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基础知识.rt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基础知识.rt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爆炸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通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在生产中,常见的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有以下 8 种:(1)明火;(2)高热物及高温表面 ;(3)电火花;(4)静电、雷电;(5)摩擦与撞击;(6)易燃物自行发热;(7)绝热压缩;(8)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燃烧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
2、和固体燃烧三种形式。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根据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种形式。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数量的蒸气存在,蒸气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所处的温度,温度越高则蒸气浓度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磺、石蜡、沥青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T5 秒)。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产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1)同系物液体的闪点随着相对分子量、相对密度、沸点的增加和蒸汽
3、压的降低而增加。(2)同类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由烃类的同系物组成,其闪点随着馏分的增高而增设。(3)异构体的闪点低于正构体。(4)能溶于水的易燃液体,闪点随浓度的降低而增高。(5)油漆类液体的闪点取决于油漆中所含溶剂的闪点。(6)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燃烧的主要特征是发光和发热,与压力无特别关系。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和爆炸波的产生。燃烧和化学爆炸本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反应速度、放热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都不同,前者比后者慢得多。例如:1 千克煤块和 1 千克煤气燃烧的热值都是 2931kj,但前者以 10 分钟释放,后者爆炸只需要 0.2
4、 秒,表现为缓慢燃烧和爆炸。燃烧和爆炸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以引起燃烧。事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比较两者的条件: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1)火灾分酝酿期,发展期,猛烈期和衰灭期。火灾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因此一旦发生火灾,造成损失随时间的延续而加重,如能尽快地进行扑救,即可减少损失。(2)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发声
5、、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其破坏作用的大小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3)爆炸的破坏形式:a 震荡作用;b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c 碎片冲击;d 造成火灾;e 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二、石油和天然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1、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 B 类液体。2、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 A 类液体。3、在原油系统中,闪点等于或大于 60、且初馏点等于或大于 180 的原油,宜划分为丙类。(一)原油的火灾爆炸危险性(1)易燃性 常见原油的闪点 油品名称 大庆原油 大港原油 华北原油 盘锦原油 胜利原油 闪点 28 23.
6、5 37 10 45 火灾危险性分类 乙 A 甲 A 乙 A 甲 A 乙 B 易爆性 原油的爆炸浓度极限:1.4%-8.00%。(3)易挥发性:GB9053-1998稳定轻烃 规定,1 号稳定轻烃的饱和蒸气压为 74200kPa,2号稳定轻烃为74kPa(夏)或88kPa(冬)。GB9052.1-1998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规定,商业丁烷 37.8时饱和蒸气压(表压)为不大于 485kPa。1kg 汽油大约可以蒸发为 0.4m3 汽油蒸气。(4)易产生静电:石油具有很高的电导率,在流动时因磨擦能产生静电,在装卸、灌装、泵送等作业过程中,因喷射、冲击、沉降等原因,会产生静电。(5)热胀冷缩性:受热
7、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升高。若储存于密闭容器中,会造成容器膨胀,甚至爆裂。另外,当容器灌入热油,冷却后,又会造成油品体积收缩而导致桶内压力下降,甚至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6)流动扩散性:流动蔓延。(7)漂浮性:不溶于水。(8)沸溢性:热波、突沸。(二)原油的沸溢和喷溅 1、发生突沸的原因 (1)辐射热的作用。(2)热波的作用。辐射热和热波往往是同时作用的,因而能使油品很快达到沸点而发生沸腾外溢。(3)水蒸气的作用。2、发生突沸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油品都会产生沸腾突溢,只有在下列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1)油品具有热波的性质。(2)油品中含有乳化或悬浮状态的水或者在油层下有水垫层。(3)油品具
8、有足够的粘度,能够水蒸气包围形成油品薄膜。(三)天然气火灾爆炸危险性 1、密度 相对密度为 0.6 左右。气田天然气因含甲烷比例高,相对密度在 0.55 左右,而油田天然气含高烷烃比例增大,相对密度在 0.75 左右。2、爆炸极限 a 天然气:下限 3.6-6.5%,上限 13-17%;b 液化石油气:1.5-9.5%;c 甲 烷:5.0-15.0%;d 乙 烷:3.0-12.4%;e 丙 烷:2.37-9.50%;f 丁 烷:1.86-8.41%;g 戊 烷:1.4-7.8%。3、自燃点 甲烷、乙烷、丙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40、515、460,推测典型干性天然气的自燃点在 500-700之间
9、。实验测得某油田伴生气的自燃点在 650-750之间。4、发热量 天然气的燃烧热在 35000-39000kJ/Nm3 左右,天津市天然气的燃烧热在 40200 kJ/Nm3,相当于一般城市煤气的二倍半以上,发热量非常高。火焰温度在 600左右。5、最小点火能 干性天然气的最小点火能在 0.3-0.4 mJ 之间,属易燃气体。甲烷的最小点火能为 0.28mJ,己烷和丙烷的最小点火能为 0.31mJ。三、防火防爆措施(一)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2)消除一切足以导致起火爆炸的点火源
10、。(3)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灾害的扩大。(二)控制可燃物的措施 控制可燃物,就是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爆所需要的数量、浓度,或者使可燃物难燃化或用不燃材料取而代之,从而消除发生燃爆的物质基础。(1)控制气态可燃物:加大浓度、密闭通风、隔离、置换检测等等;(2)控制液态可燃物:替代、稀释、加阻聚剂等;(3)控制固态可燃物:替代、防火涂料等。(三)控制助燃物的措施 控制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粉体物料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即使有点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混而不致发生燃烧、爆炸。(1)密闭设备系统:连接形式、密封、管材、气密试验等等;(2)惰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火 防爆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