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龙口市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口市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是我市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展望新的目标,编制和实施好龙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使命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章 回顾与展望一、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较好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各项指标。(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完成
2、地区生产总值680.1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5.3%,人均达到10.7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是“十五”末的3.1倍,年均增长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392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量的2.8倍,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6.2:64.1:29.7调整为4:64.4:31.6,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到2010年底,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0户,冷风库、气调库总库容达到32.5万吨;积极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稳中有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认
3、证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机化水平达到87%,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85亿元,年均增长19%。工业速度效益同步提升,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43亿元,利润156.2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9.4%和15.8%。企业上市取得新进展,新增上市公司4户,另有1户企业已“过会”,威龙、道恩、中际电工等后备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效,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3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处,烟台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处;龙口铝及铝合金产业化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
4、家创新型企业达到2户;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分别达到7个和4个。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23条立窑水泥生产线全部关停,9家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全部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如期完成,减排目标提前2年实现。服务业全面繁荣。以龙口港为龙头的临港物流业蓬勃发展,201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030万吨,省级煤炭储备配送基地一期顺利投产,滨海旅游度假区、南山大旅游等项目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加盟连锁经营农家店达到500个,覆盖率达80%以上;南山集团成立了我市第一家企业金融机构,龙口国开南山村镇银行正式开业,众多金融机构进驻龙口,拓展市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98亿
5、元提高到2010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17。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2亿元;旅游业总收入39亿元,年均增长21.2%。(二)对外经贸实现新跨越,园区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对外经贸发展迅速。五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56个,完成注册外资9.6亿美元,年均增长7.3%,到账外资3.3亿美元,年均增长6.1%;外贸出口五年累计完成47亿美元,年均增长19%;实际利用内资212亿元,年均增长18%。园区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开发区招商环境不断优化,临港产业蓬勃发展。高新区启动了东扩工程,三年内将再造一个高新区。诸由工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度假区呈现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6、和招商引资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一期的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得了国家海洋局的正式批复,成为山东省获准实施的首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是全省规模化集中集约用海的首个蓝色经济突破区。(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一大批交通、能源、供水、供气、供热及城市景观等重点基础设施和便民利民项目投入建设或交付使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大框架全面拉开。引黄调水龙口段、滨海大道等重点项目按期竣工,一中新校等新区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龙口港进港铁路全线拉通,10万吨级航道顺利完成,2个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口
7、生产泊位增加到27个,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实施了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和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创城工作实现新突破,我市喜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市”称号,节水城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园林城、环保城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呈现新局面,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的镇增加到8个。全市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投入8.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近6000项,构建了“三纵三横”的供水主干线,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4万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了19.3万多名群众的
8、饮水安全水平。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8%;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东西两城区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近3.5万户;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14公里;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30万千瓦。(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利群政策措施,把财力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倾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更多成果。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推进社会创业,实现充分就业,社会劳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启
9、动了机关事业单位生育、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保试点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乡低保对象总人数达到2.48万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410处。在烟台市率先向全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津贴,并连续三年提高发放标准。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12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6平方米,人民生活正在向富裕型迈进。(五)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科技兴龙”战略深入实施,我市跻身中国
10、城市创新能力十强县,“十一五”以来,累计争取烟台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111项,获得上级资助5648万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85项,其中,分别获国家、省、烟台市科技进步奖1项、28项、30项;全市累计申请专利4530件,其中发明专利692件;累计授权264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1件,获省专利一等奖和国家金奖各1项。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加深;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办学条件和水平得到整体提高。文化体育事业日趋活跃。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文化
11、大院或文体活动室村村全覆盖;荣获“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称号。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繁荣活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年稳定在低水平。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预防、保健、医疗网络进一步健全。落实和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土地市场秩序和执法环境全面改善。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地震、气象、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二、经验与问题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各级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结
12、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保增长、促发展不动摇;二是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动摇;三是坚持集约发展和生态立市不动摇;四是坚持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不动摇;五是坚持统筹发展和改善民生不动摇。所有这些都将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较大。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科技含量不高、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偏低等深层次矛盾较为突出。二是资源、环境、就业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三是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镇区街之间的差距短期
13、难以弥合;城市核心区有待突破,新型城镇化亟需加速推进、重力推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平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依然很重。三、机遇与挑战展望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机遇一是在全省发展布局上,具备了融入“三区”建设的区位优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三区”发展战略,为龙口的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前沿骨干城市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的间接受益地带,龙口良好的港口岸线、批复的全国最大人工岛群,为突破临港产业、发展蓝色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链式运作的发展模式,为产业
14、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在提升传统工业、培植新兴产业上,具备了实力相对雄厚的比较优势。龙口工业基础雄厚,铝及铝制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饰、现代化工建材、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已逐步走上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产业提升空间大、领域广;行业门类众多,已涉及海洋经济、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快速突破、强势崛起的基础好、潜力大。三是在培育发展服务经济上,具备了高位起步的后发优势。全球服务业革命的到来,加速了服务业与制造业既高度分工又紧密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对龙口而言,自身工业高速发展、城镇化全面推进,形成了庞大的服务需求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
15、一个时期要找准突破口、强化着力点,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与外包,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二)挑战一是面临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挑战。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刺激效应已现疲态,整个国际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隐忧,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以资源换发展的模式面临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二是面临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虽然我市综合实力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但与其他先进县市相比,几项重要指标的领先优势不明显,基础还不牢固,没有形成绝对优势,追兵越来越近,已影响到我们在烟台市、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领先地位。三是面临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从产
16、业结构看,三产比重明显低于全省和烟台市的平均水平;工业经济结构上,虽然总量较大,规模相对突出,但总体上仍以加工配套、中低端产业为主,工业重化程度高,产出效益相对偏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追求、稳定第一责任、党建第一保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强力支撑,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重要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文明程
17、度,全面建设“美丽富庶和谐幸福新龙口”,提前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中心任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如下原则:(一)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竞争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力,实现科技创
18、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三)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四)坚持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完善就业、社保和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坚持务实发展。立足龙口实际,准确把握机遇,正视困难和挑战,坚持高点定位,努力做到以理性的思维谋划发展,以准确的定位指导发展,以健全的机制保障发展,努力
19、提高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拼搏实干精神,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依靠明确合理完善的责任体系、扎实周密高效的工作措施、全面严格公正的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三、主要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达到19.5万元(按64万人口计算);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61.4:36.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7亿元,年均增长16%;到账外资五年累计达到5亿美元,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8亿美元,其中出口20亿美元,进口18亿美元,年均各增长11%;实际利用内资达到103
20、亿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78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6亿元,年均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以上。社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2300元和20800元,年均分别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达到620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零增长,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以上。人民生活整体上迈向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万元GD
21、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20吨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COD、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内,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用海、完善功能、以大带少的原则,加快“五大组团”、“四大板块”多组团融合、大板块对接,迅速拉开新型城镇化的主框架。以完善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为依托,以生态景观建设为拉动,以城乡
22、统筹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型宜居宜业港口城市。一、优化空间布局“十二五”期间,通过进一步加快“五大组团” 、“四大板块”建设,将我市建设成为功能特色鲜明,形态布局优化,城与乡、点与面、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新区组团。以建设政治文化中心为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城建、教育、文化、金融等主导产业,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商贸服务、居住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区域功能,膨胀集聚人口,扩张区域规模,使之成为展现龙口形象、彰显龙口魅力的宜居型城市核心区,到“十二五”末,新区人口达到8万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东城组团。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大流通、大商贸、大市
23、场,重抓老城改造、旧村迁并、新居建设,打造集商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繁华区,到“十二五”末,东城人口达到10万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西城组团。以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新型临港城市为功能定位,依托目前已形成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制造、临港化工和临港物流四大产业,全面提升临港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港口物流功能,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实现区港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末,西城人口达到12万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南山组团。以建设高品位城市形态为定位,重点发展大旅游、做强大工业,全面突破、强势推进,打造
24、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区,到“十二五”末,区域人口达到5万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东海组团。以文化教育、康乐旅游和商贸购物等为功能定位,推进区域功能优化组合,打造休闲化居住、系列化教育、链条化生产的新型多功能海滨新区,到“十二五”末,区域人口达到10万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高新区板块。以发展先进加工制造业为功能定位,打造工业集中板块,使之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率先突破区。重点实施园区东扩、招大引强,实现园区膨胀拓展。诸由工业区板块。以发展重型工业、高端产业为功能定位,以轻量化汽车生产、铝材深加工为突破口,打造工业重镇、经济强镇、城乡一体示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口市 十二 规划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