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训练50题含答案1107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训练50题含答案1107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训练50题含答案11072.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共 61 页 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训练 50 题含答案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俯视图),在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邻的矩形区域 I、,区域 I、的宽度均为 d0.64m,区域的宽度足够大,M、M1、M2均为分界线 区域无磁场;区域有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区域有大小为 B25B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在绝缘的桌面上固定放置两根与分界线垂直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L0.1m,左端接一电阻 R0.6一质量为 m1kg,长度为 L0.1m,电阻为 r0.2的导体棒AC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从分界线M处由静止开始沿导轨方向向右运
2、动,导体棒 AC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 0.1已知导体棒 AC以速度 v0匀速通过区域,匀速通过区域的时间 t10.4s若导轨电阻不计,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区域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2)导体棒 AC由静止开始到速度为 2v0过程中,导体棒 AC 产生的电热已知在区域的运动时间 t20.96s 【答案】(1)10T;(2)0.16J【解析】【详解】(1)导体棒 AC以速度 v0匀速通过区域,则有:010.64mm1.6ss0.4dvt 以导体棒为研究对象,在区域 I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0102Fdmgdmv 解得拉力为:F3N 在区域根据平
3、衡条件可得:FBIL+mg 其中0BLvIRr 所以有:220B L vFmgRr 解得:B10T;试卷第 2 页,共 61 页(2)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为:24T5BB 在区运动过程中,导体棒 AC产生的电热为:20110.32JBLvQrtRr 设在区域运动的距离为 x,根据动量定理可得:2200()2Fmg tBIdtmvv 其中222222B L tBL xB IdtRrRr 则有:2220()B L xFmg tmvRr 解得:x1.6m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0011()222AFmg xWmvmv解得:WA0.64JQ 则有:20.16JRQQrR 得:0.320.160.16JAC
4、Q 2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0 30m.L。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其间连接有定值电阻0.40R。导轨上静置一质量0.10kgm、电阻0 20.r 的金属杆ab,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0.50T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用一外力F沿水平方向拉金属杆ab,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并保持与导轨垂直),电流传感器)不计传感器的电阻)可随时测出通过R的电流并输入计算机,获得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金属杆开始运动2.0s时:(1)金属杆ab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2)金属杆的速率;(3)对图象分析表明,金属
5、杆在外力作用下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20.40m/sa,计算2.0s时外力做功的功率。【答案】(1)23.0 10 N和方向水平向左;(2)0.80m/s;(3)25.6 10 W 试卷第 3 页,共 61 页【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乙可知2.0s时通过金属杆ab的电流为0.2A,此时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 FBIL安 解得 23.0 10 NF安 方向水平向左(2)设金属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IRr 解得 0.12VE 设金属杆在2.0s时的速率为1v,则 1EBLv 解得 10.80m/sv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ma安 解得在2.0s时拉力
6、 27.0 10NF 设2.0s时外力F做功的功率为P,则 1PFv 解得 25.6 10 WP 3如图所示,BCD 是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直径 BD 竖直轨道半径为 R,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在 B 点平滑连接,质量为 m的不带电的滑块 b静止在 B点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 E质量为 m、带正电的小滑块 a 置于水平轨道上,电荷量为32mgqE,滑块 a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0.5,重力加速度为 g现将滑块 a从水平轨道上距离 B 点 12R的 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B 点与滑块 b 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电量不变,碰后两滑块粘在一起运动,a、b 滑块
7、均视为质试卷第 4 页,共 61 页 点求:(1)滑块 a、b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最大速度的大小,以及在最大速度位置处滑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3)滑块第一次落地点到 B 点的距离【答案】(1)滑块 a、b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 6gR和6gR。(2)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最大速度的大小为132gR,以及在最大速度位置处滑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为312mg。(3)滑块第一次落地点到 B 点的距离为(32 2-2)R。【解析】【分析】【详解】(1)a从 A到 B的过程用动能定理得 2131121222mgERmgRmvE 解得 12 6vgR 对 a与 b 碰撞用动量守恒定律得 12
8、2mvmv 解得 26vgR(2)当滑块重力与电场力合力方向和圆轨道径向一致时,滑块速度最大,如图 试卷第 5 页,共 61 页 则有 3arctanarctan3724Eqmg 对滑块从碰后到最大速度的过程用动能定理有 2232311sin3721cos3722222mgERmgRmvmvE 解得滑块最大速度 3132vgR 滑块在 P 点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23N22cos37mvmgFR 解得滑块受到轨道支持力 N312mgF 由牛顿第三定律此时滑块对轨道作用力 N312mgF (3)a、b 整体从 B到 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24211222222mg Rmvmv 解得 42vgR
9、在 D 点,对滑块受力分析得 2122NmvFmgR 解得 N2Fmg 所以滑块能通过 D 点接着水平飞出,在竖直方向 2122Rgt 试卷第 6 页,共 61 页 解得 4Rtg 水平方问受电场力加速度不变则 24132 22 22Eqsv ttRm 4如图所示,ABC 等边三棱镜,P、Q分别为 AB边、AC 边的中点,BC面镀有一层银,构成一个反射面,一单色光以垂直于 BC面的方向从 P 点射入,经折射、反射,刚好照射在 AC 边的中点 Q,求 棱镜对光的折射率;使入射光线绕 P 点在纸面内沿顺时针转动,当光线再次照射到 Q点时,入射光线转过的角度【答案】3;120【解析】【详解】画出光路
10、图,根据对称性及光路可逆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光在 AB 面的入射角 i60,折射角 r30,根据折射定律有sin3sininr 当光线再次照射到 Q点时,光路如图乙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折射角 30,根据折射定律有sin3sin 解得:60,因此入射光转过的角度为 i+120 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 U 型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放置其中 AB 段水平,左右两管均竖直右侧玻璃管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度 L10cm,左侧玻璃管开口且试卷第 7 页,共 61 页 足够长室温为 27时,左右两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均为 h10cm求:右管内封闭气体为多少摄氏度时,两侧管内水银柱高度差为 5cm(已知大气
11、压强 p075cmHg)【答案】若左管水银面比右管低 5cm,气体温度为 77 摄氏度;若右管水银面比左管低5cm,气体温度为33 摄氏度【解析】【详解】以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压强 P075cmHg,体积 V0LS,温度 T0(273+27)K300K 若左管水银面比右管低 5cm,其末态压强为:P1(p0h)cmHg70cmHg 末态体积为:V1(L+2.5)S12.5S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001 101PVPVTT 代入数据解得:T1350K77 若右管水银面比左管低 5cm,其末态压强为:P2(p0+h)cmHg80cmHg 末态体积为:V2(L2.5)S7.5S 002202
12、PVPVTT 代入数据解得:T2240K33 6北京 2022 年冬奥运会和冬残奥运开闭幕式计划在北京市区举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又将迎来新的使命,在这里将进行冰壶的比赛项目在冰壶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些词:“先手”、“后手”、“进营”、“打定”等其中“打定”就是将对方的冰壶击打出大本营,自己的冰壶停在打击位置,从而留在大本营此过程中两个冰壶的碰撞可以看作是对心弹性碰撞,两个冰壶质量完全相同,且运算时可当质点处理下图为冰壶场地示意图,大圆半径为 R,栏线到圆心的距离为 L,已知冰壶甲静止于圆心 O 处 (1)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打定”中,自己的冰壶在打击后停在击打位置不动的现象;试卷第
13、8 页,共 61 页(2)已知冰壶和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欲通过“打定”的技巧将甲冰壶打出大本营,求乙冰壶从 A 点投出时速度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两冰壶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互换速度,出现“打定”中,自己的冰壶在打击后停在击打位置不动的现象;(2)乙冰壶从 A 点投出时速度应满足的条件是:v02()g LR 【解析】【详解】设两个冰壶的质量均为 m,碰撞前乙的速度为 v,碰撞后乙和甲的速度分别为 v1、v2,(1)两冰壶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碰撞前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12111222mvmv
14、mv,解得:v10,v2v,由此可知,有自己的冰壶停在打击位置不动的现象;(2)设以冰壶投出的速度为 v0,甲冰壶刚好被打出大本营,乙冰壶从投出到碰撞前瞬间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201122mgLmvmv,两冰壶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碰撞后 v2v,若甲冰壶恰好滑到大本营的右侧边缘,对甲冰壶,由动能定理得:20102mgRmv,解得:02()vg LR 要将冰壶甲打出大本营,乙冰壶从 A 点投出的速度应满足:02()vg LR;7如图所示,有一个用折射率为 n2 33的透明材料做成的正方体,其底面 ABCD为边长等于 2R的正方形,在该正方形 ABCD的中心处放置一点光源 S,已知真空中光速为
15、c,不考虑光线在界面上多次反射,求:(1)光自光源 S 出发到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不包括顶面 ABCD)射出所能经历的最长时间.试卷第 9 页,共 61 页(2)光能从正方体四个侧面上射出部分的总面积【答案】(1)光自光源 S 出发到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不包括顶面 ABCD)射出所能经历的最长时间为4 33Rc;(2)光能从正方体四个侧面上射出部分的总面积为(64212)R2【解析】【详解】(1)光从光源 S 发出到从四个侧面射出经历的最长时间为恰好在侧面发生全反射的情形,设此时入射角为,则有:sin1/n 把 n2 33代入解得:sin32,即:60 则经历最长时间的光在透明材料内经过的路径
16、长度:L2R,设经历最长时间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为 t,则:Lvt,其中:vc/n 解得:t4 33Rc;(2)考虑光到达任意一个侧面并恰好发生全反射的情况,分析可知,在此侧面上射出光线部分的区域为半个圆面(其圆心为光源 S 点在此侧面上的投影点 S,半径为3R)与侧面的公共部分,即图中的阴影部分,可算得各相关边长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表达一个面上的出射面积为:22111(3)(3)22222SRRR R,四个侧面总的出射面积为:S总4S,解得:S总(64212)R2,其中:tan2;8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内均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2B 和 B(B
17、 的大小未知),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内存在沿y 方向的匀强电场,x 轴上有一点 P,其坐标为(L,0)现使一个电量大小为 q、质量为 m 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2a,a)处以沿+x 方向的初速度 v0出发,该粒子恰好能经原点进入y 轴右侧并在随后经过了点 P,不计粒子的重力 试卷第 10 页,共 61 页 (1)求粒子经过原点时的速度;(2)求磁感应强度 B 的所有可能取值(3)求粒子从出发直至到达 P 点经历时间的所有可能取值【答案】(1)粒子经过原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0,方向:与 x 轴正方向夹 45斜向下;(2)磁感应强度 B 的所有可能取值:0nmvBqL n1、2、3;(3)粒子从出发直
18、至到达 P 点经历时间的所有可能取值:023(1)24ammtkkvqBqB k1、2、3或02324ammtnnvqBqB n1、2、3 【解析】【详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2av0t,竖直方向:2yvat,解得:vyv0,tan0yvv1,45,粒子穿过 O点时的速度:22002vvvv;(2)粒子在第四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qvBmr,粒子能过 P 点,由几何知识得:Lnrcos45 n1、2、3,解得:0nmvBqL n1、2、3;(3)设粒子在第二象限运动时间为 t1,则:t102av;粒子在第四、第一象限内做圆周运动的
19、周期:12 mTqB,2mTqB,粒子在下方磁场区域的运动轨迹为 1/4 圆弧,在上方磁场区域的运动轨迹为 3/4 圆弧,试卷第 11 页,共 61 页 若粒子经下方磁场直接到达 P 点,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214T1,若粒子经过下方磁场与上方磁场到达 P 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214T1+34T2,若粒子两次经过下方磁场一次经过上方磁场到达 P点:t2214T1+34T2,若粒子两次经过下方磁场、两次经过上方磁场到达 P 点:t2214T1+234T2,则23(1)24mmtkkqBqB k1、2、3 或2324mmtnnqBqB n1、2、3 粒子从出发到 P点经过的时间:
20、tt1+t2,解得:023(1)24ammtkkvqBqB k1、2、3 或02324ammtnnvqBqB n1、2、3;9如图所示,横截面积 S100cm2的容器内,有一个用弹簧和底面相连的活塞,活塞的气密性良好,当容器内气体的温度T1300K时,容器内外的压强均为p01.0105Pa,活塞和底面相距 L110cm,弹簧劲度系数 k1000N/m;在活塞上放物体甲,活塞最终下降 d2cm 后保持静止,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仍为 T1300K 活塞质量及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均不计,取 g10m/s2 求物体甲的质量 m1;在活塞上再放上物体乙,若把容器内气体加热到 T2330K,系统平衡后,活塞保
21、持试卷第 12 页,共 61 页 放上物体甲平衡后的位置不变,求物体乙的质量 m2【答案】27kg;12.5kg【解析】【详解】活塞上放上物体甲后,系统稳定后气体的压强为:10m gkdppS 容器内的气体做等温变化,则有:p0L1Sp(L1d)S 解得:m127kg;设活塞上再放上物体乙时,系统稳定后气体的压强为 p,容器内的气体做等容变化,则有:12ppTT 由平衡条件,则有:m2g(pp)S 解得:m212.5kg 1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直轨道 AO 和 OB 底端平滑对接,将它们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分别为(固定不变)和(可取不同的值),且,现将可视为质点的一
22、小滑块从左侧轨道的 P点由静止释放,若小滑块经过两轨道的底端连接处的速率没有变化已知 AO 轨道光滑,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1)论证:滑块在 AO 轨道下滑时的加速度与滑块的质量无关;(2)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论证:若 OB 光滑,取不同的 角,滑块在 OB上能到达的最高点总与 P等高;(3)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的相关定义,论证:若 OB 光滑,保持 角不变,滑块在OB 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1)论证过程如解析过程;(2)论证过程如解析过程所示;(3)论证过程如解析过程【解析】试卷第 13 页,共 61 页【详解】(1)滑块的受力图(如下面左图),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坐标
23、轴(如下面右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maA,解得 aAgsin,可知与质量无关;(2)设 P 点的高度为 H,滑块到 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0,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2022 sin2sinApoHva sggH 类似(1)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滑块在 OB 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Bgsin 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20022 sin2sinBBhva sggh 解得202vgh 所以有 hH,这一结论与 无关,故滑块在 OB 上能到达的最高点总与 P等高;(3)设滑块到 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0,从 O到 OB 上的某点 K的过程
24、中,上升的高度为 hx,根据动能定理:22011sin22sinxxhmvmvmghmgh 即2201122xmvmghmv 也即2012kpEEmv 上式左边即为滑块在任意点 K 所具有的机械能,右边为在 O 点的动能 11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的上端固定,下端与小球相连接,小球的质量为 m,小球静止于 O 点现将小球拉到 O点下方距离为 A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此后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规定平衡位置处为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零点以平衡位置 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竖直向下的一维坐标系 Ox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1)从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点出发,解决以下问题:a求小
25、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相对原长的伸长量 s;b证明小球做简谐运动;试卷第 14 页,共 61 页(2)从教科书中我们明白了由 vt图象求直线运动位移的思想和方法;从机械能的学习,我们理解了重力做功的特点并进而引入重力势能,由此可以得到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图象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从功与能量的观点出发,解决以下问题:a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x时,证明系统具有的重力势能pGE和弹性势能pE弹的总和 Ep 的表达式为21p2Ekx;b求小球在振动过程中,运动到平衡位置 O 点下方距离为2A时的动能 Ek并根据小球运动过程中速度 v与相对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解答 专项 集中 训练 50 答案 1107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