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21691.pdf
《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2169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21691.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 版)摘要 肝内胆管系统是由衬覆的胆管上皮细胞及其所属胆管周腺体所构成,经逐级分支形成大胆管群(区胆管-段胆管)和小胆管群(赫令管-小叶间胆管-隔胆管),据此可将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相应地分为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以及细胆管癌和伴胆管板畸形型等特殊组织学亚型。由于不同组织学亚型的 ICC 在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生长方式、侵袭行为、免疫表型、分子变异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重叠,因而 ICC 的组织学分型是常规病理诊断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 版)编写专家委员
2、会在第 5 版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组织学分型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谱组合策略、需要鉴别诊断的变异类型、治疗性靶点的分子检测以及病理诊断报告要点等问题,提出了 9 条推荐建议,以期为 ICC 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病理分型诊断提供参考。正文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肝内二级胆管至肝内最小胆管分支的衬覆上皮及其胆管周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并表达胆管细胞标志物。ICC 占原发性肝癌的 10%20%,占胆管癌的 20%30%。中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经病理诊断的 26 684 例手术切除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肝细胞癌和 ICC
3、分别占 90.2%和 8.2%。中国ICC 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在 2006 至 2015 年无显著增加(2.0/10 万2.2/10 万),但同期 65 岁以上的患者有显著增加(3.4/10 万4.5/10 万)。ICC 恶性程度高,术后 5 年总生存率一般不超过 50%。ICC 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与肝外胆管癌明显不同,以往由于组织学分型不统一和亚型诊断标准不明确,未能形成精细化的分型诊断模式。近 10 年来,ICC 的组织学亚型诊断取得显著进展,许多成果被第 5 版 WHO 消化系统肿瘤分类采纳。因而,适时推出ICC 组织学亚型病理诊断共识,有助于规范ICC 病理诊断方式,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
4、精细化的病理学依据。为此,我国肝脏病理、临床和基础学科的 40 余位专家,在细化 WHO 分类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 版)。本共识采用改良的 GRADE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价和推荐意见分级系统,将证据等级分为 15 级,将推荐强度分为强(A)、中(B)、弱(C)3 级。一、肝内胆管系统的结构和异质性特点 ICC 起源于肝内各级胆管的衬覆上皮、胆管周腺体以及存在于赫令管的干细胞/肝脏前体细胞,肝细胞也可以演变为 ICC。肝内胆管依其管径由小到大,可分为小胆管群(赫令管-小叶间胆管-隔胆管,95%),因而 ICC 的病理诊断通常是指肝内胆管衬覆上皮和胆管周腺体等细胞
5、来源的腺癌。肝内大胆管也可以发生腺鳞癌、鳞状细胞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淋巴上皮瘤样癌(高表达 PD-L1,伴 EB 病毒感染者预后较好)和肉瘤样癌(含多分子靶点)等少见或罕见类型肿瘤,因在发生机制、组织形态、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专门作出分型诊断。WHO 分类不建议使用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的术语指代 ICC。(二)ICC 的组织学分型 1.大胆管型 ICC:(1)细胞起源:来自肝内大胆管群的衬覆上皮或胆管周腺体,占 ICC 的 41%59%,血清 CA19-9 和癌胚抗原水平可有不同程度升高,癌旁可有胆管上皮内瘤变或胆管内
6、乳头状肿瘤等癌前病变。(2)组织特点:类似于肝门部胆管癌,癌细胞立方形或柱状,中-低分化为主,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图 3A),有黏液分泌细胞或管腔内黏液(图 3B);间质有显著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此与 ICC 的高侵袭性、对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耐药性有关;常见汇管区、血管、淋巴管、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3)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S-100P 蛋白(图 3C)、MUC5AC、MUC6 和三叶因子 1(TFF1)阳性,黏液染色阳性。但抗体型号的不同会影响表达结果,如 S-100P 蛋白阳性率为 13%56%或 29%95%不等。(4)代表性分子变异:KRAS 基因突变率为 15%30%,此外还可有
7、BRAF、EGFR 和 ERBB2/HER2 等基因突变,是治疗性分子靶点。(5)手术预后: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 ICC 相比,术后 5 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10%和 38%,术后 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20%和 60%;免疫组织化学 S-100P 蛋白染色阳性提示侵袭性强和预后差。推荐 3:大胆管型 ICC 以立方形或柱状细胞为主,含黏液性胞质,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纤维间质丰富;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有汇管区、血管、淋巴管、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呈 S-100P 蛋白、MUC5AC、MUC6 及 TFF1阳性,黏液染色阳性;分子变异以 KRAS 突变常见;临床预后差于 ICC 其他
8、亚型(证据等级 2,推荐等级 A)。2.小胆管型 ICC:(1)细胞起源:来自小叶间胆管或隔胆管,占 ICC 的 41%58%,胆管错构瘤和胆管腺瘤被认为是其癌前病变。(2)组织特点:癌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稀少,多呈中-高分化,缺乏黏液分泌细胞,但起源于隔胆管的 ICC 可以含有黏液分泌细胞,癌组织多排列成密集且较规则的小腺管结构(图 4A,4B);肿瘤中央区常有明显的纤维间质,肿瘤周边无包膜,较少侵犯邻近汇管区、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此外,还可以表现为分支导管状、分支小梁状、微囊状、筛孔状、乳头状以及实体型等多种变异类型,需要注意鉴别诊断。(3)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C 反应蛋白(CRP)
9、、N-cadherin(图 4C)和 CD56 阳性。有报道 S-100P蛋白、TFF1和黏液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51.4%、15.0%和54.1%,此与大胆管型ICC有一定程度的重叠,需要注意鉴别(表1)。(4)代表性分子变异:IDH1/2 基因突变和 FGFR2 基因融合/重排主要发生于小胆管型 ICC,也是靶向抑制剂治疗的重要靶点。(5)手术预后:好于大胆管型 ICC;IDH1/2 突变型的预后好于野生型。表 1 肝内胆管癌组织学亚型病理特点 推荐 4:小胆管型 ICC 以立方形-低柱状细胞为主,多呈密集的小腺管结构,缺乏黏液分泌,但可有多种组织学变异;少有汇管区、血管、淋巴管、神经侵犯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管癌 病理 诊断 专家 共识 2022 2169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