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工作十不吊3676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起重工作十不吊3676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工作十不吊36768.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起重工作十不吊 作者:时间:2010-5-1 13:05:37 一、超负荷不吊。二、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三、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四、在重物上加工或埋入土中物件以及歪拉斜挂不吊。五、物件捆绑不牢不平或活动零件不固定,不清除不吊。六、吊物上站人或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七、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八、棱角缺口未垫好不吊。九、六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十、在斜坡上或坑沿,堤岸不填实不吊。(国家安科中心)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2、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
2、物时不吊;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7、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8、被吊物棱角处与捆绑钢绳间未加衬垫时不吊;9、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10、容器内装的物品过满时不吊。(安全工程师考试资料)附:对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分析及对策 1.引言 起重机械发展历史悠久,种类日益繁多人,应用极为广泛。当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电力、建筑、采矿、化工、造船、港口、铁路、农场、林区和国 防等都离不开起重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日益显现出起重机械作为 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体力
3、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种设备的突出地位。现代起重机械结构已向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宜人化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多年来 由于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维修等缺乏严格的、科学化的系统安全管理,致使 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突出。2.事故种类及原因 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结构复杂,加之我国近二十多年来起重机械发展速度较 快,不仅在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程度 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还有诸多问题一时适应不了起重 机械发展的需要,因此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 我国各
4、地区、各行业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约占全部伤亡事故的 1/51/3。发 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觉的伤亡事故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2.1 挤压碰撞人 挤压碰撞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也很大,后果 也很严重,往往会导致人员死亡。超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四种情况。(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挤压撞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 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 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2)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
5、倒碰砸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 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 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指挥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 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回转)中的起重机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 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如站在回转臂架与机体之间);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 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司机在贸然启动起重机械(回转)时挤压碰人。(4)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 间(如站在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
6、轨道上或站在巡检人行通道上),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 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大部份在桥式起重机检修作业中,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作 业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将起重 机固定在大车运行区间的装置),致使在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挤压碰撞人。2.2 触电(电击)触电(电击)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电击)。起重机械作业大部份处在有电的作业环境,触电(电击)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 的伤亡事故。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电(电击)主要有四种情况。(1)司机碰触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机时碰触滑触线
7、而触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设置不合理,一般不应设置与滑触线同侧;二是由 于起重机在靠近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网),致使司机触电(电击)。(2)起重机械在露天作业时触及高压输电线,即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下 或塔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旁侧,在伸臂、弯幅和回转过程中触及高压输电线,使起重机械 带电,致使作业人员触电(电击)。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旁侧)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装屏护隔 离);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械触电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电击)。(3)电气设施漏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维修不及
8、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设施漏电而触电(电击)。(4)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即由于歪拉斜吊或吊运过程中吊物(具)剧烈摆动使起升钢丝 绳碰触滑触线,致使作业人员触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 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防护板,致使起升钢丝绳碰触滑 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电击)。2.3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械上坠落。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发生高处坠落主要有三种情况。(1)检修吊笼坠落。发生此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如防
9、护杆高度不够,材质选用不符合规定要求,设计强 度不够等);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三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安全带),致使检修吊笼作业人 员、坠落。(2)跨越起重机时坠落。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如系安全带、挂安全绳、架安全网等);二是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 发生高处坠落。(3)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节)式塔式起重机塔身(节)作业中,塔身(节)连同作业人员坠 落。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塔身(节)设计结构不合理(拆装固定结构存有隐患);二是 由于拆装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与指挥配合有误,致使塔身(节)连同作业人
10、员一起坠落。2.4 吊物(具)坠落砸人 吊物(具)坠落砸人是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吊物(具)坠落砸人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最常见的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各种类型起 重机械作业中的带有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往往导致死亡。吊物(具)坠落砸人主要有四种情况。(1)捆绑吊挂方法不当。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捆绑钢丝绳间夹角过大,无平衡梁,捆梆纲丝绳拉断,致使吊物坠落砸人;二由于吊运带棱角的吊物未加防护板,捆绑钢丝绳被磕断,致使吊物坠落砸人。(2)吊索具有缺陷。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升机构钢丝绳折断,致吊物(具)坠落砸人是由于吊钩有缺陷(如吊钩变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起重 工作 十不吊 3676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