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教案1050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教案1050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教案10509.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目的:掌握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冬小麦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过程: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播种面积为 2800 万公顷(42 亿亩),单产(全国平均)在 250千克亩左右,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东北地区则以春麦为主。做好麦田管理和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冬小麦田间管理 各类麦田要抓紧越冬未返青前进行镇压、搂麦松土。对田间裂缝较多较大的麦田,应先搂后压,以弥实裂缝,防止早春寒风飕根。搂后镇压,还可保温
2、提墒,防止或减轻早春冻害死苗。在冬末或早春镇压可抑制主茎旺长,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增加穗数而提高产量。对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小麦,均应在早春及时镇压,可起到一定的保墒防寒作用.而对于土壤不缺墒的麦田,返青时不要急于浇水追肥,仍以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为主,促苗早发稳长.根据今年的播种普遍偏晚、土壤墒情较好的特殊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管理类型:(1)返青期群体中等偏小(每亩 60 万株以下)的麦田(或中低产田),返青后可蹲苗 20 天左右,待小麦春生第2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浇水追肥。追肥数量可控制在春季追肥总量的4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7公斤左右,以促进分蘖生长,争取穗数。待拔节后期(春生第 5 叶
3、至6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第二次肥水管理。追肥数量掌握在春季追肥总量的6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穗大粒多粒重,改善品质。(2)返青期群体在每亩 60 万株以上的麦田(或高产麦田),地力较好墒情足的高产麦田,可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时期,蹲苗 40 天左右,待小麦拔节后期(春生第 5 叶至 6叶出生前后)再进行浇水追肥,计划在春季的施肥量可于此期一次施入,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 15-20 公斤.这样既可蹲苗壮长、适当控制分蘖、降低基部节间长度、促使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倒伏,又可节约一次浇水成本,还可促进大穗大粒提高品质(3)对于播种过晚、基本苗过大(每亩 35 万株以上)、冬
4、前无分蘖的麦田,春季也不要急于浇水施肥,早春以保墒增温为主。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可推迟在拔节前期(春生第4 叶出生前后,小花分化期)进行,追肥数量占春季计划施肥数量的 80左右,开花至灌浆初期再随水追施剩余的肥料。(4)对于部分密度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除掌握好肥水调控外,还可用化学调控的方法,在起身期(春生第 3 叶出生前后)适当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如壮丰安),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例如,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 20的壮丰安乳油,每亩用量 3040 毫升,对水 30-40 公斤进行叶面喷洒.特别注意要掌握好喷药时期,过早过晚都不利,同时要注意合理用量并喷
5、洒均匀。(5)叶面喷肥应掌握时间,叶面喷肥的最佳施肥时期为小麦抽穗到籽粒灌浆期,叶面喷肥提倡使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每亩用 0。51 公斤,对水 4050 公斤均匀喷洒。同时注意最好在晴天下午 4 点以后喷洒,以免烧伤叶片,有利于叶片吸收营养.有条件的各类麦田均进行叶面喷肥。二、当前我国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小麦病虫呈加重危害的趋势。加上气候变暖,连续出现暖冬年份,以及年度间降雨不平衡,南涝北旱的情况频频发生等,致使病虫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冬小麦 管理 病虫害 防治 教案 105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