮志。这样可以更有助于理解王勃矛盾的复杂情感。学习文言文还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如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翻译,要求牢固掌握;赏析文句或典故时多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教师适时点评或小结。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潍坊第四中学 姓名:历建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电话:13793609021 电子邮箱:1999lijianyun 通信地址:山东省潍坊四中 邮编:261206自我介绍:历建云,女,高中语文教师,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位。热爱语文,喜欢语文教学研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和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