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专家)5985.pdf
《路基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专家)598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专家)5985.pdf(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1 1.1 编制依据.1 1.2 编制目的.2 1.3 适用范围.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2.1 工程概述.2 2.2 地形、地貌.3 2.3 工程地质条件及每段边坡开挖和支护方法概述.3 2.4 气候、水文条件.45 2.5 地震.45 2.6 施工准备情况.46 第三章施工工艺 .46 3.1主要工程项目工艺流程 .46 3.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及技术参数.46 第四章施工计划.82 4.1 施工进度计划.82 4.2 施工材料计划.82 4.3 人员与机械设备计划.82 第五章危险因素分析.83 5.1 主要危险源辨识.83 5.2 危
2、险因素评估.89 5.3 预防措施.92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95 6.1 组织保障措施.95 6.2 技术保障措施.99 6.3 检测监控措施.110 6.4 安全应急保障措施.111 第七章安全检查和验收.117 7.1 安全检查方法、内容.117 7.2 安全工作验收的程序.119 第八章安全验算.119 8.1 钢管支架(脚手架)的安全验算.119 8.2 相关图纸.122 第九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123 9.1 文明施工.123 9.2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24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页共 125 页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改
3、建工程第 2 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改建工程第 2 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改建工程第 2 标段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4.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10236 号文件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修订);6.重大危险源辨识(JG18218-2000);7.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300 号);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施工
4、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3.*市交通局关于实施的通知(*交2011256 号);14.*市交通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交2012152 号);15.*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特种设备及大型施工设备管理的通知(*交监安20107 号);16.*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关于印发*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通知(*交监安201016 号);17.*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通知(*交监安201018 号);18.*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印发的通知
5、(*交监安201110 号);19.*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做好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交监安20146 号);20.*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2页共 125 页 的通知(*交监安201421 号);21.*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在建公路工程落实专项活动的通知(*交监安20157 号)。22.通过工地踏勘,从现场调查、收集、咨询所获得的资料。23.我公司拥有的有关高边坡工程施工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在多年来施工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
6、工艺。1.2 编制目的 为保证本标段高边坡工程能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工程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指导施工的同时使每道工序都处在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性和安全性。1.3 适用范围 本专项方案适用于*改建工程第 2 标段,十六处高边坡 K105700K105835(左侧)、K106+208 K106+310(左侧)、K112+864.5K112+920(左侧)、K113+040 K113+205.5(左侧)、K113+261.5 K113+334(左侧)、K110+329.5 K110+370.5(右侧)、K110+
7、645 K110+805(右侧)、K111+092 K111+225(右侧)、K111+344.5 K111+425.5(右侧)、K111+455 K111+520(右侧)、K111+710 K111+795(右侧)、K111+970 K112+215(右侧)、K112+425K112+580(右侧)、K114+440K114+590(右侧)、K114+620K114+735(右侧)和 K115+380K115+569(右侧)。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改建工程第 2 合同段路线起点位于张畈(桩号 K105+022)终点位于小白岸(桩号 K116+050),路线沿着现有*布线,对现有*
8、进行拼接扩建,过弦义村后路线折西,上跨*龙高速公路后,设源头隧道下穿牛栏后山,后路线在枣槐岭北侧山脉布线至吴墩村,在坑口上跨紧水滩库尾至小白岸。标段起讫里程为:K105+022-K116+050,路线全长 11.028 公里。工程按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10m。全线设置桥梁 2126.1m/14 座;涵洞通道 803.94m/27 座;隧道(单洞)2235m/1 座。本合同段路堑高边坡共计 16 处,K105700K105835(左侧)、K106+208 K106+310(左侧)、K112+864.5K112+920(左侧)、K113+040 K11
9、3+205.5(左侧)、K113+261.5K113+334(左侧)、K110+329.5K110+370.5(右侧)、K110+645K110+805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3页共 125 页(右侧)、K111+092K111+225(右侧)、K111+344.5K111+425.5(右侧)、K111+455K111+520(右侧)、K111+710K111+795(右侧)、K111+970K112+215(右侧)、K112+425K112+580(右侧)、K114+440K114+590(右侧)、K114+620 K114+735(右侧)和K115+380 K1
10、15+569(右侧)。2.2 地形、地貌 区域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可分为河谷平原与丘陵二种地貌类型丘陵区。海拔高程在 200590m,地形坡度 1555,岩性复杂,构造发育,地形破碎,山体不完整,呈鸡爪状,风华强烈,覆盖层厚,植被发育。丘陵间沟谷纵横切割较浅,多呈“U”字形,呈鸡爪状活树枝状分布,狭长条形,高程 180350m。河谷平原区条带分布地势较缓,高程多在 200300m,覆盖层厚 415m 不等,雨季时水流湍急,枯水期沟谷流量较小。河流凸岸保留河流一级阶地,阶地高 1.03.0m,阶地具典型二元结构。2.3 工程地质条件及每段边坡开挖和支护方法概述 2.3.1 K1
11、05+700K105+835(左侧)段高路堑边坡工程 地质条件:坡表顶部分布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黏土,基岩为流纹岩。1层含碎石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厚约 1.0m,为普通土(II);21层强风化流纹岩,灰白色,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砂状、块状,厚约 4.06.0m,为软石(IV);31层中风化流纹岩,灰白色,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为次坚石(V)。节理裂隙主要有:32040,平直,延伸较长,间距 23 条/m;14460,平直,闭合,延伸长,间距 23 条/m;28253,平直,闭合,延伸长,间距 12条/m;33761,平直,闭合,延伸长,间距 12 条/m。该天然边坡为省道 328 边坡,坡
12、高约 18.0m,坡率 1:0.5.原坡面未进行护坡及支护处理。处理措施:该段挖方边坡总高度 42.4m,共五级:第一级坡率为 1:0.25,最高 3m,坡面采用 III 型路堑墙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0.75,最高 10m,坡面采用锚杆框格+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三级坡率为 1:1.0,最高 10m,坡面采用锚杆框格+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四级坡率为 1:1.0,最高 10m,坡面采用锚杆框格+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五级坡率为 1:1.0,最高 9.4m,坡面采用锚杆框格+厚层基材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除 B1=1.Om,B2=2.19m 外,其余均为 2.0m。在第一级边坡 K105+7
13、68 和 K105+808 处、第二级边坡 K105+766 和 K105+806 处、第三级边坡 K105+764 和 K105+804 处、第四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4页共 125 页 级边坡 K105+762 和 K105+802 处各设置检修踏步一道。K105+700K105+835(左侧)边坡防护平面图 K105+700K105+835(左侧)边坡防护立面图 K105+700K105+835(左侧)边坡防护断面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5页共 125 页 本段根据立面图和现场实际,开挖方式为爆破开挖,且爆破开挖高度约 13m。
14、本段临近 S*,在施工前需要对 S*进行改路,改路位置为线路右侧约 10m 河道边,改路后需对河道进行安全防护。及在爆破过程中需要对段落进行临时封闭,并及时清理,设置相应安全标识标牌。此段我房屋等毗邻建筑物,无需考虑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本段利用 S*,并结合现场情况,在线路右侧靠河边对 S*进行改路,并利用山体的高度,在定开挖,利用 S*位置进行挖除并运输。本段为边通车边施工段,首先在线路右侧,河边修筑一条 7m 宽便道,确保来往车辆通行顺畅,在开挖过程中便道两端安排安全人员,确保来往车辆通行安全。在爆破前后必须进行封道处理,做好相应警戒。平面布置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
15、方案 第6页共 125 页 2.3.2 K106+208K106+310(左侧)段高路堑边坡工程 地质条件:坡表顶部分布全风化压碎岩。11层全风化压碎岩,灰黄色,呈土状、砂土状,为硬土(III);21层强风化压碎岩,灰黄色,呈砂状,部分块状,为软石(IV);31层中风化压碎岩,灰黄色,块状构造,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为软石(IV)。断层产状 1821887075,倾角陡倾,受断层强烈挤压影响,岩体完整性差,呈构造 角砾状、风化碎裂状,两侧岩体节理较发育,自稳性较差。处理措施:该段挖方边坡总高度 28.8m,共五级:第一级坡率为 1:0.25,最高 3m,坡面采用型路堑墙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6、1:1.0,最高 8m,坡面采用锚杆框格+厚层基 材进行防护;第三级坡率为 1:1.25,最高 8m,坡面采用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四级坡率 为 1:1.25,最高 8m,坡面采用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五级坡率为 1:1.25,最高 1.8m,坡面采用厚层基材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除 Bl=1.0m,B2=2.19m 外,其余均为 2.0m。在 第一级边坡 K106+284 处、第二级边坡 K106+282 处、第三级边坡 K106+280 处各设置检修 踏一道。K106208K106310(左侧)边坡防护平面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7页共 125 页 K10620
17、8K106310(左侧)边坡防护立面图 K106208K106310(左侧)边坡防护断面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8页共 125 页 本段根据立面图和现场实际,开挖方式为普通机械开挖,且临近 S*,但为道路为取直段。施工过程中对 S*无机械开挖和边坡防护的施工影响,但在施工到口的位置存在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运输的交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标识标牌设立,和专人看管工作。此段虽毗邻(施工位置距离建筑物最近距离 50m 不到)建筑物,但无爆破开挖作业,对建筑物无影响。本段利用 S*在山体侧修筑便道进行运输。本段为边通车边施工段,但原有 S*通行不受本段开挖土方影响,需
18、在线路左侧山体修筑如图便道,在便道与 S*交界处设置标识标牌,在土方运输过程中便道两端安排安全人员,确保来往车辆通行安全。平面布置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9页共 125 页 2.3.3 K112+864.5K112+920(左侧)段高路堑边坡工程 地质条件:坡表由第四系残坡积含砾粉质黏土、碎石组成,下部基岩为晶屑熔结凝灰 岩,陡崖处基岩出露。1 层含砾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厚约 12m,为普通土(II);2 层碎石,黄褐色,松散,稍密,厚约 1.21.4m,为普通土(II);121 层全风化晶屑熔 结凝灰岩,褐黄色,硬塑状,岩石已基本风化成砂土状,厚约 4.5m
19、,为硬土(III);221层强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浅灰色,岩芯呈块状、柱状,厚 310m,为软石(IV);321层中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灰色、深灰色,岩石裂隙发育,完整性一般,为次坚石(V)。节理:32570,延伸长,12 条/m;15866,延伸长,23 条/m;28779,延伸长,12 条/m。处理措施:该段挖方边坡总高度 40.3m,共四级:第一级坡率为 1:0.5,最高 3m,坡面 采用柔性网+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0.75,最高 10m,坡面采用柔性网+厚层 基材进行防护;第三级坡率为 1:0.75 最高 10m,坡面采用柔性网+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四 级坡率为 1:1
20、.0,最高 10.3m,坡面采用柔性网十厚层基材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除 B1=1.0m 外,其余均为 2.0m。在第一级边坡 K112+896 处、第二级边坡 K112+894 处、第三 级边坡 K112+892 处各设置检修踏步一道。K112864.5K112920(左侧)边坡防护平面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0页共 125 页 K112864.5K112920(左侧)边坡防护立面图 K112864.5K112920(左侧)边坡防护断面图 本段根据立面图和现场实际,开挖方式为爆破开挖,无临近道路。距离房屋等建筑物最近距离约 200m,爆破开挖对此段建筑物无较
21、大影响,注意爆破前后的安全监管等。本段接 2 标项目部 0204 主便道,具体位置如下图:平面布置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1页共 125 页 2.3.4 K113040K113205.5(左侧)段高路堑边坡工程 地质条件:坡表分布1 层含黏性土碎石,褐黄色,红褐色,稍湿,松散稍密,厚约 12m,厚度薄,为普通土(II);2 层块石,块径 0.53m 不等,灰色,灰黄色,厚 20 30m,为崩坡体,层厚变化大,为普通土(II);121 层全风化凝灰岩,黄灰色,岩芯风化呈 砂土状,厚 23m,厚度薄,为硬土(III);221 层强风化凝灰岩,浅灰色,浅灰绿色,节理裂
22、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夹少量短柱状,厚 24m,厚度薄,为软石();321 层中风化凝灰岩,浅灰色,浅灰绿色,岩体完整,节理较裂隙,岩芯以柱状为主,为次坚石(V)。处理措施:(1)、K113+040K113+110(左侧)该段挖方边坡总高度 38.5m,共两级:第一级坡率 为 1:1.0 最高 3m,坡面采用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0.75,最高 10m,坡面采 用柔性网+爬藤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 B1=7.Om,B2=11.5m。在第一级边坡 K113+074 处、第二级边坡 K113+072 处各设置检修踏步一道。(2)、K113+110K113+175(左侧)该段挖方边坡
23、总高度 42.5m,共两级:第一级坡 率为 l:1.0,最高 3m,坡面采用厚层基材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0.78,最高 lOm,坡面采用柔性网+爬藤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 B1=7.0m,B2=8.6m。在第一级边坡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2页共 125 页 K113+162 处、第二级边坡 K113+160 处各设置检修踏步一道。(3)、K113+175K113+205.5(左侧)该段挖方边坡总高度 52.0m,共三级:第一级坡 率为 1:0.25,最高 3m,坡面采用型路堑墙进行防护;第二级坡率为 1:2.0 最高 10m,坡面采用柔性网+厚层基材进
24、行防护;第三级坡率为 1:0.78,最高 39m,坡面采用柔性网+爬藤进行防护。该边坡平台宽度 B1=4.Om,B2=2.19m,B3=Om。在第一级边坡 K113+184 处、第 二级边坡 K113+182 处、第三级边坡 K113+180 处各设置检修踏步一道。K113040K113205.5(左侧)边坡防护平面图 K113040K113205.5(左侧)边坡防护立面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3页共 125 页 K113040K113205.5(左侧)边坡防护断面图 本段根据立面图和现场实际,开挖方式为正常机械开挖,因破面为崩坡积体,自稳能力较好,仅需正常开挖
25、。距离 100m 位置有一处房屋,但房屋已无人居住,且无爆破开挖,对毗邻建筑物无影响。本段便道直接利用 2 标 0204 主便道进行开挖并运输。如下图:平面布置图 *改建工程第 2 标段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14页共 125 页 2.3.5 K113261.5K113334(左侧)段高路堑边坡工程 地质条件:坡表斜坡局部分布2 层块石,灰色,灰黄色,密实,厚 25m,为崩坡体,层厚变化大,为硬土(III);221 层强风化凝灰岩直接出露,黄褐色、灰黄色,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厚 28m,厚度薄,为软石(1V);321 层中风化凝灰岩,青灰色、灰黄色,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高边坡 安全 专项 方案 专家 598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