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十二五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尖山学校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东港市东尖山学校2011年3月东尖山学校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根据东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东尖山学校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抓质量、树特色为核心,以人性化思想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文化强校为宗旨,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
2、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用人性的光辉发展生命化教育”的发展特色,办好人民满意、适应地区发展的教育,力争实现“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异,教学质量优秀,学生习惯良好”的办学目标。2、具体目标:(1)校园建设:增加设施、设备,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创建“园林化校园”,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2)品德教育:把“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学校德
3、育活动的方向,道德教育以重视观念的传递、行为的限制转为情感启迪,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探求价值的德育教育系列模式。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强化养成教育、品质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3)质量提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有效课堂”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等水平的教学质量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学生的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4)科研强校: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4、和实践为抓手,整体推进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研修进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加大校本研修的活动力度,形成鲜明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5)优化师资:为使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将实施教师成长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在本计划的五年内,我校现四十五周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使五年后五十岁以下教师本科化。(6)美化环境: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
5、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新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三、具体措施1、优化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要明确管理理念、人文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调动教职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神凝聚人,以情感凝聚人,以效益凝聚人,使教师以积极地心态对待工作,以友善的心态对待同事、学生、家长,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领导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3)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学校工会的保证监督作用,以及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4)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坚持教师的自尊、自律、
6、自强与学校人性化管理的相互和谐,坚持个人利益与学校发展的相互和谐,坚持个人心理疏导与学校严格管理的相互和谐。2、提升师资素质:以“让教师与学校一道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师资发展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全体教师在上级进行的专业技术考核验收中顺利过关。3、加强队伍建设:学校领导者、班主任和专职教师队伍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三个支撑点。(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身心健康的学校管理队伍,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的一体化学校管理团队。在本“计划”的五年内,行政领
7、导结构调整,即: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领导下的学科组管理体系。(2)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用三年的时间形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班级能力的班主任队伍。(3)强化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过硬、个性显明、教有所长的专职教师队伍,争取五年的时间每个学科都能有在全市教学工作中具有影响的名教师。4、强化校本研修:坚持以校本研修为学校发展动力,坚持“问题即课题,教研为科研”的研修理念。(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上进行更有广度与深度的研究。(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突出常态下
8、的常规教研活动。5、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在“十二五”计划的前三年,全校上下将强化“有效课堂”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在“计划”的后三年中,我校将在通过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选出优秀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岗位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手段,探索新型多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上,实行四个优化,一是优化师生关系,把竞争带进校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和鞭策带给学生;二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激活思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变学生的
9、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四是优化学业质量管理,本着“夯实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规范学业质量检查手段,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真正实现较大提升。6、改善办学条件:(1)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建设,突显学校办学特色。(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淘汰一批陈旧设备,配齐多媒体设备,改善校园网络运行环境,争取做到网到室、网到班。拓展网络功能,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3)配备各种功能教室,要坚持配备标准、适度超前。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特色,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艺术的园地,学生成长的摇篮。(1)“教师有书卷气,校园有书香味”是学校的
10、隐性文化。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强化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把“带学习型队伍,建学习型学校,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理念,真正变为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自觉行为。(2)绿化校园,营造优美环境,做到整体规划,精心设计,体现庄重典雅、活泼灵动的特点。(3)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装饰上栏,让学校的办学思想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4)公共场所、走廊、办公室等布置要体现艺术性、观赏性和完美性,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5)规范师生日常行为,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8、关注学生健康: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1)学校体育工
11、作要创建自己的特色,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传统体育比赛。(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实施策略1、组织领导:成立“十二五”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组长:张伯余,成员:隋运峰、周伟、吕德鑫、高春丽、徐永清,组织“计划”的起草、学习、修订和实施工作。学校将每学期初围绕“五年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部门、各学科组。2、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提高全体教
12、职工的校园生活质量,开展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教师校园体育等文化活动,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学校建立“十二五”发展计划自评操作流程,确保本计划的有力有序的落实。五、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20102011)(1)加强学科专业教师培训,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2)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初步显现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3)加强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和体制。2、第二阶段(20122014)(
13、1)调整学校领导结构,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团队。(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培等形式,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专职教师队伍。(3)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完善学校特色建设3、第三阶段(2015):(1)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学科建设取得成效,形成多样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得到共同发展。(3)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方向,显现学校管理的生命与活力。心系学校发展,展望美好未来,是我校教职工“十二五”发展的主题。我们相信,显性的学校物态文化和隐性的人文情怀,必将融入每一位教师的生命,彰显学校规范化的管理和精细化的教育。总之 “十二五”期间,我们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全校教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计划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希望全体教职工能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对本计划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措施,使“计划”真正顺应广大教职工的心愿,适应我校一体化教育的发展。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