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46337.pdf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463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46337.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二年十一月 一、生物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一)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 表 1 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培养条件 培养基 目标病原体 温度 细菌标本保存和运送 1.CaryBlair 所有食源性致病菌 室温 增菌液 1.改良磷酸盐缓冲液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4 2.mEC 增菌肉汤 EHEC O157:H7/STEC 37 3.Preston 肉汤 弯曲菌 微需氧 42 4.SBG 增菌液 沙门氏菌 37 5.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 弧菌 37 选择性分离平板 1.Mac 平板 EPEC、STEC、ETEC、EIEC、EAEC、志
2、贺氏菌 37 2.XLD 平板 志贺氏菌 37 3.mCCD 平板 弯曲菌 微需氧 42 4.耶尔森氏菌选择性平板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25 5.科玛嘉 O157:H7 显色平板 EHEC O157:H7 37 6.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 沙门氏菌 37 7.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 TCBS 平板 弧菌 37 病毒标本 1.采便盒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20 以下(二)检验方法与流程(三)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检验方法。2 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3、。图1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 36 1,18 h24 h 粪便或肛拭子 挑取 3 个或以上可疑菌落,接种于 5羊血琼脂平板 报告 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试验 TSI,赖氨酸,MIO,西蒙氏柠檬酸盐琼脂,尿素 SBG 增菌液 XLD 和 MAC 36 1,18 h24 h 36 1,18 h24 h 直接 科玛嘉沙门显色培养基 TSI:K/Ag+赖氨酸:+MIO:+/-/+柠檬酸盐:+尿素:-TSI:K/A tr 赖氨酸:+MIO:+/-/-柠檬酸盐:-尿素:-TSI:K/Ag 赖氨酸:-MIO:+/-/+柠檬酸盐:-尿素:-TSI:K/A 赖氨酸:-MIO:-/V/-柠檬酸盐:-尿素:
4、-反 应 结 果 与左 侧 描 述 不符 TSI:K/A 赖氨酸:-MIO:-/-/+柠檬酸盐:-尿素:-沙门氏菌属 伤寒沙门氏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属 宋内志贺氏菌 可 能 是 肠 道菌群,或者需要 额 外 试 验以 排 除 其 他致 病 菌 或 生化 不 典 型 的沙 门 氏 菌 或志 贺 氏 菌 分离株 36 1,18 h24 h 3 操作步骤 3.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
5、到粪便。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 24 h 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 8 h内送检。3.2 分离培养 3.2.1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 XLD和 MAC 一区划线;以 1 L 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 SBG 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 SBG 增菌液。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转移至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
6、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 XLD 和 MAC 一区划线;以 1 L 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 SBG 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 增菌液。平板 36 1 培养 18 h24 h。3.2.2 增菌培养 增菌液于 36 1 培养 18 h24 h,采用上述方法于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划线分离,36 1 培养 18 h24 h。3.3 菌落特征 3.3.1 选择性平板上可疑菌落的特征见表 1。表1 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沙门氏菌(大多数)伤寒沙门氏菌 志贺氏
7、菌属 MAC 琼脂 菌落光滑、无色,直径 2 mm3 mm XLD 琼脂 菌落呈红色,直径 2 mm4 mm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紫色或酒红色 紫色或酒红色 3.4 纯培养 挑取 3 个或以上可疑菌落,划线接种 5%羊血琼脂平板,36 1 培养 18 h24 h。3.5 初步鉴定 可疑菌落接种 TSI 琼脂,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动力-靛基质-鸟氨酸琼脂(MIO)、西蒙氏柠檬酸盐琼脂和尿素琼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见表 2。表2 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项目 沙门氏菌(大多数)伤寒 沙门氏菌 甲型副伤寒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属 TSI(斜面)K K K K TSI
8、(底层)A A A A TSI(产气)TSI(硫化氢)少量 赖氨酸 MIO(动力)MIO(靛基质)可变 MIO(鸟氨酸)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志贺氏菌:柠檬酸盐(西蒙氏)尿素 3.6 血清学鉴定 挑取 5%羊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进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血清学鉴定,设盐水对照。3.7 确定鉴定 刮取 5%羊血琼脂平板上的单个菌落,进行系统生化鉴定。4 结果与报告 报告粪便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5 菌株的保存和上送 培养物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轻拧管盖,36 1 培养 24 h,盖紧管盖。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菌株,将 0.7 mL 脑心浸液肉汤 6 h12 h 培养物和
9、 0.3 mL 灭菌甘油加入灭菌菌种管,立即放置70 C 保存。按照方案要求定期上送。(四)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检验方法。2 操作步骤 2.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 24 h 内
10、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 8 h内送检。2.2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 MAC一区划线;以 1 L 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转移至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 MAC 一区划线;以1 L 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平板 36 1 培养 18 h24 h。2.3 菌落特征 挑取 5 个可疑大肠埃希氏菌菌落(粉红色、突起、光滑、湿润)直接保存半固体菌种管;采用 PCR 检测特异毒力基因方法鉴别 5 种致泻大肠埃希氏
11、菌。3 多重 PCR 鉴定 3.1 标准菌株 标准菌株一览表见表 3。表3 标准菌株一览表 菌株名称 标准号 来源 EPEC CMCC 4415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STEC 具有stx1、stx2毒力基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ETEC CMCC 4481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EIEC CMCC 4482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EAEC 042 血清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大肠埃希氏菌 ATCC 25922 WHO 3.2 引物合成 多重 PCR 引物序列见表 4。表4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引物序列 目标菌 目标基因 引物序列 片段大小(bp)EPE
12、C、STEC escVF 5-ATT CTG GCT CTC TTC TTC TTT ATG GCT G-3 544 escVR 5-CGT CCC CTT TTA CAA ACT TCA TCG C-3 EPEC bfpBF 5-GAC ACC TCA TTG CTG AAG TCG-3 910 bfpBR 5-CCA GAA CAC CTC CGT TAT GC-3 STEC stx1AF 5-CGA TGT TAC GGT TTG TTA CTG TGA CAG C-3 244 stx1AR 5-AAT GCC ACG CTT CCC AGA ATT G-3 stx2AF 5-GTT T
13、TG ACC ATC TTC GTC TGA TTA TTG AG-3 324 stx2AR 5-AGC GTA AGG CTT CTG CTG TGA C-3 ETEC EltF 5-GAA CAG GAG GTT TCT GCG TTA GGT G-3 655 EltR 5-CTT TCA ATG GCT TTT TTT TGG GAG TC-3 estIaF 5-CCT CTT TTA GYC AGA CAR CTG AAT CAS TTG-3 157 estIaR 5-CAG GCA GGA TTA CAA CAA AGT TCA CAG-3 estIbF 5-TGT CTT TTT
14、CAC CTT TCG CTC-3 171 estIbR 5-CGG TAC AAG CAG GAT TAC AAC AC-3 EIEC invEF 5-CGA TCA AGA ATC CCT AAC AGA AGA ATC AC-3 766 invER 5-CGA TAG ATG GCG AGA AAT TAT ATC CCG-3 EAEC astAF 5-TGC CAT CAA CAC AGT ATA TCC G-3 102 astAR 5-ACG GCT TTG TAG TCC TTC CAT-3 aggRF 5-ACG CAG AGT TGC CTG ATA AAG-3 400 agg
15、RR 5-AAT ACA GAA TCG TCA GCA TCA GC-3 PicF 5-AAA TGT CAG TGA ACC GAC GAT TGG-3 1111 PicR 5-AGC CGT TTC CGC AGA AGC C-3 通用 uidAF 5-AAA GTG TGG GTC AAT AAT CAG GAA GTG-3 1487 uidAR 5-ATG CCA GTC CAG CGT TTT TGC-3 3.3 标本处理 刮取营养平板上的过夜新鲜培养物 1 环2 环,至装有 1 mL0.85%灭菌生理盐水的Eppendorf 管内,混匀。4 8,12 000 r/min 离心 1
16、5 min,弃去上清。沉淀加入 100 L 灭菌去离子水中,混匀。100 煮沸 12 min,12 000 r/min 离心 5 min,上清即为 PCR扩增模板,可直接用于 PCR 反应。3.4 多重 PCR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多重 PCR 扩增加样体系见表 5。PCR 反应条件:预变性94 5 min。变性 94 30 s,复性 63 30 s,延伸 72 1.5 min,30 个循环。最后 72 延伸 5 min。表5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多重 PCR 扩增加样体系 试剂 加样体积(L)dH2O 8.3 10PCR Buffer 2.5 25 mM MgCl2 2.5
17、2.5 mM dNTPs 3.0 25 M escVF 0.4 25 M escVR 0.4 25 M bfpBF 0.1 25 M bfpBR 0.1 25 M stx1AF 0.2 25 M stx1AR 0.2 25 M stx2AF 0.4 25 M stx2AR 0.4 25 M eltF 0.1 25 M eltR 0.1 25 M estIaF 0.4 25 M estIaR 0.4 25 M estIbF 0.2 25 M estIbR 0.2 25 M invEF 0.2 25 M invER 0.2 25 M astAF 0.4 25 M astAR 0.4 25 M ag
18、gRF 0.2 25 M aggRR 0.2 25 M picF 0.2 25 M picR 0.2 25 M uidAF 0.2 25 M uidAR 0.2 3 U/L Taq 酶 0.7 DNA 模板 2.0 3.5 检测结果的判定 取 5 L PCR 扩增产物在 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根据特异性核酸条带大小和数目判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种类。见图 2。图2 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多重 PCR 扩增片段 注:图中标示 EPEC、EHEC(STEC)、ETEC、EIEC、EAEC 的泳道为反应体系中仅存在相应的一种模板和 12 对引物同时扩增后出现的片段,而 MIX 泳道为将五种致泻大肠
19、埃希氏菌混合后与 12 对引物同时扩增后出现的片段。4 血清学鉴定 4.1 挑取 PCR 扩增阳性菌种,营养平板分离,36 1 培养过夜。4.2 根据 PCR 鉴定结果,用相应致病大肠血清 O 多价、单价、K、H 诊断血清进行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诊断。见表 6。表6 常见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 O 血清群及血清型 婴幼儿腹泻 成人和儿童腹泻 EPEC ETEC EIEC STEC EAEC O20 O26 O44 O6:K15:H16 O8:K40:H9 O28ac O157:H7 O9:K99 O55 O86 O111 O8:K25:H9 O8:H47:H-O112 O26:K62:H11 O1
20、01:K99 O114 O119 O125 O11:H27 O15:H11 O124 O111 O126 O127 O128 O20:H-O25:K7:H42 O136 O103 O142 O158 O25:K98:H-O27:H7 O143 O145 O27:H20 O63:H12 O144 O104 O73:H45 O78:H11 O152 O78:H12 O85:H7 O164 O114:H21 O115:H511)O127:H12 O128:H7 O128:H21 O139:H28 O148:H28 O149:H4 O159:H4 O159:H20 O159:H34 O166:H27
21、O169:H-注:1:无动力的变异 4.3 报告血清学实验结果。5 生化鉴定 5.1 对 PCR 阳性、血清学可分型及不可分型菌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5.2 报告最终鉴定结果。6 菌株保存和上送 4 或室温保存的半固体培养基保菌菌种至少 2 套(穿刺接种后 36 培养过夜即可)或 30%甘油肉汤冻存管-70 保存菌株至少 2 套。按照要求定期上送。(五)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 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检验方法。2 检验程序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验程序见图3。图3 大肠埃希氏菌 O1
22、57:H7 检验程序 3 操作步骤 3.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 24 h 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 8 h内送检。3.2 增菌培养 增菌液采用添加 20 mg/L 新生霉素的改良 EC 肉汤(EC)。将采集的一支便拭子 1:1036 1,16 h2
23、0 h 粪便或肛拭子 mEC 肉汤 报告 胶体金试纸筛检阳性 革兰氏染色 血清学鉴定 靛基质(+)甲基红(+)V-P(-)柠檬酸盐(-)溶血素基因 志贺毒素基因 eae基因等 36 1,9 h12 h 免疫磁珠捕获 CT-SMAC 和改良科玛嘉 O157:H7 显色平板 挑取 1020 个可疑菌落,接种 KIA、MIU 36 1,16 h20 h 生化鉴定 毒力因子鉴定 O157 多价(+)O157 单价(+)H7 多价(+)接种于 6 mL mEC 肉汤,36 1 恒温摇床增菌培养 6 h(如无摇床,36 1 恒温增菌培养 9 h12 h)。3.3 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 胶体金试纸快
24、速筛查 3.3.1 将胶体金试纸从袋中取出,平放于洁净、干燥的工作台上,编号;3.3.2 用加样器吸取样品增菌液 150 L,加入检测卡一端的加样孔;3.3.3 2 min20 min 内读取结果。阴性样品在视窗上部出现一条单一的红色对照线,这表明试剂已正确流动且检测过程已发生。阳性样品将显示两条红色带,这表明检出 O157 抗原。如果红色条带出现,实验失败,应考虑重做。3.4 免疫磁珠集菌 将 O157 胶体金试纸呈阳性的 mEC 增菌肉汤,进行免疫磁珠集菌。3.4.1 取下磁铁板,将编好号的 1.5 mL 的 Eppendorf 离心管,置入 Dynal MPC-M 架上。3.4.2 轻柔
25、混匀抗 O157 免疫磁珠(反复颠倒,直到管底沉淀完全消失),吸取抗 O157免疫磁珠,置入每只编号的 Eppendorf 离心管中 20 L。3.4.3 取胶体金试纸阳性增菌培养物 1 mL,加入上述对应的 Eppendorf 离心管中。盖紧盖子。轻轻颠倒混匀。3.4.4 置于 Dynal MX3 旋转培养器上,室温下,旋转 30 min(如果没有旋转器,可人工旋转)。3.4.5 将磁铁板插入 Dynal MPC-M 管架中,反复颠倒数次,将抗 O157 免疫磁珠吸附沉淀在 Eppendorf 离心管壁上。吸去上清(包括残留在管盖上的液体),并弃掉。3.4.6 将磁铁板从Dynal MP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源性 致病菌 检验 标准 操作 程序 4633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