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011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师大版五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01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五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0117.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三年级时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与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安排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和综合应用等内容,都是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本单元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感受“图形与变换”的数学内涵。二、在操作过程中,都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编排方式,由简到繁,使学生易于接受,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三、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变换的方法,会根据要求按一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图形的平移,按一定的度数对图形
2、进行旋转,会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设计图案。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对图形变换的认识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扩展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着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能画出绕指定点旋转 90后的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之美。4.在探究图形变换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 旋转在生活中的
3、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2.掌握旋转的方法,能按要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4.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能运用简单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设计图形。难点 1.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2.准确地掌握画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后的图形的方法。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建议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知识的迁移,利用所学的旧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要关注
4、学生已经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主动学习新知。2.加强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图形变换:用操作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表象支持,丰富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学习经验。3.重视图形变换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综合应用的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一些综合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综合应用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 6 课时完成教学。课题 课时 1、图形的平移 1 课时 2、图形的旋转 1 课时 3、轴对称图形 1 课时 4、设计图案 1 课时 5、探索规律 1 课时 6、综合与实践:花边设计
5、比赛 1 课时 总计 6 课时 1、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 25-28 页“图形的平移”例 1、例 2 和“练习六”的相关内容。教材提示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知识点一:将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知识点二:按给定的距离画平移后的图形。知识点三:利用平移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在三年级时,也学习过简单的平移知识,感知了平移现象,但这些只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感知上,没有理解平移的内涵。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时,先将学生的思维放
6、在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第二:在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关键点进行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状、大小不变。第三:较复杂的图形平移过程,可通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过程,掌握平移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平移文向、距离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明白平移的方法,并掌握操作要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理解的平移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的方法,感受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
7、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认识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难点 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学具盒(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24 页情境图。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预设:生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上下平移运动。生 2:图中有个风车,我知道风车叶片的运动是旋转。生 3:从图上小朋友的对话中,我懂得了,可以把电梯和风车看成是某种平面图形,利用方格纸,研究电梯和风车的平移和旋转
8、情况。生 4:还可以利用方格纸来研究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对称。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些现象,在本单元,我们将继续研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今天 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等现象,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1)课件出示 25 页长方形平移的方格图。提问:仔细观察方格中的长方形,谁能说说长方形是向什么方向平移的?学生回答:是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的。追问:你是如何判断出长方形是向右平移
9、的?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判断方法,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生汇报预测:从箭头所指方向可以看出,右边的长方形是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在原图的右边,所以长方形是向右平移的。设疑: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学生操作学具,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操作的方法和结果。学生汇报:汇报预测:生 1:长方形向右平移了 6 格。生 2:长方形向右平移了 8 格。质疑: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谁的意见对呢?请这两位同学解释一下是怎样观察移动格数的。学生汇报预测:生 1:我是数两个长方形中间相差的格数,一共有 6 格。生 2:我是找出两个长方形对应的点,数一数这个点平移后移动了几格。验证
10、: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老师移动长方形,你们数,好不好?课件演示长方形移动的过程,每移动 1 格,学生数 1 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小结:平移的方向根据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的距离。(2)课件出示 25 页正方形平移的方格图。引入: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长方形沿水平方向平移的方向与距离,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方格图,我们继续探究图形的平移问题。提问:仔细观察,说一说正方形是如何平移的?学生观察方格图,思考正方形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汇报:正方形向下平移了 5 格。质疑:和刚才长方形的平移相比,你
11、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交流,发表看法。学生汇报预测:相同的是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在平移而且都是点到点之间的平移;不同的是长方形是沿水平方向平移,而正方形是沿竖直方向平移的。引导归纳:从上面的研究中你们知道研究平移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要注意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教师板书: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根据具体的方格图,引导学生探究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空间观念。2.教学例 2 过渡语:在探究图形的平移时,同学们不但要会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还要学会根据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课件出示例
12、2 方格图。(1)提出要求: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 4 格。将梯开向上平移 2 格。(2)请同学们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然后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给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平移后的图形,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3)全班汇报展示,课件演示平移过程。(4)指名说一说平移的方法。学生反馈预测:在平移前,我先确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4 个顶点应平移到哪里,并把平移后的图形的 4 个顶点描出来,按原图的样子连接各点,平移后的图形就画好了。(5)归纳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能总结一下怎样才能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汇报。学生反馈汇报:教
13、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一是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设计意图:以平移的概念为基础,来探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教学中加强了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平移过程中的表象,并强调在画图形时应注意的两点,使教学重点突出,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3.教学例 3(1)引导:刚才我们研究了如何把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看下面两幅图,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幅图的平移方法。课件出示例 3 主题图。(2)启发: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想一想,图(1)和图(2)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两幅图,寻找两幅图
14、的区别和联系。小组交流,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反馈汇报:两幅图都是由一个大正方形和 4 个小阴影部分组成的;不同处在于大正方形中的 4 个小阴影部分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组成的图形不同。(3)提问:图(1)中的 4 个小阴影部分分别和图(2)中的哪一部分相对应?把相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学生观察寻找,涂色。(4)追问:想一想,如何通过平移,使图(1)变成图(2)?小组交流平移方法,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一听学生的发言。各小组先派代表汇报平移方法。学生汇报预测:生 1:图(1)左上方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 2 格,右上方的阴影部分向左平移 2 格;左下方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 2 格,右下方的
15、阴影部分向左平移 2 格,就平移成图(2)了。生 2:图(1)左上方的阴影部分向下平移 2 格,右上方的阴影部分向下平移 2 格;左下方的阴影部分向上平移 2 格,右下方的阴影部分向上平移 2 格,就平移成图(2)了。生 3:把图(1)平均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向右平移 2格,右边部分向左平移 2 格,就构成图(2)了。生 4:把图(1)平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向下平移 2格,下面部分向上平移 2 格,就构成图(2)了。(5)演示: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平移的方法,这些方法平移后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平移的过程,直观地展示平移的结果。通过演示,我们可以看
16、出,大家平移的方法都是正确的。(6)小结: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变换成另一个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后,形成另一个图形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逐渐形成图形变换的思维。(三)巩固新知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图形平移的方法都掌握得很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1)出示“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学具,同桌之间玩一玩这个游戏。(2)同桌间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按要求做。2完成“练习六”第 1 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给予指导。(2)指名汇报,并要求说明平移方法。(3)提醒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原因
17、,引起学生注意。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练习,加强学生对平移知识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四)达标反馈 1.将下图中的小船向右平移 5 格。2.看图填空。梯形向()平移了()格。上面的图形向()平移了()格。3.画一画。(1)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 6 格。(2)将梯形向下平移 5 格。答案:1.2.右 8,上 4 3.(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如何判断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掌握了根据要求平移图形的方法,还懂得了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变换成另一个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内
18、容的印象,巩固所学新知。(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 28 页练习六的第 2、3、4 三题。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1)将图向右平移 5 格。(2)将图向上平移 4 格。答案:1.第 2 题:略。第 3 题:向右平移 3 格,向上平移 3 格,向下平移 4 格,向左平移 8 格。第 4 题:(1)向右平移 5 格变成图(3),(2)向下平移 4 格或向上平移 4 格变成图(3)。2.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图形平移的方法 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变换成另一个图形。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 探究长方形的平移 课件出示 25 页长方形平移的方格图。师:仔细观察方格中的长方形,谁能
19、说说长方形是向什么方向平移的?生:是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的。师:你是如何判断出长方形是向右平移的?生:从箭头所指方向可以看出,右边的长方形是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在原图的右边,所以长方形是向右平移的。师: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学生操作学具,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操作的方法和结果。学生汇报:生 1:长方形向右平移了 6 格。生 2:长方形向右平移了 8 格。师: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谁的意见对呢?请这两位同学解释一下是怎样观察移动格数的。生:我是数两个长方形中间相差的格数,一共有 6 格。生:我是找出两个长方形对应的点,数一数这个点平移后移动了几格。师:到底谁说
20、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老师移动长方形,你们数,好不好?课件演示长方形移动的过程,每移动 1 格,学生数 1 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师:平移的方向根据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的距离。(二)数学资源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40 座大楼被整体“搬家”,超过国外大楼平移的总和。以南京江南大酒店为例,这座即将搬家的星级饭店位于南京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 5424 平方米,总重量达到 8000 多吨。这座 7 层饭店之所以“搬家”,是为饭店前的马路拓宽让路,将平移 26 米。它的整体平移与拆
21、除重建相比,可以减少费用 2/3,时间不会超过 3 个月。如果这座大酒店拆除重建,则至少需要 2 年的时间。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程界科技人员还新发明了气垫液垫平移技术,就是将建筑物底部绕上一圈皮管,向里填充气体或液体,形成气裙或液裙,再通过牵引力来完成平移。同学们想一想这种平移与原来的楼相比有什么变化?(三)资料链接 平移的应用 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上海音乐厅,2003 年从原址向东南整体平移了约 66 米。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1950 年改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更名为上海音乐厅至今。该建筑始建于 1930 年,建筑面积近4000 平方米,是上海市现存为数不多的由华人建筑师设计的
22、近代西方古典风格建筑。音乐厅内旋梯、大理石雕饰、罗马式立柱和剧场都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由于上海音乐厅紧靠上海市车流量最为繁忙的延安路,噪音、尾气,无不侵蚀着这座已届高龄的近代建筑,音乐厅内的演奏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平移后的上海音乐厅将成为延安路第三期绿地中惟一的一幢建筑。新的上海音乐厅将定位为纯粹的古典音乐艺术表演舞台,因为它是一个古典西洋建筑风韵的音乐厅,在这种音乐厅内演奏经典音乐是再合适不过了。2、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 29-32 页“图形的旋转”和“练习七”的相关内容。教材提示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中年级段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
23、点:知识点一:理解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知识点二:掌握旋转中的“点”、“方向”、“位置”、“角度”等要素。知识点三:按要求画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根据本节内容的编排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第一: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以引起学生对其进行回忆,并复习直角的概念,同时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时针是怎样运动的。第二:呈现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图形绕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等问题。第三:引导学生观察例题中的实线图,让学生想象一下此图绕点 O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图形的样子。再逐步引导学生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能从定点、方向
24、、角度三个方面研究旋转。2能在方格纸上画山一个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后的图形。过程与方法: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掌握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图形旋转的 3 个关键要素:定点、方向、角度。难点 掌握画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 把有 60角的直角三角板、1 张空方格纸。学生准备:有 60角的直角三角板、1 张空方格纸、用硬纸板剪
25、出 31 面“课堂活动”第 3 题的图形。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请想一想,游乐场里都有哪些能够旋转的娱乐项目呀?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摩天轮、旋转木马、风车 2.谁能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回答预测:生 1:摩天轮是围绕中间的轴旋转的。生 2.旋转木马是也是围绕中间的轴旋转的。3.它们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呢?请再仔细看一看。课件播放摩天轮、旋转木马、风车等的旋转视频。学生观看后回答:是顺着旋转的。4.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揭示课题。二、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版五上 数学 第二 单元 教案 101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